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二中”现象启示录

2005-07-13 04:12曹先达
长江文艺 2005年11期
关键词:洪湖市洪湖荆州市

曹先达 德 言

唯有自砺奋起,丑小鸭才有变成白天鹅的可能。——题记

近几年来,“洪湖二中现象”名动荆楚,令人惊叹。何谓“洪湖二中现象”呢?

2000年高考上线520人(指本科上线,以下同),2001年突破600人,2002年一跃上升到856人,2003年968人,2004年突破1000大关,达1439人,一本上线286人。其中,2000年,该校周宏娟同学以662分获全市理科第二名(全市最高分为663分),超过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2001年该校刘焱同学以659分获全市理科第一名,贾玉芳同学以658分获全市理科第二名,王浩同学以615分获全市文科第一各,荆州市第五名,超过北大录取分数线;2003年该校文科囊括全市前五名,谢先子同学以605分获市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王俊杰、谭诗梁、章勇也分别跃过清华文科录取分数线。一大批优秀学生被北大、中国科大、中国人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录取。连续几年,全市至少有三个单科高考成绩最高分出在该校。

在奥赛中,2000年周涛同学获得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六人获得省中学英语竞赛一等奖,五人获得省级作文竞赛二等奖;2002年周忠良同学获全国物理奥赛省一等奖,曾二贤同学获全国数学奥赛省二等奖;2004年,柳彩琼同学获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杨圣文、邹亮同学获全国物理奥赛省一等奖。

二类中学培养的是一流的学生,远远超出荆州市同类中学,这种奇特而令人振奋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洪湖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洪湖市人民政府和荆州市教委命名的直属重点高中,在全市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历届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市一流的高级中学。学校地处素有“小汉口”之称的洪湖商业镇峰口镇,建筑面积近600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气势宏伟,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教育教学的理想处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研能力突出,教学成果显著,现有教职工305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湖北骨干教师2人,荆州市骨干教师25人,洪湖市骨干教师33人,高级教师65人,一级教师106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0人,全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占98%。几年来,许多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学校教学改革成绩显著,连续12年被荆州市教委授予“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称号;连续15年被洪湖市教育局授予“洪湖市高考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洪湖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被荆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工会之家”称号;2004年,荆州市文明委员会授予该校“荆州市文明单位”称号。2004年在校学生人数5200人,其规模省内罕见,居荆州市同类高中之首。建校至今,已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大学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多年前的洪湖二中还是一个“丑小鸭”,由于地处乡镇,周边环境差,中考招生只能招收二、三类学生,优秀教师想方设法另觅高枝,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无法承受现代教育改革的重任,可谓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学校发展极为艰难。

近几年来,在倪国良校长的前任(李从希、戴五湖校长)和他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大胆改革,经过全面整顿,狠抓教学质量,很快异军突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捷报传来,升学率逐年升高,每年考入名校的人数也不断增多。人们奔走相告:洪湖二中崛起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纷纷给学校送来“学在二中”、“二中,成才的摇篮”等锦旗。他们创造了奇迹,洪湖二中成了众多学校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这便是“二中现象”。“‘二中现象值得研究。”洪湖市一位政府官员如是说。

笔者一行带着疑问找到了学校的办公大楼,在三楼,笔者见到了办公室负责文秘宣传工作的蓝德炎老师,蓝主任师范毕业,本科学历,文字功底颇深,他热情接待了笔者。昨夜值班到深夜的倪国良校长,这时正好上楼来了。值了一夜班,按理说他上午应该休息,但他总觉得呆在办公室比躺在床上踏实。

这就是洪湖市第二中学颇令人关注的一个“看点”——校长倪国良。

倪国良校长1967年10月出生于洪湖,1987年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物理系,同年分配在洪湖二中工作并任班主任,1996年至1998年任学校政教主任,1999年至2002年任副校長,2002年8月任校长。现为中学高级物理教师,湖北省骨干教师,荆州市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优秀共产党员”、“荆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3年在中央党校校长培训班结业,2004年入选《湖北省百名优秀校长录》。

