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非
1948年8月初,胡耀邦来到太原前线正式就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此时的太原城下,战云密布,一场攻坚战已箭在弦上
1948年5月,为适应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大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军区的主力部队组成三个兵团,直属中央军委。徐向前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陈漫远任司令部参谋长,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第一兵团下辖第八、第十三、第十五3个纵队,连同地方部队总兵力6万余人。
6月,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发起晋中战役,以6万之师,歼敌10万余众,俘获了阎锡山的第七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晋中地区南起灵石北至忻县等14座城市全部解放,太原成为一座孤城。7月间,徐向前率第一兵团及地方部队,乘胜而进,将太原城紧紧围困。
8月初,胡耀邦来到太原前线正式就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此时的太原城郊,战云密布,一场攻坚战已箭在弦上。患有严重肋膜炎的徐向前,由于指挥战斗过度劳累,身体很差。为此,毛泽东来电要他到后方休息一下。8月中旬,徐向前在胡耀邦报到后,便去石家庄和平医院治疗。
胡耀邦来到第一兵团后,立即到各纵队去熟悉情况,就攻打太原的政治工作交换意见。不久,他接到通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徐向前也出院出席。这个会议就是后来被称作“九月会议”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是根据解放战争转入总反攻的新形势,确定党的战略方针和任务。会议于9月8日开始,13日结束。
因为身体状况不好,徐向前还不宜返回太原前线。于是,他同胡耀邦商量,由胡耀邦先回兵团,传达和贯彻“九月会议”精神,并对部队下一步的工作作了指示。
胡耀邦回到部队,立即向兵团领导传达了“九月会议”精神。兵团根据“九月会议”精神和徐向前指示,布置召开了参谋、政工、后勤三大会议。胡耀邦主持的为期8天的全兵团政治工作会议,着重强调了要加强党委领导,克服无政府无纪律现象,加强请示报告制度,同时全面部署了攻打太原的政治工作。
当时部队的状况是:经过晋中、临汾两大战役的锻炼,军政素质,特别是部队攻坚的战斗能力有很大提高,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单位和个人,干部和战士们斗志昂扬。但是部队伤亡大,补充的新战士多,缺乏实战经验。新提拔的大批基层干部,也缺乏指挥作战经验,工作方法比较简单。部队新成分多,对执行政策纪律的观念较为淡薄。还有大批俘虏兵补入部队,带来了许多国民党军队的坏习气。针对这种状况,胡耀邦指出,一支好的部队应当有三个目标,即仗打得好,政策纪律遵守执行得好,部队团结巩固得好。他要求部队普遍进行这“三个好”的教育,全面实现毛泽东提出的“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会后,胡耀邦又深入到纵队去,具体指导基层政治工作。他要求加强连队党支部建设,在党支部领导下,抓好士兵委员会工作;要扎扎实实地把互助小组、战斗小组建立起来;要发动群众共同活跃连队政治思想工作,激发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提高干部、战士执行政策纪律的自觉性。他还指示要建立一支积极分子骨干队伍,通过干部、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像大磁石一样把全体指战员吸引到自己周围;干部要树立爱兵观点,使连队成为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大集体。
