熏陶感染育人文

2006-01-30 06:51马志兵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1期
关键词:熏陶人文主义语文课程

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和“尊重多样文化”等人文内容。作为纲领性指导性文件的课程标准多次反复提到人文,人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什么是人文呢?人文就是指人类的各种现象,包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它既涵盖了政治性或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钱梦龙认为人文性就是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等。

语文教育人文论者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不但涉及作为信息符号的语言和文字,更涉及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和文字所承载的人文的理意情趣。巢宗祺在《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中指出:“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性的目标主要指向人们情思的熏陶感染,其具体目标包括: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既然目标已经明确,那么选择什么样的途径达到目标呢?下面提供两条指导原则和三个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

指导原则一:少些理论,多些感受

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杂文、部分散文中的爱与憎、褒与贬、颂扬与揭露,立场和观点都是公开的、鲜明的,如毛泽东的《反对教条主义》。利用这些教材内容进行人文主义理论方面的教育和传授是必要的,但不宜过多。因为人文主义归根到底不是一个知识问题,我们不可以通过传授知识的方法那样传授人文主义,况且人文主义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和结构的完整性,语文学科也不可能按照人文主义的内容组织教学体系。所以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将人文主义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感受循环往复、逐步加深加多。

指导原则二:少些说教,多些实际

教师的说教可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但教师的说教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使学生真正形成人文主义。因为人文主义的形成和提高,必须依靠个体的行为,即通过活动中各种心理成分与外部环境的反复相互作用及由此产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才可能实现,才可能使外部的人文真正内化为学生主体自身的人文素质。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讲课中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学生应该是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地积极地去感悟去体验,而不能由教师从现成的教参中或自己的体验中拿来硬塞给学生,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在实际的情境或创设的情境氛围中,让学生沉浸、浸润进去,从内心真正地受人文性,潜移默化地形成人文性。

具体做法一:充分发挥教师教材的作用

现代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成分是非常丰富的,但又不完全是显而易见的。教材中的人文性已经融入到教材内容中,犹如盐融入到了水中,了然无痕。这就要求深入教材、钻研教材,充分开掘教材中的人文成分,争取把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成分提炼出来,然后再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使这些成分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深的人文意识,发挥其自身的表率作用,以其高品位的人文素养熏陶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成为人文主义的活教材。教师通过与学生谈文学、谈理想、谈人生等,在师生的双向交流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具体做法二:利用阅读滋养人文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阅读材料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利用这些材料作土壤和养分,学生的人文性定会得到充分滋养。阅读的价值就在于改变人生,发展人生,完善人生,而非消磨人生,退化人生。但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一环节,是值得思考的。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段话纲领性地指导了我们应怎样去进行阅读教学。的确,文学作品解读更多的是一种主体参与意义建构的审美活动,很难有绝对的、唯一的说法,把自以为是的说法强加给学生,只会压抑学生的个性乃至人性。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我的文学教育体系的基础,就是让学生去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这也说明了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文学创作、文学欣赏都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与此对应,文学教育不可拘泥于条条框框,否则,很难让学生真正以一种欣赏者的心态自由驰骋于作品丰富而多元的世界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去感悟,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

具体做法三:利用写作来培养人文

就写作来说,学生首先要解决文章的立意问题,正确而积极的立意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正确认识,来源于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一定的思想觉悟。作文教学能从心灵深处提炼主题,升华鲜明的思想意义,直接表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和谐、平等、愉悦、宽松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学生的创作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对学生持肯定的态度,要表现出对学生真诚的期待和关心。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写作,更要教学生做人,要作文先做人。教师要以人为本,理解人、引导人、尊重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人文的光辉里,享受写作的快乐,在写作中不断健康成长。教师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培养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情怀面对现实生活,用纯洁的心灵感受生活,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其次,提倡教师写“下水文”。不管教师的写作能力如何,只要教师肯和学生一起写,这个态度本身就体现出非凡的人文魅力。同一个题目,同一个要求,同一个时间,教师与学生登上同一个舞台,学生渴望与教师交流的愿望得到实现和满足,必然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引起反响,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总之,人文教育传达的是一种精神,精神的获得必须由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去独立完成,他人是不可能替代的。这种精神的传承必须是主体在价值认同过程中实现的。他要求必须由受教育者作为主体,运用智慧经验去感悟、去体会,作为外在因素的教师不可能单靠灌输和传授等办法来完成,要重视熏陶感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文性只能在主体性的语文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因此,语文教学要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体验,从而实现自身人文性的熏陶感染。

(马志兵,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熏陶人文主义语文课程
艺术熏陶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如此熏陶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花糕,我爱摆弄
重视隐性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