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设计你?女人

2005-06-24 08:55凤在林
漫时代 2005年10期
关键词:设计

凤在林

一:被文化设计

“设计”的意思是“用了计谋”,女人就是被设计者。既然都舍得挖空心思用“计谋”,那么计谋之胶就一定有目的。是谁在设计?动机是什么?嗜意识还是无意识?从最初到现在,经历亿万年,无么人参与到女人形态及意识改造中。假定将改造者还原为创世纪之初的无素和当令社会的设计流派,倒要来看看众生如何来设计他们想要的女人,那么被设计的女人真的会买账吗?

艺术文化对生活的指导作用,是一种塑造,是一种规范,也可能是一种压抑。文学对女性的艺术想象,一旦被读者广泛接受,就会成为强嗜力的文化规范,塑造制作着所有女性。

女人:完美而叛逆的骨头

一位塞浦路斯王感慨于身边女人天性中的不足,于是亲自动手塑造了一个美丽的雕像,并且爱上了她。在他虔诚的祈祷下,雕像变成一个有生命的美女:一个完全按照他的意愿创造出来的女性。而以男人的意志和想象来塑造女性,这正是男权社会的所为和男性的集体理想。男性中心文化正是植根于这种男性本位的创造神话里。

我不禁要提起一个希腊神话:天空是男性,而大地该亚是女性。该亚给予天空的生命,只为了让他在自己的身体上播撒下更多的生命。女神的足尖在海浪上舞蹈,于是月亮,山峰,河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爱情为世界带来勃勃生机,战争和正义也随后到来。但是该亚的儿子泰坦神的出生让天空感到恐慌,大地的生育暗示着下一代的到来和威胁。

人类的繁衍由女人来承担的,但是男人却把“生女人”的优先权置于自己的名下:夏娃来自亚当的一根肋骨;文艺女神来自宙斯的头脑,这些神话故事,正是男,性权力话语的表征:女人从来是被男人所使用的语言加以定义的。在男人眼里,女人只是被书写的“文本肌质”,男人在文本领域里已经给女人下了一个定义,其实男人在骨子里是惧怕女人的,所以男人心生计谋设计统治女人。

后来西方传统文化中设计了两个分支的女性原型,一个是夏娃,一个是圣母。

人类的女性始祖夏娃受到蛇的蛊惑之后,吃下上帝不许人吃的果子,又让人类的男性始祖亚当也吃下这智慧之果,使得人类最终被逐出伊甸园,并且世代背负原罪。

这个故事中,女性是惹事生非的灾星。她自身容易受到撒旦的蛊惑,容易走上邪恶之路:她对男,性富有影响力,能够使得无辜的男人走人歧途。

实际上,夏娃这一个女性形象的设计,表达的是男性对人类自身某些破坏性因素的恐惧,同时也表达了男性把这种令人恐惧的破坏性力量归罪于女性的思路。

这一种恐惧心理和归罪思路源远流长,形成了西方文学史中一系列个性强悍、凶狠狂暴的女性形象。这类女性又被一些学者称为男性文本中的“妖妇”型女性。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格林童话中嫉妒白雪公主的皇后、劳伦斯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白黛都是这个系列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些女人破坏男性社会中固有的秩序,令人望而生畏,最后往往都不得善终。以厌憎、恐惧的态度设置这类女性形象,表现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命力、女性自主精神的压抑。

圣母玛丽亚则是与夏娃相反相承的另一类女性形象。她贞洁温驯、恬静安宁、富有母性。她对男性认可的价值世界不构成任何挑战,而有一种母性庇护的心态。圣母是童贞女与母亲这两类男性最渴求的女性形象的整合。她的美貌与男性世界认可的贞洁美德、母性美德相结合,因而是一种没有危险性的美。

男性以赞美的态度塑造出这类女性形象,实际上是剔除了女性身上任何与男性价值世界不和谐的东西,是根据男性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女性自我的生命逻辑来塑造女性榜样的。

男性渴求女性的贞洁、美貌、母性情怀。这种渴求不仅凝结成圣母玛丽亚的圣洁形象,而且演绎出西方文学史中一系列圣母型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笔下的苔丝德梦娜,托尔斯泰笔下的吉提与娜塔莎是其典型代表。这类女性又被有的学者称为天使性女性。

女性主义批评者苏珊说这类专门为了男性的需求而生存的女性是“生活在死亡中”,因为她们回避了女性自我,回避了女性的自由意志。

这类女性形象以理想化的方式被读者所接受,就会对现实的女性生存形成压抑,所以吴尔夫在谈妇女职业问题时说,妇女如果要进行创作这种创造性劳动的话,就必须杀死这类家庭天使。因此女人如果不重新自我设计,那么根本就不具备创造能力,也就是说,没用的女人。

中国传统男权文化又有不同,他们更加的道貌岸然,他们在道德上把贤妻良母树为女性楷模,但是男人只是在口里赞美她,而心里不爱她,男人觉得她们乏味无趣,她们是“拙荆”、“糟糠”、“贱内”,只会“挑灯夜补衣”,不懂“琵琶弦上说相思”。她们贤良,却没有西方天使圣母型女性那样的感性美。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淫妇泼妇,充满色相之美,充满生趣,男性文化又害怕在这种女人面前失去自我,在消费她们的时候战战兢兢,很是压抑。

好德和好色,其实是男性面对异性时难以割裂的两种基本心理需求。为了在女性的德与色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男性中心文化经过长期探究,又整合出另一类女性典型:才女佳人。才女佳人的标准是“夫色期艳,才期慧,情期幽,德期贞矣。”这一类妇性色相艳美,符合男性的感性需求;才气聪慧,符合才子们的精神共鸣需求;情感幽抑而不是热情奔放,品德贞洁而不是放纵不羁,对男权道德规范不构成任何挑战。

这些理想与不理想的女性标准,完全是社会文化按照男性的心理需求来设计的,是假想的完美,是夸张的叛逆,而不是按照女性自我的生命逻辑来设计的,她只是一根可有可无的骨头。

女人:该死的女人!

