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老子》一书中,“虚”字共出现过五次,其中在第三章、第五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二章以及第五十二章中分别出现一次: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②“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③“致虚极,守静笃”;④“古之所谓‘屈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之”;⑤“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1]从以上列出的五处“虚”字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其中用来表达老子哲学思想的“虚”字只有三处,即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十六章中出现的“虚”字。
对于和老子哲学思想有关的三处“虚”字,一直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以神仙家们为代表,他们认为《老子》中的“虚”即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空无一物,是一种心志的消极认识,是虚无主义的代名词。另一种以西汉初年的司马谈为代表,他认为《老子》一书“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2]认为“虚”是万物之主,万物都是由“虚”而生的,他还认为“虚”即“无”,“虚”和“无”是统一的,他所谓的“虚无”是万物产生的源泉,由此可见,司马谈所理解的“虚”并不是空无所有的意思,这和神仙家们对《老子》中“虚”字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
二
认真分析上面列出的用以表达老子哲学思想的三处“虚”字,我们可以发现,《老子》中的“虚”所表达的并非完全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思想,但又不可否认它其中又蕴含着某些消极的成分。上述三处“虚”字共包含了两种含义:
一.指能容受事物存在和运转的空间。即第五章中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是一种虚空的状态,但是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一切运动便是在这个空而虚的空间里进行着的,这个“虚”的空间含有着无尽的创造因子,而且一经发动起来便会生生不息,它的作用是不穷竭的,从而使这个“虚空”中的“动”成为创造万物的根源。《老子》中所谓的“道”也是呈现一种“虚”的状态,“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第四章),万物正是从这个“虚”的“道”中产生的。可见,老子所说的“虚”从这个层面上讲并不是个消极的观念,而是含有无尽创造潜能的积极的观念。
从“虚”字的这种含义出发,“虚”便与《老子》中的“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所谓的“无”也都是指车、器、室的虚空之处。在第四十章中,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强调“无”是“有”的根本,“有”要建立在“无”的基础之上,“无”是天地万物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据,它能产生创造出“有”即万物。所以说“无”也非指空无一物,它和“虚”一样也包含了无尽的创造因素,包藏着无限的未显现生机。从这个层面上讲,“虚”即是“无”,“无”即是“虚”,是万物产生的空间,也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它们的创造力都是无穷尽的。
二.形容心灵的一种状态,即一种空明无欲的心境。具体地说,就是保持一种平和、不执著于任何事物的内心状态。第三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及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中的“虚”字所指的就是这个层面的含义。“虚其心”即是断妄想思虑之心,使其心灵净化,让心神保持澄明无欲。“致虚”指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种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也是要达到一种心灵空明的境况。老子认为“人的心灵不能黏着固定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方面上面,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意念的造作都有特定的方向,黏着于这些地方,生命就固定化,显得黏滞了”[3]因此“致虚极”、“虚其心”便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净化心灵,使人空明无欲,而且可以使人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
从这种含义来看,“虚”又和《老子》中反复被提及的“静”字有着相同的含义。“ 静”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了十一次之多:①第十五章一次,“孰能浊以静之徐清”;②第十六章中三次,“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③第二十六章中一次,“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④第三十七章中一次,“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⑤第四十五章中两次,“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⑥第六十一章中两次,“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杜,以静为下”……因为“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静定的状态”,[4]所以老子在重视“虚”的同时也重视“静”的作用。老子认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清静为天下正”,倘若人都能清净无欲求,那么一切的纷扰都将不复存在。他还认为,虽然万物纷芸,但最终都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他以“归根”一词作为“静”的定义,又以“复命”一词作为“静”的写状,在于强调人心灵的原本状态就是清净圆满的,人都应该在动荡的状态中透过“静”的工夫来静定持心,从而转入清明的境界并达到一种安宁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说“静”和“虚”一样,也是指一种安宁空明的心境和无欲无求的状态。在《老子》一书中还有 “虚”和“静”同时出现的情况,即“致虚极,守静笃”,都是强调内心的“虚静”,从而达到清心寡欲的生命状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静”即是“虚”,是心灵的一种平和、无欲求的自由境界。
“虚”、“静”在《老子》一书中多次出现,老子一再强调“虚静”,如果人们长期浸染于这种思想之中,久而久之,必会消解人们探索一切及前进的勇气。总之,在老子所建构“虚静”的世界中,人们固然可以获得心灵世界的安宁平和,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弱人的创造性。
三
由以上人们对属于老子思想范畴的“虚”的不同理解,以及“虚”字在《老子》一书中它本身所具有的两种含义,我们可以看出,“虚”既包含积极的一面,又包含消极的一面。它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因子,能使人们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平和状态,但也确实含有消解人们心志的消极作用。
注释:
[1]本文所引《老子》章节均见于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出版社,1984年.
[2]司马迁. 史记[M]. 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出版社,1984年.
[4]胡伟希.中国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元瑞,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