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进
192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几位山西籍学生,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回太原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太原成成中学。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来到成成中学,畅想历史畅想未来。
抗战前,成成中学的校址设在坝陵桥。抗战初期,校园被日本飞机炸毁。1950年,成成中学恢复,校址选在后铁匠巷(现校址)。校门口有一块碑,几个大字镌刻在碑上:“明理明德,成己成人。”这便是成成中学校名的由来。
现在的成成中学,是太原市重点中学,它以每年名列太原市前茅的高考率受到人们的青睐,参加中考的学生都以考取成成中学为荣耀。但是,人们是否了解过去的成成中学呢?
历史上的成成中学是一所人才荟萃之地,许多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20世纪20年代,这里就“以自力勤俭,师资雄厚,管理严格,学业精良而蜚声三晋”。但如果仅论规模、论设施,无论如何它也不可能与当时的公立学校相提并论。走进书斋,静下心来,打开尘封的史册,抖落历史的尘埃,再访访成成中学的老一辈,你会知道在艰苦卓绝的年代,学子们是如何高擎着“成己成人”的火炬前进的。
……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
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开启了一代雄风,激扬文字的意气书生在民族危难、山河破碎的紧急关头肩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成己成人”的星星火炬不仅鼓舞着热血青年迅速成长,而且鼓舞着他们为着祖国去战斗。
我徜徉在成成中学的校门前,凝视着“成己成人”的校训,仿佛走进了历史,仿佛走进了昔日的太原城,走到当年的成成中学,来到了爱国师生们中间,在感受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情怀。
在近代,中华民族蒙受了多少屈辱!曾几何时,古老的长城上,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战马长嘶,枪炮齐鸣,偌大的华北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中华民族在抗争,古城太原在抗争,太原成成中学的师生们也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救亡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反抗侵略成了师生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语文老师上课,必讲文天祥的故事和《文天祥传》;政治老师上课,必先朗诵一首岳飞、辛弃疾或陆游等爱国诗人的佳作;地理老师上课,带一份中国地图,挂在墙上,告诉同学们:台湾、东北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任何时候都不可忘了祖国。课堂上,老师们慷慨陈词,学生们义愤填膺,爱国像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地把全校师生联结在一起,爱国是永远飘扬在人们心中的旗帜。
当年的成成中学,规模并不大。从建校到1937年的13年中,总共招生不过2200余人,在校生最多时也只有五六百人,还比不上今天的一所乡镇中学。但是,就在这所小小的学校中,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就已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党员人数最多时达到60多人,是当时太原革命运动的重要阵地。不仅许多教师和学生加入了党组织,就连校长和学校的其它许多负责人也是共产党员,其中有后来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林枫,建国后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的刘墉如,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重要领导职务的武新宇……他们冲破了当局的层层阻挠,领导了全校的抗日救亡运动。
在党的周围,各种各样的进步组织成立起来了,抗日救亡的旗帜在高高飘扬。黎明社、曦光社、前夜研究社、红军之友社、十月读书会、战旗社、血旌社……抗日组织有二三十个。1935年,成成中学的大部分师生都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他们在读书,在思索,在斗争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中华民族因为有这样肯为她战斗的青年而不至沦丧。当我打开史册,读到这一个个活泼泼、光闪闪的组织名称时,就像看到悠悠岁月的深处,闪耀着永不熄灭、灿烂辉煌的星星火炬。
我看到了岁月深处的四季。春天,校园内救亡的歌声像奔腾的春水,流向远方,给祖国带来希望;在盛夏的酷暑中,体质柔弱的女同学挥动着小旗,在向围观的人们慷慨陈词;深秋,一队又一队的学生顶着秋雨,聚集在山西省政府门前,要求抗日救亡;即使在风雪交加的严冬,抗日救亡的运动也没有停息,火种就在这时孕育着,萌动着,生长着……
这就是当年的年轻人,他们白净的脸上充满了忧患,他们纯洁的眼神中流露出伤痛,他们的心中燃烧着不灭的火焰。他们在寒风中疾呼:“今日痛,明日痛,日日痛,痛何如哉?”他们像文天祥一样也在向后人诉说:“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余以诗记其所遭,使后之来者继余志。”
听!这可是那代青年向后之来者的诉说啊!作为后之来者,可曾听到了?也许没听到,也许听到了而不理解。如今的青年也许要向历史发问:那一代人,他们到底忧什么?痛什么?那时的青年学生,他们大部分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在生活上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在学业上,当时能读到高中,尤其是考进成成中学这样学校的人有几何?从全省几十万、上百万青年中选拔出来的2200多名学生,算得上是沙里淘金,他们都是学业上的优胜者,肯定未来光明一片。
他们在痛什么?忧什么?如果让现在的青年给那时的青年疗痛消忧,药方很容易开出:考大学、考研究生,加上出国深造,可谓生活优哉悠哉。学习枯燥时,可以约三五好友,找一家不错的饭馆嘬一顿;思想苦闷时,可以听听流行歌曲,放松放松;可以出去旅游,可以街头漫步,可以开车兜风,可以携情侣逛公园,花前月下诉说万种风情。还有什么忧痛可言?
