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莉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集团(KfW Bankengruppe,简称KfW)是德国政策性银行,代表德国政府经济合作与发展部,承担促进德国和欧洲经济发展以及德国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中的融资、贷款等工作。作为已在KfW工作了30多年、在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土,科尔先生多次谈及KfW和他个人的使命,以及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理解与期待。
从建设德国到帮助发展中国家:KfW的特殊使命
《银行家》:不知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贵行在中国开展业务时比较低调,对中国公众来说,包括我们,对贵行的了解不多。
科尔先生:的确,以前我们宣传不多。一是与我们的做事风格有关,再就是我们银行的特性,我们不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商业银行。
KfW银行集团成立于1948年,是根据西德当时一项特别的法案——KfW银行法而创建的。KfW在德文里的意思是“重建银行”(KreditanstaltfuerWiederaufbau,简称KfW),当时的使命是为战后德国重建提供资金。KfW是一家国有的、政策性银行,代表德国政府承担促进德国、欧洲乃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工作。在德国,KfW是惟一一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全资拥有的政策性银行,负有特殊使命。也许你可以将KfW比作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但KfW是将他们两家的业务合二为一了。
KfW的总部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目前,已经在全球设立了29家代表处。截止到2004年,KfW的总资产是3285亿欧元,权益资本116亿欧元,总承诺投资额629亿欧元,员工约3700人。在市场上的信用评级是AAA/Aaa。
《银行家》:既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那KfW在业务领域、组织架构等方面与商业银行是不是也有较大的区别?KfW怎么解决自身的资金问题?
科尔先生:KfW的业务领域包括在德国和欧洲的投资信贷、出口信贷和项目融资,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财政合作以及咨询等业务。各项业务分别由若干个业务单元、子银行或者公司来完成。
在德国和欧洲的投资信贷由KfW中小企业银行(KfWMittelstandsbank)和KfW促进银行(KfWF。rderbank)来承担。从它们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两家银行在业务上各有侧重,中小企业银行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创业者和新建企业,而促进银行主要是促进住房业、环境和气候保护、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发展。KfW国际项目融资和出口信贷银行(KfW IPEX-Bank,简称KfW IPEX银行)从事出口信贷、项目融资、投资及公司贷款业务;财政合作业务主要由KfW开发银行(KfW Entwichlungsbank)和其下属的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DEG)承担,它们的使命是为了促进德国和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型国家的合作。
2004年度,KfW新增总承诺投资额629亿欧元中,促进银行、KfW IPEX银行、中小企业银行、开发银行、DEG分别占了54.85%、18.92%、22.26%、3.02%和1%。
KfW自身的资金来源有两个部分,我们把它们分别叫做政府预算资金和市场资金。政府预算资金来源于联邦政府每年的预算拨款;市场资金的筹措有这么几个渠道:一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和票据,二是资产证券化;三是借款。2004年度,KfW在国内外的融资总额达到了520亿欧元。
运用政府预算资金可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赠款、国际发展援助(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istant——IDA)条件的贷款;预算资金与市场资金预先混合好则可提供开发性贷款;市场资金主要提供促进性的贷款。
财政合作:KfW助中国迎接挑战
《银行家》:KfW与中国的合作情况怎样?具体业务由那些单位来承担?
科尔先生:KfW在中国的业务始于1980年,承担中国业务的主要是开发银行、DEG和KfWIPEX银行。开发银行负责政府间发展合作的贷款,我们也称为财政合作,服务对象是公共部门机构;DEG负责私营部门和股权投资,服务对象是私营企业;KfW IPEX银行负责商业条件的出口信贷和项目融资,服务对象既有公共部门,也有私营部门。截止到2004年底,KfW在中国的贷款总额已达到了100亿欧元。
《银行家》:我们对承担私营部门业务往来的DEG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能不能重点介绍一下KfW与中国的财政合作方面的情况?