张爱玲就曾幽怨地说:“女人在世上,一辈子想的,念的,怨的永远是男人”。纵观生长在文字里头的那些想男人、念男人、怨男人的女人们,她们就是如此的该死。

妲己,她的罪过在于她的美貌。因为她太美了,纣王一见她就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为了讨好美人,纣王干下了许多荒唐事,终于亡国亡命。女人一美,在男权话语中就成为到处流淌的祸水,她的美貌被哪个男人所消费,她就祸及哪个男人。真的该死!

杨王环当了李隆基的替罪羊,只好“宛转娥眉马前死”。但李隆基这种前面自己主动“从此君王不早朝”,后面又在“六军不发无奈何”的压力面前拿女人当替死鬼的男人,只要在过后“此恨绵绵无绝期”地来怀念一番,就已经成为多情的榜样了,而倒霉死去的杨玉环却从此被钉在祸水的道德审判台不得超生。该死的!

潘金莲又淫又泼,害得武大郎、西门庆丧了命,自己也不得善终。男人把她的恶与泼夸张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大概是男,,生世界对女,性欲望、女性强健个性的极度恐惧。这种女人更该死!

《家》中的鸣凤如果一定要争取爱情幸福的话,会让觉慧很矛盾。会让觉慧受到

来自女性方面的压力。其实我们都知道觉慧这时根本不想反抗家庭,所以从觉慧的角度考虑,鸣凤觉得最好不要追求自己的幸福。觉慧心目中的好女人是不应该给男人压力的。但是如果让呜凤嫁到冯家,恐怕觉慧更愿意让鸣凤去死,然后让他去凭吊和痛惜。所以鸣凤真的死了。

《伤逝》中涓生对现状的逃避和意)令,并把这一切转移到子君那儿去,这是他的脆弱与虚伪。怯弱的子君最后是坠入“四周是广大的虚空,还有死的寂静”中。因为子君爱狗,浇坏了花,不高尚了,所以子君死了。

美艳的女人要死,风情的女人要死,泼辣的女人要死,仁慈的女人要死,奉献的女人也要死,女性以受难和死亡的方式,承担了替死鬼和控诉物的作用。女人的死亡,使得男性主体从死亡中得到豁免,或者在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惊惧、愤怒中进发出自救、新生的力量。

从苦难走向新生,其实不过是在男人的策划下,变成他们手中类似于火把、红旗一般的象征性道具,依然不过是一个被置换成具体的物件而已。慰藉着受难中、奋斗中的男性主人公,却遮蔽了女性自己的生命经验,失落了女性作为人、作为女人的主体性。这不是文化符码,不是中心意识,更没有平等内涵。

这么多的女人都被设计成殉难者了,这叫女人怎么活?

女人:走失的女人!

有些自称是女权主义者的女性,不甘被别人设计,想自己做主,然后用“我恨!我抗争!”的神情表明她们的信念。

古希腊欧里庇德斯悲剧中的美狄亚,被自己的丈夫抛弃后,为了报复那个负心的男人,亲手杀死了自己与伊阿宋所生的两个儿子。这种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颠覆了社会上普遍的弱女子形象,看上去似乎挣脱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至少在某个程度上实现了自我设计路线。但她由此丧失了女性最基本的特征——母性。她仍然被设计了,她认为她儿子只属于男人,她的潜意识中依然没有自我。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也是被描写得千疮百孔的,《金锁记》中的七巧,刚开始时还是一个对爱情有着单纯期待和幻想的女孩子,可到最后却变成了一个为了金钱竟连自己的儿女也虐待的疯婆子。爱情的无望和失落使她转向对金钱的追求,以为金钱可以使她摆脱贫困带来的屈辱和无奈,摆脱对男性以及其他任何人的依赖和屈从。七巧嫁到姜家后几乎是抱着自己的钱过一生的,在她丈夫死后的生命之中,她也的确没有再需要过男人,摈弃了对男性的依赖,同时也使她丧失了作为女人和母亲的本性。

其实她们也在寻找完美自我的影子,希望活得很自己,但是一直以弱势文化面对强势文化,强势文化从四面八方对女性的生存真相、生命需求形成挤压。女人们已经迷失了自己的脚步。这种挣扎进一步说明女性活得没有自己了,抗争的同时被某一种阴谋算计,是彻底地被别人设计了。

其实真正的女性生存状态并不意味着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男性相对抗的文化姿态,也绝对不是在颠覆了男权话语中心之后再建一个话语中心。相信么?一种无形而来历不明的生活样本,被很多女人当成一种信仰。

二:被主流格调左右

夭夭

某些女人和某些女人之间有时像一个共谋,她们事先串通好用一个牌子的香水,穿同一品牌的牛仔裤,甚至连内衣也是同样牌子的,看一样的书,吃一样的东西,在人群中她们可以嗅到同类的味道,她们拒绝异类,却不断地创造同类,她们可以用眼神和香氛交流,而其他人都不知情,但是可以从她们的只言片语和蛛丝马迹中窥探出其中的秘密。原来做一个密码女人,品牌和状态就是一种设计女人的规律,什么都无关紧要,因为这一切对于她们来说,只是一个有关格调的设计符号。这个符号通常变化莫测,而这些追随者也因此孜孜不倦地追寻。

SK-ll神仙水

选择SK—II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底色,这个源自日本的化妆品品牌,以高贵气质著称,用5K—II的女人,除开她的品质外,她实际上是认为它的气质和自己的气质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现在叫“神仙水”营养水,是某些妹妹包包中必不可少的装备,虽然可能不适 合一些妹妹的皮肤,用过之后可能脱皮,可能发痒,但是她们对别人说:我只用SK—II!不管囊中怎样的羞涩,就是不吃饭也要买SK—II。SK—II成功地朔造了一个品牌神话,将女人有关于高贵的梦想用高额的金钱收括囊中。

CK香水

选用CK香水的女人都视用CHANELNO.5或者CHRlSTIAN D10R香水的女人为古董,GUESS或者GUCCI似乎又过于前卫和青涩,而CK香水品牌是时尚简约的代名词,此款香水将这一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CK香水不左不右,不前不后,适合衍生一种格调。CK设计的格调竟然能成功地打败香奈尔,就不要说天下的小女人了,真不可小觑。