9月下旬,秋庄稼已经成熟,大忙季节来到了。但太原前线却显得格外沉寂,城里城外都在加紧备战。徐向前已经决定了攻城时间:10月18日。
这时,济南解放的消息传到了太原,坐困愁城的阎锡山再也沉不住气,决定以攻代守。10月1日,他突然以7个步兵师,分作三路,沿汾河以东、同蒲路以西,向南进行突袭,意在破坏解放军的战役准备,并且掠取已经成熟的粮食和征抓壮丁,以作固守之计。
阎锡山以攻代守,徐向前审时度势,太原战役提前打响。毛泽东运筹平津战役,建议对太原围而不打,攻心战却打了半年之久
阎锡山的以攻代守,好似乌龟出壳,为太原攻城作战提供了良机。得知这一情报后,徐向前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提前打响太原战役。上报中央军委后,得到批准。
阎锡山的7个师缓慢地向前蠕动,不久,其中的暂编第四十四师、第四十五就被第一兵团3个纵队和配合作战的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团团包围起来。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10月6日晨,这两个整师又一个整团约1万人全部被歼,两个师长李子法、郑继周被活捉。其他几个师望风而逃。
太原前线总指挥部在周士第领导下,决定展开太原外围战。受到全歼敌两个师重大胜利鼓舞的指战员们摩拳擦掌。同样处于激动之中的胡耀邦连夜起草了《攻取太原紧急动员令》,以徐向前、周士第、胡耀邦三人联署的名义,于10月7日公布。《动员令》号召“决心乘胜扩张战果,力争早日攻下太原城,活捉阎锡山,解放太原城”。
10月10日,徐向前抱病回到太原前线。
此刻,阎锡山的守城兵力有10万人,构建了以城内为中心区,以城外的东西南北方向为四个守备区,方圆百里的所谓“百里防线”。防御体系里沟壕交错,有5000多个碉堡,碉堡间组成严密的火力网。特别是城东东山的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这所谓“四大要塞”,地势险要,都筑有异常坚固复杂的工事,居高临下地拱卫着太原。很显然,攻取这些阵地,必将是一场恶战。
徐向前回到前线当晚,就召开前委会议,讨论尽快攻打太原城垣的具体行动计划。他说,从地形看,打太原必须首先控制东山,要从南北两个方向,直接插入东山“四大要塞”,坚决攻占这条南北8公里长的阵地,把太原与东山主峰从中间一下切断,这就等于在阎锡山防御体系的咽喉部位插上一刀。
前方的战事在激烈地进行着,指挥部里也异常紧张。一连数日,徐向前经常聚精会神地伫立在侦察要图前,周士第、陈漫远、胡耀邦等同他一起,关注着战斗的进展,随时发出指挥命令。徐向前有时夜间到前沿阵地去视察,总结经验,调整战术,胡耀邦常常陪同。他对徐向前说:你军事的、政治的担子这样重,身体又不好,我们年轻人身强力壮,有些事情,我们去做好了。在一次夜间视察时,徐向前受了风寒,一下病倒了,周士第、陈漫远、胡耀邦反复劝说他去后方静养,但没能打动徐向前。
经过17个昼夜的惨烈搏杀,解放军歼灭阎锡山部队1万多人,“四大要塞”全部攻克。11月12日,东山战斗胜利结束。与此同时,太原南、北各据点也被解放军占领。在太原城郊战火的余烬上,飘起面面红旗。只待号令一下,便开始攻城了。
历史的进程常常充满变数。当此之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毛泽东又在运筹平津战役。为此,毛泽东对打太原有了新的想法。他在11月16日凌晨5时给徐向前、周士第发来急电说道:“估计到太原攻克过早,有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南撤或分别向西、向南撤退,增加尔后歼灭的困难。请你们考虑下列方针是否可行:(一)再打一二个星期,将外围要点攻占若干并确实控制机场,即停止攻击,进行政治攻势。部队固守已得阵地,就地休整。待明年1月上旬东北我军入关攻击平津时,你们再攻太原。(二)如果采取此项方针,杨、罗、耿部即在阜平休整,暂不西进。”
徐向前、周士第等接到电报后,立即明白了毛泽东的深意。按毛泽东指示,第一兵团在12月初接连攻占了临汾以西及太原城东城北等一些据点,并用火力封锁了红沟机场,将阎锡山守军围困在以太原为中心长宽不到15公里的狭小地区之后,转而就地休整,并展开了以瓦解阎军为主的政治攻势。