面对笔者的提问,倪校长说,这些年让洪湖二中永葆青春活力的源头活水有两股:一是靠全面、科学、规范的管理;二是靠独具特色的“二中精神”。他上任后,学校大胆改革管理模式,推行三级聘任、三级管理、三级考核的“三·三”管理新模式,即校长考核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考核老师,老师考核校长。他说,三级考核既是三级聘任制的基础,又是三级管理的具体目标,使学校管理形成了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机制,促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作为校长,他将行政管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和教学管理通过“三·三”管理模式巧妙而灵活地融为一体。

随后,倪校长又兴致勃勃地谈到了学校的“青蓝工程”,所谓“青蓝”是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他说,近两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取得,与他们战略性地实施青蓝工程是分不开的。他认为,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是关系到学校发展进程、水平、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于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此,学校制定了《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实施了“导师制”。从高级教师和年富力强、业务精熟的中级教师中选出了一批教师,让他们每人带几个新手,实行以老带新,帮学帮教,教学相长。学校规定每个青年教师在虚心听取导师示范课的情况下,每学期要在导师指导下讲四节公开课。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一大批年青新秀在教坛崭露头角,开抬挑大梁。他们虚心学习、孜孜以求,无论在基础年级还是把关学段,都有他们奉献拼搏的身影,教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学校的一大批中老年教师,为了培养新秀,甘洒汗水,甘作人梯,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年青人,更重要的是让年青人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求实严谨的良好学风和拼搏奉献的闪亮精神。

倪国良校长认为,提高教师待遇,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学校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措施激励人。进一步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对骨干教师、高三教师、班主任层面的待遇进行倾斜,使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

学校哪位教师生活有困难,校领导都会亲自过问,教师生病、住院,领导送上一份温馨;教师家属下岗,学校尽力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学校为教师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体味事业成功的快乐。给青年教师让位子、压担子,使他们迅速成长,学校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深造,尽量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现代教育的合格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关爱工程,激发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校涌现出一批默默耕耘、甘作人梯的先进教师;培养了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勇挑重担、不计名利的中青年教师;一批勤垦踏实、工作虚心的年轻教师也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洪湖二中的坚实基石。

2003年洪湖市第二中学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该校高三(3)班谢先子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为此,洪湖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联合奖励洪湖二中四万元人民币。学校除奖励谢先子同学6000元、另奖励其他三名(二、三、四名)学生共6000元之外,校方还奖励谢先子所在班级四万元。无独有偶,2003年洪湖二中高三(11)班学生王浩以总分613分,洪湖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录取,市教育局奖励该班级壹万元,

洪湖二中因文科状元的出现而名声大噪,慕名前来求学的外地学生络绎不绝,该校向全国高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又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如此良性循环、如此蓬勃之景象正是“二中人”所期待的。

洪湖市第二中学是二类中学,考入“清华”、“北大”这类重点高校的学生理应出自一类中学,为何洪湖二中高考上线人数颇多且有不少学生考入重点高校呢?这无疑是“二中现象”的又一重要“看点”,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为此笔者采访了该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彭德茂。

彭德茂副校长是该校高考指挥部的负责人。有极其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在谈到洪湖二中的高考上线率时,他只说了三句话:“学在二中”;“二中现象”;“二中精神”。这三句话在洪湖广为传颂。这三句话是对洪湖二中教职员工孜孜不倦、奋进拼搏的充分肯定。这三句话的核心便是洪湖二中领导和教职员工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

彭校长谈及的团队精神,对于一所多学科的中学而言极其重要。一名学生要考入高校乃至重点高校,仅凭一两门成绩优良的功课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学校要培养一名重点大学生仅靠一两名优秀的教师也是不行的,必须人人具备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并且能相互协作,打好整体战。这就是洪湖二中教师们常说的“众人拾柴”、“众人划桨”,只有人人鼓劲,齐心协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校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他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教务处工作条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培优育尖实施办法》等,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教与学、学与研的积极性。学校还制定了《教科室工作条例》、《教研活动管理条例》、《资料的编写与使用条例》,开办了《教研通讯》,使常规教学管理逐步程序化、科学化。在这一系列的规范条例中,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的人文精神。学校的年级部都设有正副职领导人,实行班主任管政教、备课组长负责学科工作、其他教师责任明确的分工合作制。教师们都懂得,学生出成绩,在高三时才露出“锋芒”,但“苗子”必须在“高一”的时候就要选出,然后年年评选。