杜拉斯和张爱玲

通常这类女人是需要杜拉斯和张爱玲作为垫底,作品必读,传记必看,尤其是她们的丈夫或者情人写的回忆录是非看不可的,最好再熟记作品中一些机智历练的词句,以备不时之需。而且这两个女人的行止和衣着也是这类女人的指南。言谈像杜拉斯打扮像张爱玲,是这类女人的理想境界,另外她们绝对拒绝读三毛和琼瑶,也绝对拒绝和读三毛和琼瑶的人来往,因为三毛和琼瑶已经退出格调的舞台,尽管她们过去也读过三毛和琼瑶。

中式服饰

这类女人的衣柜里一定有几身中式服装,绝对不是墨守陈规,而是经过现代裁剪的改良款式,必然也是用名贵的丝质缎面,或者上乘的棉麻制品,她们不会整套整套地穿着,这样会过于造作,她们不会露出痕迹,她们用看似随意的方式将中式衣服穿出来,衣服散发的是印度的沉香木香味,而不是传统的樟脑味,一个女人从此可以不经意地透露出她们的品位,她们谙识潮流和传统的微妙关系,因此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精心地细致地区别于其他女人。格调就是这样解构了女人与女人的沟通权。

中分的长发

长发是这类女人的符号,不经烫染,乌黑发亮,有些许的波浪和少许的凌乱也不为过,但是头发一定要中分,这是美国60年代的基本发型,能够很好体现中国人的头发发质,又有一些叛逆的色彩,在满街卷发和黄发中间它既有个性,又很传统又有内涵。成为一种质朴的格调,女人想把酷踩在脚下,但是这种酷够酷。

寿司

寿司名字神秘而贵气,却只不过是一种日本饭团,清淡新鲜,吃寿司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滋味,不吃寿司的女人是永远也无法体会的,所以不吃寿司或者不会吃寿司的女人不可能与会吃寿司的女人成为朋友,寿司用无形的格调把她们隔离开来。当然吃寿司的这类女人偶尔在家也会大吃特吃红烧肉,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她们一定会表示这个红烧肉好油腻,格调就是这样,让你不能公开地喜欢红烧肉,那样真的有损美女们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形象。

樱桃小丸子

可爱的女人一定要有孩子气,纯洁得口无遮拦,率性天真,所以这类女人整天抱着个洋娃娃,以看樱桃小丸子来表现自己未泯的童心。格调让女人拒绝长大。

《书城》《时尚芭莎》

看这类杂志的女人不看《知音》《女友》和《读者》,《读书》太艰深,《读者》太肤浅,《书城》既有文化,又有情调,为上选,时尚杂志要看,但是要看英文版,最不济的也要看港台版,否则那些时尚的咨讯就不够地道了。

美国乡村音乐

她们听美国乡村音乐,一定是原声六碟,甚至跨越城市去寻找一些品质比较好的的打口碟,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与城市里的伤感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它带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它与大城市的文化生活相隔离,一直处于自我欣赏的状态。因为这种隐世的性格,终于成为一种被追捧的格调,那么听什么曲子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乡村音乐对于她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用来享受的声音,而是被当作一种格调消费了。

格调消灭了“我”使每个人的“我”跟随别人,最后成为了别人,别人在染头发,在上网,在谈格瓦拉和星爷,“我”就必须做什么,流行的格调偶像设计着所有的人,枪口尤其对准的是女人,她们给女人一个梦,然后给女人指一条道路,当女人们开始消费这种来历不明,心怀叵测,虚幻浪漫的生活情绪的时候,她们变成一个永远都不真实不自我的人,就好像我们牵扯几根丝线玩弄木偶一样,每个动作甚至思维都在被左右。

三、女人设计学院

木槿

传统流——传统女人的设计者们

从远古角色的追根溯源中出来,还是今日的设计实战更有看头。各种设计流派毫不遮掩地风风火火地设计着各自想要的女人。

对女人的设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经由男人之手开始了。或大刀阔斧,或精雕细琢,他们认真地打磨掉女人某些特性,然后把她们重新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久而久之,这套程式变成了流水线,不用男人动手,女人自己就自动自觉地执行起这一系列的标准。这些被雕琢过的女人大多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夫家的姓氏。至此,男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女人!”神情间居然有了一种主宰天地的豪气。而被点到的女人们此刻必定是作小鸟依人状。手是一种叫做“幸福”的物质,蔓延在两个人的中间。

孔圣人说了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圣人生活的年代,男人对女人还算宽容,孔圣人最多也只是表现出对女人的不屑和少许的无奈,所以他发发牢骚,就过去了。然而他的学生们就不这么看了。这些把老师的话奉为圣经的人看到圣人居然对于女人竟有这么大成见,那还得了!看来这女人不管教是不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就是模式化设计的开端。这里一前一后出了两位流传千古的著名的设计师,写《烈女传》的刘向和写《女诫》的班昭。前者是个男的,这还好理解些,他在这本著作中,成功地为女人竖立起一系列的女性偶像。虽然这个男人的动机不纯,但至少没做得太露骨,最重要的一点,他抓住了女人天生的虚荣心,让女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她们也可人传,名垂千古,流传后世,只要按着书里那些偶像们的方法去做就是了。而后者的行为多少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众所周知,班昭可是大才女啊!这样的女人本该成为天下女子的榜样,可看她的《女诫》,完全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态度,其中不乏告诫之语,如“妇德,不必明才绝异也”,估计班大才女特受“才名”之累,深刻体会到“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是难上加难”的痛苦境地,所以才这么痛心疾首地呼吁女人不要太有才华。我私下认为,班才女之所以著此论,恐怕是不想让男人太过为所欲为,与其让男人对女人挑三拣四,不如女人就先做出一套准则来封了男人们的口。班才女的用心倒是良苦,却不知如此一来正中男人下怀。他们一边看着《女诫》偷偷乐,一边又对班才女的行为予以充分肯定。这可是你们女人自己定的规矩,别想赖啦!

女人从此掉进了一个设计好的圈套里。这种局面到魏晋时期有过短暂的改变。

魏晋名士们带头冲击礼教,女人在后头也摇起了小旗,贞洁观受到了冲击,女人在社交方面也很活跃,但是由于只限于贵族女人名士之妻,犹如教材上评价那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最后导致失败!掩盖不住的主旋律仍旧是西晋裴顾作《女史箴》,曰:膏不厌鲜,女不厌清,玉不厌洁,兰不厌馨。女人就是男人桌上的一道小菜,图的就是新鲜和清洁!