应该说,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青年与今天的青年是一样的,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自已的理想,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生活。可是,在黑暗中,他们的心中首先是沉沦的祖国和苦难的人民。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了,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全校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笔从戎,成立了著名的“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走上抗日战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在山西历史上,这都是感人至深的壮举!
在这支队伍中,初一的同学仅14岁左右,高三的同学也仅18岁左右,都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都是大好年华。
徜徉在成成中学的校门口,久久凝视着“明理明德,成己成人”的校训,我仿佛听到有歌声隐隐传来……
工农兵学商,
一齐来救亡,
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
走出工厂、田野、课堂。
到前线去吧,
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
……
雄壮的旋律,鲜明的节奏一直回荡在我的耳畔。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这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这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就是在那一代青年的深深忧患和无私奉献中,新中国诞生了。
听吧!听听那代青年在暴风雨中的钢铁誓言。1938年2月7日,太原成成中学全体师生在晋北抗日前线发表了《为号召全国青年参战宣言》,表达了他们抗战到底,视死如归的决心:“我们反抗奴役,反抗压迫,反抗侵略。我们的意志是坚定的,心胸是热烈的,我们的力量是伟大的,捍卫祖国的责任是我们的,我们应当为了祖国的生存流最后一滴血!”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吕梁山,在黄河边,在大青山上,在“天苍苍,野茫茫”的塞北高原,在抗日义勇队战斗过的地方,洒下了爱国师生们的汗水和鲜血。
请不要忘了那个时代,不要忘了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这支从太原杀出去的铁流,不要忘了在塞北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8年抗战中,200多位师生为国捐躯,200多束壮丽的青春之花装点了祖国的塞北高原。
据说,当年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成立时,有7对父子兵、兄弟兵。来自榆次东阳镇的学生秦赞忠当年只有15岁。在国難当头、山河破碎的危急关头,他不仅自己报名参了军,而且还动员在榆次读书的弟弟秦赞贵也报了名。父母闻讯,心急如焚,几次派人劝他兄弟俩回家团聚。秦赞忠劝父母:“国将亡,家以何为?”兄弟二人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1939年5月,年仅17岁的秦赞忠在绥远凉城县与日军作战中壮烈殉国。还有来自沁县的农民子弟张国靖,当年参加义勇队时,他把许多个人物品留在了太原,却带了一个书包,里面装着《夏伯阳》、《铁流》等世界名著。在书中英雄人物的激励下,他由一名文弱的书生成长为挥戈跃马的八路军骑兵连连长。1942年春天,他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他当年在成成中学读过的那些名著,战友们把书和他的遗体一起埋在大青山上,让心爱的书伴他长眠。
在成成中学老校友的心中,还牢记着阎焕景、阎焕耀、阎焕春三兄弟。当年义勇队成立时,阎焕景和阎焕耀正在成成中学读书,为了保家卫国,他们毅然相约参加了义勇队。在太原新民中学读书的阎焕春也不甘落后,参加了战动总会第五游击支队。1938年,他们所在的部队配合八路军120师收复了晋西北7座县城,兄弟三人在岢岚前线相逢。“别来沧海事”,兄弟战场相逢,别具真情。此后,兄弟三人都被编入由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改编的战动总会第四游击支队。兄弟三人在火线上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部队北上大青山参加了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但是,三兄弟此行,他们谁也没有再回来。年迈的父母心系亲人,企盼儿子们早日归来,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历史已经久远了,如今战火早已停息,硝烟已经散去。我徜徉在成成中学,凝视着门前“明理明德,成己成人”的校训,眼前仿佛屹立着一座高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又仿佛奔腾着一条大江,江畔乱石穿空,江水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