科尔先生:KfW与中国合作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污水处理、健康卫生等;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如能源、交通等;促进金融领域的发展,如小额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项目,如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等等。主要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包括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投资、项目执行期间的咨询服务和所属的培训等等。
目前,财政合作在中国的项目总数为99个,其中,环保项目占24%,供水、污水项目占21%,医疗卫生项目占19%,能源项目占15%,交通占10%,金融部门占7%,其他占4%。
《银行家》:这些领域都是关于中国经济与中国普通民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领域,耗资巨大,但短期收益却不一定很明显。KfW选择这些领域的考虑是什么?政府间的发展合作、财政合作和与私营经济的合作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科尔先生:这正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也就是说,KfW就是为此而来的。
中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经济要加速发展,同时又必须考虑生态系统和社会的长期承受能力;中国需要用7%的全球可耕地养活20%的世界总人口;中国又是全球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符合环保的、不损害资源的发展应该是中国人民保持良好生活水准的基本要求。污染不仅使气候和环境直接受到影响,而且会波及到食物、能源和原材料的市场。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鉴于此,以各种形式保持与中国的发展合作在一定时期内仍是重要的。近年来与私有经济的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发展合作开始起补充的作用。财政合作致力于在中国转型过程中提供支持,促进所投资的地区和行业达到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的效果。
财政合作的领域通常是私人资本还不能或不愿意以同样方式投入的领域。例如,环境保护、污水及垃圾处理、交通系统建设等,这些领域就成为KfW财政合作的重点领域。财政合作协助中国获得自己还不具备的先进技术和方案,让中国利用德国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诀窍。这里可以以环境和能源项目为例。环境和能源项目的目标是降低废气排放。中国是世界产煤大国,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是德国的两倍多,但长期以来的低价电费导致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能源使用效率比德国低,
为提供同等的货物或者服务时,中国所耗费的能量是德国的5倍,因而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德国能够用现代的燃煤技术支持中国,使其高效率,低排放,保护环境。
与中国进行资源合作项目选择及实施准则的重点是,进行以改革为目的的体制建设,促进经济界发展伙伴关系,以行业贷款为主,强调受益者的参与,尤其在扶贫和资源保护项目上。
《银行家》:除了以上的财政合作项目以外,我们注意到KfW银行集团中进入中国较早的是KfW IPEX银行。
科尔先生:是的。KfW IPEX银行是在1980年就开始进入中国了。它为中国的大型项目提供长期有竞争性条件的出口信贷和项目融资。第一批项目始于1980年的上海冷轧钢厂和船舶建设。迄今为止对中国的承诺总额已经达到55亿欧元,目前在中国,包括香港地区的贷款余额为23亿欧元。
政治性使命和商业化运作:KfW的经验
《银行家》:近年来,中国的政策性银行也在进行改革,希望借鉴国外政策性银行的经验,探索一条既能满足其政策性功能,又能够面向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之路。但是,在政策性银行能否经营一般性商业银行业务、政策性银行如何建立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激励机制等问题上,中国的业界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我们觉得,KfW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科尔先生:根据KfW的经验,政策性银行的经营必须顺应市场环境与条件,而不是逆着来。KfW不与商业银行竞争,但是可以作为他们经营活动的补充。KfW开发了许多特定的信贷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经济结构非常重要,比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项目。这些项目是市场化的,通过商业银行的分支网络来进行,KfW给他们再融资。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并不一定非要贷这些款,除非条款对他们有吸引力。几十年来,对我们这些项目的大量需求表明,我们的路子是对的。
说到政策性银行的管理,一家银行必须通过其经营来抵消成本。当开发新项目时,效益方面的因素是绝对要考虑的。这些因素包括,合理的定价,对所有风险的审慎管理等。否则,这些信贷项目也许会成为政府预算的永久性的负担。我们大部分的信贷项目不是依靠政府资金,只有一部分具有特定目标的、促进发展的项目,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然而,KfW确实享受了政府给与一般商业机构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不用交公司税收,不必付给政府股东红利等等。此外,德国政府对我们相关的支付责任提供支持,使我们能够以优惠的条件再融资。以上这些优势又使我们的信贷项目的条款比较优惠。这种方法我们已经成功地使用了50年。
责任编辑:刘佳
Liujia@ChinaBank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