唐代最重要的一本关于闺媛礼的著作是《女论语》,设计师宋若华号召大家都依此书死学死用,就会成贤妇,独美千古。

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女子守贞,寡妇守节,严打形势越来越紧张。程颐先吓唬女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回头又吓唬男人: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这下就坏菜了,面临着男人们集体约好都不娶你的危险,女人们谁敢不老实?不老实也得装老实。

至此,古代传统女人的设计流水线已经完成,女人们仿佛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个个柔顺轻怯,贤良淑德,行不回头,语不掀唇,坐不动膝,立不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红楼梦》里迎春就属此例。当一套流水线打造完成后,设计师的作用就不突出了。于是男人们又开始坐立不安起来。这是可以理解的,所有的女人都成了一种样子,两性世界中的生活乐趣自然大大地减少。就是这个时候,一个很特别的设计师站了出来,他就是曹雪芹。

如果说以前的设计师们是一刀切的话,曹氏对待女人就非常的个性化了。先前的设计师们塑造的都只是女人的外形,而曹氏则是深入女子的内心,从这一点上来说,曹氏是个尽心尽职的优秀设计师。没有哪个设计师设计出像他那样多的女人作品,而且每个都是精品。他依据每个女子性格不同,赋予她们完全不同的神情举止。当时的中国男人哪看到过这么多不同性情的美丽尤物,无怪乎《红楼》一出,趋之若鹜。对比书里的女人,再看看身边的黄脸婆,男人的表情真是非常可观。

事实上,曹氏在《红楼》中是有意去颠覆那些传统女子的形象的。比如对那又贤又惠的袭人,作者表面敬重,实际上是不屑甚至对她感到悲哀,而迎春的下场更显示出他对于传统女人的深刻批判。

曹氏还在宝钗、李纨、王夫人和贾母的身上,为我们展示了传统女性一生的轨迹(当然前提是这个女人嫁的男人不是那么糟糕)。这种人生究竟算不算幸福尚且不好说,但肯定是引起了不少女子羡慕的。比如女强人王熙凤,见了李纨就忍不住要叨念两句艳羡的话。就像现代的一些女人,外表再坚强再独立,想要的终究不过是一场相夫教子,其乐融融的生活。

影视流——可以捏造的信仰

枪少爷

对于超女,枪少爷N次地想声泪俱下地控诉:我很受伤!但是,写专栏的同志们都

纷纷落水,并且毫无浮出水面中流击楫的意思——和菜头那只憨菜头成了张靓颖的“凉粉”,甚至急不可待地发布他的偶像要出首张专辑的假新闻(当然这是王小山同志卖的底,不关枪少爷的事);而那个专骗小姑娘的专栏前辈大仙则公开地在其《把王米一直种到大海》中宣称:“在这个夏天,不喜欢超女,只能证明你老了。你媳妇怎么看你,你周边的女人如何再敢对你亲近?别老跟我说,你有过青春,你那青春算个屁!再不看超女,你混得连中年都没有,一把就风烛残年。”

所以枪少爷很郁闷,没人可以同盟,没有人可以一同去苍蝇馆子喝喝酒,发发闷骚。

张爱玲,那个神经质的女人曾经心怀叵测地说过:出名要趁早!于是大小文艺工作者以之为指导思想奋斗过多少年之后,湖南卫视与天娱公司很好地贯彻与执行了这一路线,不说一百年,估计至少也会三五年不动摇。十五六岁出名,赚个盆满钵满,收手,投身商界或嫁入豪门,大欢喜结局。不过枪少爷还记得叶倾城女士亦说过,“挣钱要赶晚。”要让超女将“出名要趁早”与“挣钱要赶晚”结合起来,恐十白其难度不逊于让北极熊与企鹅在赤道上签双边会谈纪要。

枪少爷虽然不看不听不爱不短信超女,但反对这件事情却非他的本意,他的本意是:反对一切试图上升为信仰的商业策划,尤其是以未成年妇女儿童为忽悠对象的商业策划。如果反对无效,则采取充耳不闻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

中国人啥都缺,就是不缺无限的上纲上线的能力。超女成了大众思想的“大众情人”(如果大众也有思想的话)。有人在其中看见了地方台对中央台的胜利,有人看见了大众民主对意识形态的胜利,有人则看到了偶像的诞生终于突破了操作之手……尼采先生,请原谅这群营养不良发育不健全的思想儿童吧,您老人家的《偶像的诞生》宣扬的可不是这么回事。

请让枪少爷再重复一遍:超女不过是对美国《美国偶像》的单性克隆罢了。湖南卫视与天娱公司利用了民众对“选举”、“投票”的热情,造就了如此金钱滚滚的奇迹,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经济又忽悠了政治一把?

事情看起来非常完美,每个人都有机会排排坐吃果果,每个女孩都有趁早出名的可能性。生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女孩是幸福的,这拨网络下的蛋或曰手机下的蛋可以自由选择:或者成为公众娱乐眼里之偶像(神),或者成为信仰偶像的超级信徒。幸福像花儿开放,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明天越来越美好,恭喜你们,女孩们,中六合彩啦。

如果这就是盛世,那湖南卫视的老总岂不是成了上帝?请跟我来,翻开《圣经》第一页,经上言:上帝说,光是好的,于是便有了光。上帝说,超女的信仰与追求是幸福的,于是,神州大地就有了超女……

所以,在所有媒体所有博客所有流言蜚语中仍然非“超女”不言的这个秋天,请让枪少爷独上高楼,衣带渐宽终不悔地干了这一杯,欲说还休地道:天凉好个秋!

独立流——看上去很美

闹闹

如果婚姻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对我的闺中密友丽佳来说则是一加一还是等于一。多年来她一直带着女儿独自生活,老公总是远在千里之外,再说也没什么感情,两人之间惟一剩下的只有女儿和老公对她的情感折磨,虽然婚姻已经是名存实亡,但那个男人就是不肯离婚。而这一切很简单,当丽佳嫁给他之后发现自己犯了个可怕的错误,自己最爱并且永远放不下的是初恋的那个男友,于是总是处于正在Game OVer的状态。分居后的丽佳过得很不错,她在一家大型集团公司上班,自己开有门面,没几年买了房子车子,经济的独立似乎带来了人格的独立。她让女儿受贵族似的教育,让女儿学会嘴里永远不会吐出“爸爸”二字。她好强到将钥匙忘记在屋里之后,自己手持铁锤凿子花了四个小时愣将铁门敲出了一个洞。她不习惯求人,更不习惯别人干扰自己的生活,所以那些左手鲜花右手钞票的男人虽然将她团团围困,她仍然能够杀出一条血路过着自己清白而自尊的生活。

看上去很美!