在教学工作中摸爬滚打十几年二十几年乃至三十多年的教师们,已摸索出一整套培育好苗的方法。那就是各科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尤其要讲究传授知识的方法,要采取因人施教,启发施教等方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师内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他们互相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在根本问题上不存在分歧,否则团队精神就会减弱,就会给教育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他们深深懂得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洪湖二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老师,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2003年考入北京大学的谢先子的班主任郭声发老师。

倪国良校长说,郭声发老师是一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他把备课看得极为重要。在备课上花的时间最多,为了备课,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教学试验成功了,多年来,他培养了无数个大学生,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如今两鬓斑白的郭声发老师已在农村中学的教学一线奋斗了近四十个春秋,几十年来,他甘于清贫和寂寞,扎根教坛、因材施教、呕心沥血,成绩显著,被誉为“教师的楷模,学生的父母”。近三年,郭老教师所教的学生分别荣获了洪湖市文科第一、二、三、四、七名的好成绩,其中谢先子、赵坤明、郑佳、李洪波分别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还有十几名学生分别被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名校录取,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为了集中精力搞工作,十多年来,郭老师几乎放弃了所有的爱好,断绝了与外界不必要的交往,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使他赢得了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在节假日,他不是备课、看资料、解题,就是走访学生家庭。

1996年,学校把基础较差的两个文科班合并后(88人)交给他。对于这个谁也不愿接手的“烂班”,郭老师没有犹豫,因为他认为“世上没有笨学生,只有泄气的老师”。面对这群对学习几乎失去信心的孩子,郭老师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工作。除了坚持家访,他还通过写书信、电话联系,召开重点学生家长会等与大多数学生家庭配合教育学生。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晚自习他几乎每天守在教室外,中午,他把躺椅搬到教室和同学一道休息。学生被他的举动感动了,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班上竟有好几名完全没有希望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学生视郭老师为其衣食父母。

俗话说“亲其师,必信其道”,教学应是师生之间和谐的互动过程。多年来,郭老师注重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爱心。他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生别无所求,只希望我退休后,师生们说,郭声發老师确实是洪湖二中的一名好教师,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考虑到部分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的实际情况,每年充当这些学生钱物的义务保管员,学生有特殊困难,他带头捐钱捐物;学生生病,他除了看望外,还亲自带到医院就诊。就读于华中师大的吴莉就是一位受过郭老师悉心关怀的学生。她时常对同学谈及郭老师对她的关怀时,同学们都说吴莉是“最幸福的高中生”。女生谢瑜,高二时母亲病逝,思想受到强烈冲击,不幸的是高三时父亲又病逝,沦为孤儿的她极度悲伤,成天在寝室大哭。郭老师除安慰她外,还安排女生轮流照顾她,又主动捐款200元,带动全班学生捐款1800多元,不仅解决了她半年的生活费,高考报名费、食宿费、还留给她几百元作大学入学路费。这名学生以530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经济学院录取。后来,她在信中深情地说:“没有郭老师的关爱和教育,我这个孤儿还不知在哪里流浪。”

十多年来,郭老师把主要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教学中,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他虽然是政治学科组的元老,几十年的历练,让他对学科知识烂熟于心,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力求常教常新;细心批改作业,那是心与心的交流、沟通。他注重讲授知识。除了给学生讲懂各章节内容外,还专门设计了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知识归纳表。讲完新课后,帮助学生从横向和纵向归纳知识,避免以往学生复习时出现混乱的状况,夯实基础。他认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的目的。于是多年来,他研究解题的规律,总结了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如客观题解法要领、主观题解法步骤、图表题解法秘诀(三看两比一归纳)、材料分析法等。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提高学生能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3年,该校高考文科综合高考上线76人,居荆州同类高中之首,他班上上线30人。

