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中
这是一部不同于一般领域的小说。它生动、独特的题材催人泪下,惨烈悲壮的情节,常人 难以想象的困苦,与世隔绝的生存状态,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展现过的陌生 世界。
作者是生活在西北戈壁滩导弹、卫星发射基地 一对退伍老兵、科技工作者。50年代末, 高中没有毕业就投笔从戎,从天津南开、耀华中学分别选拔到了西北大漠禁区,一去就是27 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与战友们一道,住帐篷、喝咸水、抗风沙、斗寒暑,吃不上蔬 菜、水果,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承受着外国专家的背信弃义、刁难与嘲弄。父 母病故了,很少有人能回去奔丧;爱人牺牲了、战友倒下了,接过他们的担子继续奋战;孩 子夭折了,咽下泪水仍挺立在岗位上。就是这样、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挺直中国人不屈的 脊梁,不怕苦、不怕死,前仆后继、义无返顾、日以继夜地拼搏着、奉献着,用他们的身躯 、鲜血和汗水,凭着军人特有的坚韧、执着与顽强,硬是把中国人自己的导弹、卫星送上了 天。
他们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抗争,满怀革命激情,以超人的胆识与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 国防科研事业。他们病了没时间去看,孩子顾不上去爱。一切的一切都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 发展,都是为了中国的强大。几百名战友累倒了、病倒了,他们的尸骨埋在了戈壁滩上。他 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为了不再受外国人的欺辱 ,他们什么都可以抛弃,无怨无悔,冲锋向前!
书中集中反映了我国航天战线艰苦创业时期的这段历史,特别是军人们的子女——争争、 冬冬、够儿、红豆的生活。他们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与喜怒哀乐,从中折射出那个特殊年代 里一代军人的风采。
争争的父母是部队的科技骨干,他们为了完成基地的任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当时的军 营没有幼儿园,老人又不能随军,加之年迈多病,只好把孩子寄养在大山深处的一个放羊老 汉的家里。祁连山偏僻的农村生活苦不堪言。尽管老人们十分疼爱孩子,还懂得一些偏方草 药治病,但孩子长到4岁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高烧不退。当争争的父母接到信,坚持 到圆满完成任务后,心急火燎地去看儿子时,争争的妈妈在路上又不幸遇上车祸身亡了。等 到争争的父亲强忍着失去妻子的悲痛,背着儿子赶回部队医院抢救时,已经延误了病情,从 此孩子的一条腿落下了终身的残疾。争争被父亲接到测量点上后,在十分孤独的条件下生活 。经常“一个人呆着,看沙、看云、看小蚂蚁……,没有人和他玩,也没有人和他说话,只 能默默地站着,呆呆地看着那早就看烦了的沙丘、红柳和骆驼刺。”
冬冬、够儿、红豆也是如此。他们的父母为了国防事业,无暇顾及、照顾他们。
他们无法跟内地的孩子们比。他们没看过桃子、香蕉、冰棍、汽水、油条和芝麻酱。不知 道火腿肠怎么吃,见了抽水马桶还以为是水桶。现代社会孩子们该得到的物质享受,他们根 本得不到。他们不像内地的孩子是父母的“小皇帝”、“小太阳”,得不到长辈的宠爱、照 料与呵护。他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奋争。然而,他们的心是与父辈的任务、事业连在一起的 。每当导弹、卫星升上太空,孩子们跟着一块欢呼雀跃,他们和父母一样感到骄傲和自豪。
孩子们牢记父辈们的话:“国不争气受人欺,人不争气没出息”。争争的爸爸说,刚来这 里时基地刚刚组建,沙子埋到腿肚子,冬天住帐篷,睡觉时要戴皮帽子,用麻绳把被子下面 捆住,早上起来眉毛、胡子都是霜。吃青稞面,肚子发胀,喝咸咸的地下碱水拉肚子,吃不 上新鲜蔬菜只能吃黑乎乎的干菜,可他们一天到晚唱着歌,精神十足地干着事业,有用不完劲。他们宣垫:活着就要国为做出贡献,要争气!不管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要努力向前,都要 冲上去!干事业就得有精神,就会有牺牲,别无选择!他们置个人、家人于不顾,全身心地、 豪气冲天地投入到事业中。一切都在所不惜。
他们永远也忘不了那些撤走的外国专家说过的话:“中国人只配在沙漠里跑骆驼!”那时 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他们又逼债,困难极大。许多人累死、病死在那里。但中国军人没有 被吓倒,定肯吃骆驼刺、沙枣面,拖着浮肿的身体接着干,工作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决不向 指挥棒、核讹诈低头!自强、争气!干劲更大了。外国专家在时没能打过一发导弹,而外国专 家撤走后,我们就漂漂亮亮地、一发接一发地发射了自己设计制造的导弹、卫星!而每枚导 弹、卫星的实验成功,孩子们的高兴与自豪决不亚于他们的叔叔,阿姨们!