女人们的独立生活似乎成了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在这方面女人们有着极好的学习榜样,那个在文字间独来独往走在地球上的台湾女子三毛是最好的楷模。虽然有个叫马中欣的家伙要不辞辛苦地去揭穿她故事,说文字中的一切不过是她的臆想与编造,但这无妨于后来的女人们对她的学习与追慕。生活就这是样,你可以选择与男人合作,也可以选择不与男人合作。而不屑与男人合作的女人更能赢得世界的掌声,当女人从佐餐的甜点水果上升为正餐之后,我们更有理由对这种“超级变变秀”抱以热烈的掌声,在总是男人主宰世界的舞台上,多出了一些“花木兰”式的典型,真是让观众们大饱眼满,甚至热泪盈眶:其意义重大到不逊于某只类人猿学会了直立行走。

所以《欲望都市》里的四个女人让全美的男人们看直了眼,所以《涩女郎》里面的佳人们让中国的女孩子们抱着电视机学习学习再学习。全社会太需要女人独立生活的故事了,所有的泡沫剧里总会设置上一两个正经济上不依赖于男人甚至比男人做得更好的富婆,娶个富婆不也是许多想出人头地者的愿望吗?不,不仅普通人,精英们的目标也是富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明星嫁入豪门的乏味而让人眼热的故事版本。

好像社会的确进步了呀。但女人从何时起学会直立行走呢?想去想来还是与男人有关,男人教她们“为悦己者容”,教她们放小脚,教她们剪短发,教她们不爱红装爱武装,教她们女权主义,教她们要与男性平等,到了最后男人发现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发现女人变得更为麻烦,于是最后一招,教她们“独立生活”。然后呢?然后男人们袖手旁观,看她们创业,看她们英勇地摸爬滚打,在男人的垃圾堆里与狼抢肉吃,等到她们功成名就凯旋而归,男人们夹道欢迎,然后呢?然后男人们就下山摘桃子了,要收复半壁河山一统天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花木兰又如何?动画片里还不是为她设计了恋爱的结局?男人会十八般武艺全用上,将割让出去的领土再度收回。

我说:丽佳你真幸福呵。丽佳说:我幸福得很辛苦。我说:丽佳你真好强呵。丽佳说:我好强得很辛苦。我说:丽佳你真独立呵。这回丽佳哭了:我他妈的独立得很辛苦。男女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男人强过自己的这一面让自己感觉很衰,男人比自己弱势的这一面,也让自己感觉很衰。丽佳说:闹闹你不明白,这压根儿就是一枚伪币。

经济独立?OK,我赞同;独立生活?OK,我还是赞同。不过我以为当“独立”这个词被去掉之后,女性的独立生活从典型成为常态之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可言,否则,又像是男人世界导演的另一场“好莱坞大片”。

四、女人被设计?

浪漫灰

就像老师在讲台上上课,他不会知道下面的乖以及不乖的学生们究竟听进了多少,学懂了多少,又学以致用了多少。

女人们又何止三十六计,就连那些看上去像是真的被设计了的女人们,人们也不敢肯定,她们是不是真的被设计了。或者他们才

是被设计的一方?

胜战计:狭路相逢勇者胜

ONLY艾孩棚长成

最近五年,也或者是十年,可以说都是美女年。美女如云,美女一再如云。这是一个养眼而热闹的盛世。作为一个普通女孩,生在这样个眼花缭乱的美女时代,本身已经够头痛的了,如果碰巧自己离美再有那么一段稍微远的距离,真是一件令人沮丧又沮丧的事。

我从十八岁一直沮丧到现在。为自己不是美女,也为自己前后左右都是美女。

可我美丽的SISTER朋友竟说我摊上好机会了。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啊?她反问我:“你难道不知道缺了一只胳膊的维纳斯为什么被称为唯美女神口马,还有,一副男人婆相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那么迷人吗。”我迷茫地摇头,不知道。SI5TER说,因为她们都是世上仅此一桩的人物,也就是说,她们都是ONLY女子。SISTER的理论是:美女已经美到极限了,再也美不出别的花样了,接下来该是ONLY女孩时代了,谁敢标新立异谁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谁就是时尚阵线上的新锐人物。当然哈韩哈欧追逐潮流不属于ONLY系列。把酷、炫、出位、布波、限量等等这些曾经流行或正在流行的词语甩进太空里,凡是流行的都不是ONLY的。即使是片最难看的叶子,也要做世上再找不到比这更难看的惟一一片叶子。所以她说我赶上好机会了,像我这样丑得没谱的女孩做ONLY女孩很合适,比她这个美女更有有利条件。比方说,她建议利用我的一只大一只小一只单眼皮一只双眼皮的眼睛,搞个面部不对称造型;也可以利用我因为缺乏维生素而形成的少年白头发,搞个梁羽生武打小说式的“白发魔女”真人秀。反正都是充分利用我的缺点。她的这些建议不知让我该惊喜还是接着沮丧。

鉴于我走路有点外八字,SISTER建议我穿船形尖头鞋,她想让我产生女卓别林的效果,我打算ONLY得彻底点,就干脆配了一条紧腿裤。瘦而细的黑色裤子,尖而长的橙色鞋子。SISTER看到我的打扮,说我的装扮有那么点ONLY的意思,如果再戴顶帽子就更举世无双了。然后她随手把一顶破了边的草帽扣在我的“少白头发”上。我站在镜子前,看见我的样子,确实很ONLY很举世无双,只是,我觉得世上再也找不到比我更难看的女孩了。

我坚决换回牛仔裤和蓝波鞋,然后和SISTER一起去广告公司应聘。结果我落选了,原因之一是我的衣服穿得太中规中沮,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意,让人觉得思维不发散,缺少头脑风暴。我这个后悔啊,早知道就穿那套“女卓别林”行头了。