徐向前认为,政治攻势也像军事攻势一样,必须自上而下形成坚强的领导中枢,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步调,而不能各自为政,乱放“枪炮”。因此,11月中旬,兵团成立了对敌斗争委员会,由王世英、胡耀邦负责。王世英是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山西洪洞县人,抗战期间同阎锡山打过交道,很熟悉太原内情。兵团之下,各师成立政治攻势委员会,团、营设政治攻势中心指导小组,连设政治攻势小组。这个组织系统专门负责了解敌情,分析形势,研究敌军心理,及时提出对策;培训政治攻心骨干,总结和推广各部队的经验,不断提高斗争艺术、斗争水平,改进斗争方式;妥善安置投诚起义人员,检查和监督部队对俘虏政策、投诚起义人员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担负起这场攻心战役指挥之责的胡耀邦,对政治攻势的目的、对象、方法、策略、纪律等方面都作了认真考虑。在对敌斗争委员会成立会议上,他以《开展对敌政治攻势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为题发表了讲话,对这些问题系统地发表了意见。
他说,为什么要加强对太原敌人的政治攻势呢?第一,现在太原已成为孤城,敌人十分恐惧、动摇、悲观、失望,尽管阎锡山控制很严,实行法西斯镇压,仍然堵不住官兵逃亡的漏洞。这是我们对敌人进行政治攻势的很好条件。这就是说,政治攻势有很大的成功可能。第二,阎军和太原的群众,受了阎锡山的欺骗,有些还不了解我党的政策。这说明很需要把真实情况和我党的政策,告诉太原市的人民和阎军官兵。
在讲到政治攻势的目的时,他说,目标要有高的,比如争取阎锡山,也要有低的,比如造成敌人内部动摇、悲观失望;减少敌人的仇视和顽抗;促使敌人从零星逃亡一直到中股、大股起义。这些都是瓦解敌军的效果,都是对解放太原的积极贡献。
关于对象,胡耀邦说,主要是阎锡山的军队,此外,还有他们的党政人员、中小特务、警察宪兵等。方法是无孔不入,有空隙就钻进去,这样就可以发现无穷的“宝藏”。对于太原城内外数十万工人、学生、商人、职员和市民,也要加强政治宣传工作,然后通过他们,开展对敌人的政治瓦解工作。
在讲到遣回工作时,他说:可向太原选派打入的对象,现有三种人:一种是被俘虏的阎军尉、校级军官。如果每天放回去5个,一个月顶多只150个,假使这些人放回去都变坏了,也不过一个连的人数,没有给敌人增加多大力量,我们还可再消灭他;如果其中有几个人起了作用,其价值可能就更大。二种是,可利用的敌人的亲属朋友,如商人、女人、老头儿等带信进去。这些人不会被敌人抓兵,增加他们连队的兵员。三种是,将阎军的重伤员彩号,救护后要尽量设法送回去。有人说这是我们自找麻烦,但不知道给我们找的是小麻烦,给敌人找的是大麻烦。这里须注意,不要派老百姓抬去,免得被敌人抓去当兵。
喊话是阵前斗争的重要方式。11月下旬,胡耀邦召开兵团政工会议,在讲话中他着重讲了喊话问题。他说:敌人向我们喊话自然一方面企图对我部队起些瓦解作用。但是,主要的还是对敌军本身官兵实行火线上思想控制,阻挠我们的喊话。因此,我们要经常站在主动的地位,寻找敌人的空子进行有理有利的喊话。排除一切喊话困难,不和敌人对骂,采取耐心说服的口吻和态度表示我们宽大,处处为他们的生活和前途着想。
他说,我们需要把敌人的反喊话和反问区别开来看,有些反问就是真的要我们替他们解答还不明白的问题。……对于带头喊话的特务分子也需要一面驳斥、打击、孤立他们;一面还要软化他们,争取他们,给他们留有改过自新的余地。打击和软化要有机地结合,按照具体的情况和对象恰当地运用。
胡耀邦强调,政治攻势重在攻心,要从心理上争取和瓦解敌军,因此各项工作都要有针对性。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阎军内部不同的人群必然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因此就要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在胡耀邦主持下,对敌斗争委员会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宣传品,这些宣传品都经过胡耀邦的审定,有些就是他自己动手编写的,都有不同的针对对象。
对被抓去的新兵,鼓励他们回家平分土地:
晋中各县,土地平分,阎军官兵,家中照分。
男女老少,每人一份,快逃回家,参加平分。
针对敌人谣言,有《十不得歌》:
阎锡山鬼话信不得,特务造谣听不得。
太原工事守不得,红皮七九枪(太原造步枪)用不得。
挨饿挨冻过不得,互相监视要不得。
解放军攻城了不得,土造飞机(指碉堡被炸)坐不得。
家里盼你等不得,逃跑回家迟不得。
这类宣传品和各种传单,先后印制了50多种,100多万份,另外还有大批“罢战安全证”、“立功优待证”等等,利用宣传弹射向对方阵地。在前沿阵地上,各连队也人人订计划,班班来挑战,看谁瓦解敌军的战绩最大。基层干部和战士纷纷喊话,直击敌人心理防线。对敌人的反喊话,往往几个回合就驳得他再不作声。那些新解放的战士喊话的热情更高,由于对阎军内部情形熟悉,且有许多相识的人,所以他们的喊话效果非常好。
这场攻心战打了半年之久,一直持续到攻城前夕,先后瓦解敌军1.2万余人,加上原先瓦解的人数,共达3万余众,约占阎军当时兵力的25%,其中成营、成团、成师(总队)放下武器的,几近25%。
胡耀邦自告奋勇准备出城协助黄樵松太原起义。因为前线工作需要,徐向前另派他人。胡耀邦幸免于难
早在晋中战役打完之时,徐向前就曾设想过和平解放太原的问题。他考虑阎锡山已身处绝境,说不定可以接受和平条件。本想派有丰富统战经验的王世英进城去同阎锡山谈判,但情况不明,还不能贸然举事。于是想投石问路,请阎锡山的老师、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持徐向前亲笔信去劝说阎锡山。这位老秀才慨然应允。但不久传来消息,阎锡山竟不念师生之情,把老人杀害了。
知道阎锡山已不可争取,兵团领导便寄希望于阎军其他将领,不久就把视线集中到新编第三十军军长黄樵松身上。
黄樵松早年属西北军,西安事变时在杨虎城部,拥护张、杨联共抗日主张,有爱国思想,对共产党也有一定了解。抗日战争中,在娘子关和台儿庄同日军作战,表现英勇。来太原前任三十师师长,驻守西安。他为人爽直忠厚,有正义感,对蒋介石排除异己早有不满。
在太原被围的紧急时刻,阎锡山向蒋介石要求增援。10月间,蒋介石调三十师支援,于是黄樵松率1万余人,分批空运太原。
在东山战役中,黄樵松部表现出一定的战斗力,牛驼寨一仗,竟将解放军占领的阵地夺回。黄部也由此扩编为第三十军,黄樵松任军长。虽然阎锡山深为倚重,但黄樵松却心事重重,他一面向上海、南京的旧友探询济南吴化文起义的情况,一面同在解放区的旧长官高树勋暗中联系。
高树勋此时已奉调来到太原前线,正在做争取阎军的工作。黄樵松在西北军时曾是高树勋部下,两人私交甚笃。这时高树勋便写信给黄樵松,劝他以太原3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弃暗投明,率部起义。由一个被俘放回的排长,把信亲手交给黄樵松。
黄樵松反复权衡,认为只有脱离国民党才有出路,于是决定起义。随即,他派身边的中校参谋兼谍报队队长王震宇,带随从王玉甲出城接洽。王震宇按兵团安排,来到第八纵队司令部。徐向前派胡耀邦代表他全权组织这次起义。
胡耀邦偕同高树勋连夜赶赴第八纵队司令部,与司令员兼政委王新亭、参谋长张祖谅一起,同王震宇晤谈。当年在场的工作人员乔希章在回忆文章《你是政治部主任……》中对会谈情景曾作这样的追述:
胡耀邦问对方联络代表:“黄军长举义的方案,是怎样考虑的?”
王震宇说:“军座已经在亲信部属中,作了部署和动员,尚无反对者。他的打算是,以最可靠的部队,把太原绥靖公署阎锡山指挥机关包围起来,逼阎交出指挥权,如阎不从,则以武力解决。然后,通电宣布起义……”
胡耀邦指出:“王代表,此事关系重大,回城后,请向黄军长阁下转达,对阎锡山老牌军阀,可要特别特别地提防。况且,阎锡山统治山西近四十年,还没有哪一派势力能征服他。在山西,阎锡山是有社会基础的,而且特别会耍手腕,千万千万要警惕啊!”
高树勋将军一旁插话:“胡主任讲话有道理。王代表应尽快回城,将此忠告向樵松军长转达。”
王震宇连连点头,提出:“为举义成功,请贵军派出联络代表与我同时入城协助。”
事关大局,胡耀邦走出与王震宇谈话的屋子,与徐向前直接通了电话,汇报了商谈情况。他说:“已向黄樵松的联络代表商定一个可行方案,黄部拟交出该部防守的东门和北门,接应我军入城解决阎锡山。然后,黄部撤出城外在指定地域接受改编。但我方急需派一名代表入城协助,并与太原前线司令部保持通信联络。”
胡耀邦接着说:“现在的问题是,派谁入太原城?”没等徐向前回答,他自告奋勇地说:“徐司令,那我就亲自入城协助黄樵松举义吧!”