这就是那时候生活在西北戈壁荒漠军人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精神风貌。他们在“国要自 强,人得争气”得号召下,自觉自愿,勇往直前,他们确实是拖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长城!
在这场史无前列的军事角逐中,父辈们做了同的牺牲是不言而喻的,孩子们也同样做出了 牺牲:冬冬一生下来就送到远离父母的东北姥姥家去抚养,弄得后来与父母没有感情;够儿 的父母总是出差、加班,很少关心、照顾他。班主任苏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要干 事业总会有牺牲。你们也有牺牲。你们为了父母的工作要在这荒凉的戈壁滩上长大。爸爸妈 妈不能在身边照料你们,不少同学从来没有出去过。不认识水果,吃不上新鲜蔬菜,缺乏起 码的营养,缺少老师,没有进过动物园、公园。连自己的爷爷奶奶也不认识。有的同学还永 远地失去了爸爸妈妈。可是你们和你们父母的牺牲换来的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是我们中国 的强大,是内地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平安和幸福。”
尽管争争没有了妈妈,又身有残疾,争争爸作为军人也决不能让孩子长成懦夫。他要让儿 子坚强自立,不认输、不后通,要争气!他对儿子说:“争争,你是军人的儿子,你要坚强 地活下去,就是只剩一条腿,也得活成个男子汉!”红豆面对妈妈的牺牲,也坚定地说:“ 妈妈不会白白牺牲,她的孩子会跟上去,努力学习,做个有志气的人,像妈妈那样的人!”
老一辈军人为国争气的精神在他们的后代身上扎下了根并处以延续。争争虽然因为残疾考 不了大学,却顽强地取得了高教自学外语专业毕业证书;冬冬北师大毕业后,宁可舍弃留校 任教的名额,毅然决然地回到戈壁滩军营的小学任教;够儿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失去升学 机会的红豆在工厂成为连续两年的劳动模范,并派往北京化工学院进修。他们真的争了气, 因为他们的“血管里奔腾着的是军人的血液。”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父辈的艰苦与功绩已有评说,祖国和人民都不会忘记。但他们的子 女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崛起所经受的磨难,做出的贡献却鲜为人知。”“十余年来,这些鲜活 的人物始终活跃在我们心中,呼唤着我们的信念和良知,在敦促着我们这一双军人的手写了 长篇小说《漠海魂》之后,又催促我们再一次拿起创作之笔……不为邀功,不为表白,只为 宏扬中华子孙的爱国之情、赤子之心”。
两位可钦可敬的军人,他们也许不懂得什么福克纳、卡夫卡、马尔克斯,也不了解什么超 现实主义、意识流、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是何物,然而,凭着他们在西北荒漠实实在在的生活 经历,凭着胸中涌动着的热血与激情,更凭着他们在戈壁大漠磨练出的惊人毅力与胆识,涉 足陌生的文学领地,克服重重困难,几易其稿,完成了这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成功之作 。天津教育出版社慧眼识珠,才使得这部书稿得以面世。老同志张再旺欣然作序,更使这部 小说增添了光彩。
无疑,这是一部宏扬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对当今以德治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青少 年珍惜大好时光,发奋读书,自强自立大有裨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我深信,在 培养青少年成为四有新人的事业中必将发挥出巨大的教育感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