但我的“ONLY行动”并没有因此一发不可收拾,虽然SISTER一再提醒我这是ONLY女孩时代,每天上班套装下班休闲装太没有活力了,可我还是缩头缩脚做我的中庸女子,不敢靠近ONLY这个雷池半步。因为这时我已经稍微明白,做一个ONLY女孩,重要的不是怎么做,而是敢不敢做,就是说,这不是技术和创意的问题,是胆量的问题。ONLY的口号是:“青春至型炫耀,张扬独特主张,”标签是:“因为例外,所以喜爱。”按SISTER的说法,戴个鼻环或者脐环部属于ONLY的小菜一碟,大餐是要伤筋动骨的,比如安个六指,在额头上做个假眼等。这等“行为艺术”式的ONLY我是不敢尝试的。

去年美女特别多,今年ONLY特别多。满大街都是特立独行的女孩,ONLY的品牌服饰在她们身上熠熠闪亮,连同她们的青春和她们养的宠物。ONLY。服饰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设计师玛利·奎恩特的概念,提倡与众不同、富有激情并充满生机的个性女孩主张。但我认为的ONLY个性,包括装扮,可也不仅仅是装扮。我理解中的ONLY应该强调一种有意义的个性生活。比如,像“战地玫瑰”闾丘露薇那样,冒着炮火和硝烟奔走在巴格达,把伊拉克人民的情况传给国内媒体。我觉得她算得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ONLY女子。当然,做ONLY女孩并非要这样冒生命风险。学一门或几门比较冷僻的外语,柬埔寨语,塞黑语,波兰语,或者以色列语;会一项或几项个性技能:拳击,跳伞,驯兽,或者Fl赛车。

ONLY女孩在她世纪里与众不同,彰显仅仅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这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

拥有外在的ONLY形象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拥有内在的ONLY头脑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如果二者兼备,将是一件激情澎湃的事。

混战计:无章可循

叉叉女人混世绝招

傻子

叉叉女人?叉叉女人是女人中的一个另类,她们将拥有普通生活轨迹、真挚个人情感和低调处世态度的普通女性视为平庸,在混世搅水的过程中发现可以“不劳而获”的机会。但是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叉叉女人拥有比普通女性更为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她们取得成功的纪录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效益是普通女人不可比拟的。

也许有许多人会打抱不平:为什么如此不肯踏实诚恳地做人做事的女人反倒能够取得各方面的胜利?——这道理就像同样是过一条车水马龙的马路,普通女人走天桥或是地下通道,那么她们的轨迹就是这么简单且既定;不安分的叉叉女人选择从车流中穿过,迂回前进加左冲右突,虽然运行为不高尚,却能够快速地到达马路对面。

通过多层次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叉叉女人拥有着独具匠心的混世招式。

传统招式:一哭二闹三上吊

叉叉女人不会像泼妇似地号啕大哭以及边追边打,那是有损形象的,只会默不作声任泪流淌,独坐一个角落,孤立无助,泪光点点、娇喘微微。一双或大或小的眼睛里放射出窦娥般受尽委屈的目光要么闪烁着追忆往往事的刻骨感动。这一招首先会集中所有人的注意力,更会引起男人们保扩弱小的本能。在场的人若有心是天然钻石做的,恐怕也得磨下几克拉,让它轮廓受损,光泽灰暗。泪水变成了有力武器,在一个“哭”字的运用和节奏中,谋略和手段体现得淋漓尽致。

闹:

传统的“闹”不外乎挣点钱或名分,这是被叉叉女人所不屑的“小闹”。她们玩的是“大闹”,闹得全社会眼球都来关注,所有的报刊、杂志、媒体、记者为之疯狂。

一般来说,有点姿色的叉叉女人的闹法有别于相貌平常的叉叉女人的闹法。姿色叉叉女人以桃色新闻为主线,以三角恋、同性恋、多角恋为载体,并配以观众想象不到的招式让人目不暇接。相貌平常的叉叉女人的闹法在观众的感受来说可能更加难受,因为她们一般不泄光,因为泄了也没什么看头,于是拉上名人垫背,要么修好要么撕破脸,反正自己是快速地出名了。

闹?捞!奥妙就在于此。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冲出了亚洲还走向了世界,还怕金银财宝、权力地位、金龟金婿不主动跑上门来?一条通向幸福彼岸的康庄大道就在眼前,真是可喜可贺。

上吊:

伴随着文明的进程及西式建筑的引入,此法已不多见,叉叉女人的第三招可以理解为“自取”。“自取”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叉叉女人也会“取”,但不是真的“取”,这只是做一场以“取”相逼的秃,达到她力所不能及的意图。眼看到一个活蹦乱跳的人都被逼得放弃了生的念头,谁还忍心不答应她的要求?

现代招式:胆大心细脸皮厚

胆大:

叉叉女人绝对是自信的,甚至是一种毫无道理的爆棚的自信,从而对认准的目标有大无畏的气概,怀着必胜的决心,主动积极地争取。这种气概往往是决定成功的一半,就像男人如果爱上了一个女人,却不敢主动对她说出来,不敢对她展开攻势,最终肯定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一江春水向东流”,落得自怨自艾的结局。叉叉女人同样如此,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有时候必须主动出击,以骄傲的姿态去征服,用先声夺人的气势让主观意识不够强的人只能唯唯喏喏。

心细:

叉叉女人的心细,不仅用于要示好的对象,更要用于要提防的对象。对于要示好的,就要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对于要提防的,更是要搜罗蛛丝马迹,留心其不经意流露的细节,很可能在某个时候能够用以保自己。

脸皮厚:

脸皮厚在某种程度上是优秃的心理素质的代名词,普通的女人也许在面对叉叉女人搅水搅砸了的局面时会手足无措,这种局面就是所谓的“烂摊子”了。因为事情的走向违背了叉叉女人施展瞒天过海、拆东墙补西墙的手腕的目的,可是叉叉女人要在众人的怀疑中,依然理直气壮地绝不承认当初有撒谎、瞒骗、挑拨等行为,做到面不变色心不跳。