这时,从外校转来的学生谢先子来到洪湖二中复读。不幸的是,不到两个月,她的父亲因病去世了,郭声发老师带着慰问的钱物亲自把悲痛欲绝的她送回家。临走时,她年迈的爷爷拉住郭老师的手,在禾场上跪了下来,泪流满面地说:“郭老师,这孩子没了父亲,我就把她交给您了。”面对此情景,郭老师迅速扶起老人,哭着说:“您就放心把先子交给我吧!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全家失望。”谢先子突出的弱点是文科综合选择能力较差,影响了综合成绩,郭老师耐心帮助她疏通知识,又细心指点她如何解题,把握要领,攻破难关,使她在这方面的能力转弱为强。2003年,谢先子高考文综选择题获满分,文综获231分,成为洪湖市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

有人说,郭声发老师是农村教育沃土上一头执着的老黄牛,他平凡的一生耕耘出了一片不平凡的天地。他在1999年被洪湖市教育委員会、洪湖市人事局、洪湖市贺龙教育奖励基金授予“洪湖市十佳班主任称号”;在2003年又由洪湖市教育局、洪湖市人事局向其颁发了“2003学年度洪湖市首届高考有突出贡献奖”的荣誉证书和奖金;2004年9月,教育部授予郭声发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另一位值得人们关注的是洪湖二中今年51岁的彭宏义老师,他连带过19个班的化学。早在1991年他便是洪湖二中的教导主任。彭宏义老师执教多年,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他经常组织老师在一块交流教学心得,切磋教学方法。他很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投资,他认为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才会使学生在十分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氛围中领略到相关的知识,由此而产生了好的教学效果。彭老师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他教出来的学生不是第一名便是第二名。因此,在洪湖二中他是一位实力派教育工作者。他认为教学一定要讲究方法,一是要抓住环节,抓住知识点,抓住主干内容;二是用目前最为时髦的“启发式”、“讨论式”、“实验教育”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求知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会很快提高;三是多搞一些研讨课,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四是认真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时务必认真,批改作业要讲究技巧,指明学生的错误,错在什么地方,错在哪一个知识点上。对重点学生要实行“强批”,对其作业要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批改,指出知识点便于学生领悟。

彭宏义老师教的化学是洪湖二中的强项之一,居全市之首。后来他多次被评为荆州市优秀教师、洪湖市优秀教师。在洪湖二中,像郭声发、彭宏义这样的好教师,又何止他们两位呢?

笔者对“二中现象”这个概念还不甚了解,彭宏义老师解释说:“中考上线的许多优秀学生被一类中学录取,即前500名进入一类中学,留给二类中学的就是成绩一般化的学生,二类中学居然能够取得与一类中学同样辉煌的成绩,因此这一现象被称为“二中现象”。

“二中现象”是洪湖二中全校师生精心打造的奇迹。二中精神是他们奉献给人们的宝贵财富。“二中现象”给人们的震撼力量是巨大的,给人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二中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如果说“与时俱进、再创辉煌”是洪湖二中永不言悔的孜孜追求的目标,“以人为本、创新先行”是洪湖二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理念,那么“团结、敬业、刻苦”就是洪湖二中近年来频创佳绩的内在精神和特质。

改革发展中的洪湖二中(http://www.hherzh.net)在创校五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正在不断强化内部管理,调整师资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发展中的洪湖二中正在向“湖北省示范学校”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洪湖二中必将创造更多的奇迹,抒写更辉煌的篇章!

猜你喜欢
洪湖市洪湖荆州市
荆风楚韵 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
——碗灯舞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洪湖市春露合作社
洪湖水浪打浪
捉迷藏比赛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湖凤舟
杏林雨露育新苗——记洪湖市新滩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文清
戮力同心保平安——洪湖市公安局谱写为民新篇章
洪湖黎明(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