败战计:以弱制强

绕指柔成百炼钢

子由

要说起争斗,女人并不是练武的料子,就算是好勇斗狠的武技,也得修炼内家功夫,后发制人、四两拔千斤,而有些“外家硬功”确实不适合女人练,要是硬练就会变成村野之妇野性肌肉女,大大煞了风景。

“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我们说一个女人“柔弱、娇懒、娇慵无力,乖巧”的时候,字里行间生出几分怜爱,其实是在表达一种美感。女人在社会里是一个天然的弱者,如果真把“弱”的尺度做得好了,弱女人摇身就变成伊人巧巧聪明女人,岂不是世间好事一件?因为聪明的女人知道,有时表现软弱和顺从即是女人的本性也是惹人怜爱的根本,运作好了就是一种坚强。

据研究,人类的思维方式趋向于以弱胜强,而不是以强胜强。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人,不是因为人有智慧,而比智慧更表现物种的特征的是本性。智慧可以进化,也可以由基因改进,所以人比智慧更根深蒂固的是以弱胜强者的本性,因为本身也是弱者,所以保留了对弱者的同情。人有以弱胜强保持平衡的趋向,同时也就抑制了强者的发展,软弱的原始人在战胜了猛兽的同时,又下意识地抑制自己成为绝对的强者,以弱胜强似乎永远是好的,所以不要成为人人而欲诛之的强者。

弱者是女性的代名词,当女人巧花心思把自己放到一个唯唯喏喏弱者的位置,避开争斗焦点,然后躲在别人的保护翼下,暗中虎视眈眈地猎取自己所想要得到的,这样的女子兵法叫绕指柔成百炼钢,百试不爽,勇往无敌。

把自己放在弱女人堆里,弱柳扶风,男人们爱花扩草理所当然,金钱让她们秃色在外,金玉其中,涨满了幸福,也满足了荣光。朋友们古法源源,君子谦谦,懂得风度之道,终得路长道宽,修成正果。弱女人其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弱者因此不是真正的弱者,成功的果实便手到擒来易如反掌。

很多貌似强女人的女人,其实身心俱焚,还不得别人的口彩。甚至很多强干女人往往是地位高了,爱情没了,家庭也没了,百炼钢不敌绕指柔,女人为什么要这样顾此失彼呢。

事事要自己占先,事事要平分秋色,疾言厉色的背后,有一些色厉内荏的成分,生硬冰冷,这个盛产强人的时代,竞争鼓励强人,生存创造强人,教育雕塑强人。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卸下面具。聪明的女人恰恰敢于在强人面前,适时地示弱,从而让人们在瞬间比照出一个柔弱的自己,在超脱感性的心态中,女人似乎更像女人。聪明的女人在超脱强干表面时,学会了柔顺,也学会了以柔克刚。

不战计:以守为攻

原创李宇春

乌龟小美

写了很多个开头,最后还是决定直接写。对于这样一个女孩子,不需要任何的铺垫。

李宇春,21岁,成都人。瘦高的身材,小眼睛、单眼皮,低沉的女中音,虽然皮肤非常好,但她的确不是传统观念上的美女。可是她却凭借不可抵挡的魅力迅速在国内烧起了一把火。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样一个女孩子。换言之,李宇春究竟怎样设计,使自己成为了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代表符号。

我很喜欢这个专题用到的这个词语:设计。没错,任何事情都是在设计之中。李宇春用的是什么计谋?我们可否学习?从李宇春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她的计谋就是不用计谋。所谓以静制动,以守为攻,就是这个意思。

我坚持做我自己就好——

这是李宇春多次对媒体说过的话,对待诋毁时,对待别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时,小姑娘就说这句话。

所以她来参加超级女声,不因为别人想看自己穿裙子而真的穿上来满足别人愿望,关于这个还有一段采访,记者说可能她穿裙子也很好看,为什么不试一下?小姑娘很严肃地回答:“这个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不适合我的东西我是不会试的。”这就是李宇春,不讨好,不取悦。我不是要满足你的好奇心而活着,我要做的是自己,你看最初的我就好了,其他的我不负责。很好的性格,也是很高明的地方,我们很多人正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挖空心思了解别人的看法,继而改变,久而久之人们早已经忘记你最初的模样,连带你最初的魅力也就一并消失了。

不做自己随意改变自己的下场是可怜的,东施效颦是最经典的佐证。李宇春可不傻,以守为攻,你说她唱功不好,可以;你说她不应该唱英文歌,可以;你说她应该这样,你希望看到她那样,都可以。只是李宇春都纹丝不动,抱歉,她不为任何人改变。聪明的姑娘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我,因为我不是神”。就这样定定站在中间,魅力丝毫不减,反而聚集得更加耀眼。

这是策略。不战,反成为李宇春的致胜法宝。

不学习武功的人都知道,漂亮的招数靠深厚的内力来维持。你一动不动,不出击,更是需要深厚的内力。如若不然,在这恶战中恐怕早被人打死过千百回了。你以为这站着不动就能守的?那李宇春的内力又究竟是什么呢?很好,你答对了,是修养。是需要很多年的修养。

想我曾经也埋首于一大堆教女人如何穿衣打扮,如何小细节扮高贵,何时该撒娇,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妆容,服饰乃至表情。我差点找不着北,完全晕了。小时候学着做人,没想到长大以后居然要重新

学着做女人,而且还好像根本学不会的样子,我直想撞墙,女人哪有什么标准样子要学啊?终于在这个夏天看见一个叫李宇春的女孩子干干净净又谦和礼貌地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激动加悔悟得眼泪花直转。

天使的领队——

有句话说得好,细处看人,差之不远。

需要音乐时,她举着话筒轻轻地说:“有请音响师”,然后小心翼翼俯下身子放好话筒。

上台表演时,她穿的戴的几乎都是玉米送的,感恩的心人人都看得见。

张靓颖在决赛之初受到委屈时,宇春为了这样一个日后的对手,不怕被评论为冠军中唱得最差的故意降音以突出同伴的高音。令多少人为之感动?

在下一个选手上场前,她绅士地伸出手作有请状,几乎又成就一个经典。

号召大家配合老人家时,她说:“请举起你们的左手。”然后把花、话筒、粽子都移到右手,空出自己的左手,恐怕依然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举起左手是对老人的尊敬吧!

小师妹有困难时,她毫不犹豫在纸板上写下何洁,大声说何洁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不顾自己还是待定之身。聪明的人知道这样明目张胆的表现会遭到多少口水,只是她不害怕把自己送到风口浪尖。这样的勇敢,让人落泪。

这个夏天,因为李宇春哽咽着说:“我会坚持最初的梦想”,许多人也变得更加坚强了。

李宇春不知道,她只需要在舞台上站着,微微一笑,胜利就已经属于她。什么是功力,这是功力。正是因为这深厚内功,使得她有本事以不变应万变,使得她在这个夏天成功地展示自己,成就自己。也还记得一个小细节,成都赛区采访的时候,有记者说她们像天使,李宇春把自己从头到脚看了一遍问:“你看我像吗?”于是有人接着说“你是天使的领队……”

所以说,内心纯洁的人前途无量,能坚持自己就是天使模样。

五、设计反设计,还是设计……

南慕容

人都不愿意被别人设计:女人们对设计反感了,倦了,要反设计。

女性需要“反设计”

“反设计anti-design”是一种设计理念,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意大利,原是指建筑设计领域里抗拒主流设计模式的一种运动。它排斥“消费主义”和“现代主义”,更加注重建筑设计师的个性发挥,而不重视对建筑材料,工艺以及一般理论的运用。反设计不是不要设计,而是颠覆了原有的设计模式,在迎合大众的“达达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围城中,反设计是一种激进的标新立异的设计,更接近于设计目标的美学机能。

反设计理念出现时,当时设计的主流模式认为“设计”是一种增加假性需求的工具,并藉以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如此一来,“设计”已不再是一种增加国内(生产)环境条件的工作了。在这同时,一些现代主义的形式主义美学家,从自己的文化社会中提炼出“理论”,并推销给现代主义的建筑师。

结果在60年代,意大利的建筑师与设计师开始发难,他们要调整设计师在文化与政治上所扮演的角色,他们要改变所谓的“好品位”。他们提出的反设计理念,排斥“消费主义”和“现代主义”,更加注重建筑设计师的个性发挥,而不重视对建筑材料,工艺以及一般理论的运用。

反设计不是不要设计,而是颠覆了原有的设计模式,在迎合大众的“达达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围城中,反设计是一种激进的标新立异的设计,更接近于设计目标的美学机能。往往更亲近于产品的美学技能,而不那些抽象的社会文化的意

同样的演变过程正发生在已经不堪重负的女性设计世界中——

商场中,“设计”成为了销售的法宝——琳琅满目的商品里有多少是专为女性设计的?各种款式的香水,化妆品,时装,首饰数不胜数;聪明的商家适时地推出了女性电脑,女性手机,女性汽车,适合女性居住的房子等等;瑜珈,舍宾,香熏美容,女子会所,女子生活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了都市最繁华的街面……站在阴柔与和平的大街上,我感慨,母性社会就要回归了。

形象上,“设计”成为获取名利的手段。因为女,性渴望在公众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或矢口书达理,端庄贤淑;或离经叛道,标新立异。似乎每一个女性都可以得到准确的个性定位,然后策划大师和形象设计师就可以为她打造一套独一无二的设计方案。其实,这就掉入了设计的陷阱里。设计大师们早就有一套熟稔的理论,能够照顾到大众的审美,所以从他们手里诞生的形象几乎惊人地相似。我们的都市白领丽人总是衣着得体,举止优雅,就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仔细看她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参加一个选秀大赛的美女们更是被组委会训练成为一个整体,她们统一着装,学会在媒体面前说一样的话,甚至连个,性化的动作都带上了大赛的烙印;就连在网上的豪放女,虽然豪放的方式各有不同,但那些豪放女的言谈举止却惊人地相似。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处心积虑想要与众不同,却让别人塑造成了干篇一律的形象,一夜醒来,大街上到处都是像你这样的淑女,你会做何感想?

再放大一点,目前女性设计的通病就是割裂了自然与自我,只照顾到大众的审美,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很多活动推出的女性形象都是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的,功利必然世俗,所以那么多的形象只是大同小异,鲜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一个女性形象的背后有利益在驱动,那么这个形象就不是她自己的,只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口味,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拍电影出书以后的豪放女们是真性坦率对世俗偏见不屑一顾的女,性楷模。同工业,建筑领域的设计革命一样,女性也需要反设计。

女性需要反设计,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师们要有一双独具的慧眼,善于在普通的意象中捕捉美的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被一些功利的目的所左右。

女性需要反设计,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师们不被一些主流的流行趋势所左右,很多所谓的形象设计大师只是在随大流的时尚中力口入了一点点代表个人风格的元素,他们的艺术个性很快就被流行的大潮所淹没,因而他们设计出来的女性形象也就具有明显的共性。在意大利的反设计运动中,著名的阿基姆左建筑设计小组用曲扭的尺度,大胆地运用色彩和视觉上的押韵,刻意隐藏建筑物的机能价值,彰显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因而也就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女性需要反设计,反设计不是不设计,也不是坏设计,它是一种软设计。普通意义上的设计是“硬设计”,是机械的,被程序化的设计,它把受众当作了认知体,而非生命体。而软设计刚好相反,它首先是一种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师们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的同时,也必须同时兼顾被设计的女性的个性,不要让“包装”禁锢个性或扭曲个性。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女,性形象才是最接近于真实和自然,因而也最具魅力。

女性需要反设计。当雷同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当我们的审美越来越疲劳,我们应该逆反一下自己的思维了:想让这个世界改变你呢?还是让你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呢?

六、尾声

我们始终相信我们应该有权去选择,在芸芸众生众物中选择出现在此时此刻合适自己的——何者高贵何者低贱,完全看你自己怎么定义。我只希望争取不要活在别人的指点与期许当中。找点时间和机会去真正认识了解那林林总总背后的故事,学会尊重和欣赏蕴涵于生活中的智慧。投入地看,看至分明,然后能转身笑着说句:“我看过了。”在一堆精巧的文化包装的围困中,清楚明白如何设计属于自己的自己。

你设计你,不为取悦其他。

猜你喜欢
设计
二十四节气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基于PWM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89C52的32只三色LED摇摇棒设计
基于ICL8038的波形发生器仿真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从平面设计到“设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