徐向前严肃而又十分关切地回答:“你是政治部主任,打仗需要你,不能去!况且,那里面的情况还没有搞确实,你去不得呀!还是另外派个人去吧!”
胡耀邦同王新亭商量,决定派第八纵队参谋处长晋夫和侦察参谋翟许友,随王震宇入城。晋夫是黄樵松同乡,具有文人风度,谦和稳重。
不幸的是,黄樵松的起义举动,被他手下第二十七师师长戴炳南出卖。阎锡山得到戴炳南密报后,立即诱捕了黄樵松,同时将即将入城的王震宇、王玉甲、晋夫和翟许友逮捕。阎锡山将黄樵松等五人押送到南京,经南京国防部军法局两次审讯,审判长顾祝同宣判:黄樵松、晋夫、王震宇死刑,翟许友、王玉甲无期徒刑。五人都拒绝在判决书上签字。1948年11月27日晨,凛然不屈的黄樵松、晋夫、王震宇在雨花台就义。出卖黄樵松的戴炳南,在1949年4月太原解放后,即被捕获正法。
大战在即,徐向前因病未能亲临前线。彭德怀临战受命,胡耀邦作为太原前线总前委中最年轻的领导成员,陪同彭德怀走上前线
历史进入了1949年。
1月,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奉命向太原开进,配合第一兵团作战。
2月,全军按中央军委指示整编,原华北军区第一、第二、第三兵团依次更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直属中央军委。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周士第、王新亭,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同时,第一兵团所属的第八、第十三、第十五纵队,分别改为第六十、第六十一、第六十二军。
3月底,第十八兵团同以杨得志为司令员的第十九兵团、杨成武为司令员的第二十兵团3大兵团会师太原城下。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以第十八兵团领导机关为基础,组成太原前线司令部、政治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副司令员周士第,副政治委员罗瑞卿,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同时成立太原前线党的总前线委员会,统一领导各部队。总前委由徐向前、罗瑞卿、周士第、杨得志、杨成武、陈漫远、胡耀邦、李天焕组成,由徐、罗、周、陈、胡为常委,徐任书记,罗、周任副书记。
此时阎锡山的太原守军为7.2万余人。解放军准备攻打太原的兵力,共25万余人,处于绝对优势。
3月底,总前委确定了作战部署,各部队作了分工,决定4月15日为总攻击时间。
胡耀邦的战前政治工作越发繁忙。还在2月间,他在检查各部队的冬季整训工作时,发现虽经一再强调,还是发生了多起在战场上违反群众纪律的事件,为此领导层开展了“二月大整纪”。当时,有些部队认为战场上出现群众纪律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对此,胡耀邦指出:“战场上的群众纪律遵守得好,才能保证将来打进太原城以后,把城市政策纪律执行得好。”他要求“各种部队对已经发生的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严格进行检查处理,反对任何姑息和放任的态度”。在各路大军云集、总攻即将开始之时,胡耀邦深知参战人数愈多,愈要加强城市政策纪律教育。他以太原前线政治部的名义制定了《入城守则》,发到前线所有部队。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行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徐向前因病没能出席这次会议。会议还没开完,毛泽东就要彭德怀在返回西北前线途中,去太原前线帮助指挥。
4月初,彭德怀来到榆次以南10多公里的峪壁村看望徐向前。两位老战友相见,都很高兴。彭德怀向徐向前讲了二中全会精神,徐向前也向彭德怀介绍了攻打太原的部署和准备情况。当彭德怀关切地询问徐向前病情时,徐向前告诉他肋膜两次出水,胸背疼痛,身体虚弱得很,没法到前线去。他对彭德怀说:你就留下来攻城吧,等拿下太原再走。
“行!”豪爽沉毅的彭德怀一口答应,“明天我就上阵地看地形,要找个年轻人陪我。”
徐向前说:“从打仗方面来说,应该周副司令员陪你去,但他现在得向兄弟兵团介绍太原情况。要论年龄,胡耀邦主任最小,就由他陪你吧!”
在场的胡耀邦立即说:“我愿意跟彭老总学打仗。”
当年长征时,胡耀邦就在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战斗过。现在又要跟老首长打太原,胡耀邦兴奋而激动。一连几天,他和王新亭陪着彭德怀熟悉部队情况,察看地形。
以后报经中央军委批准,彭德怀就留在太原前线指挥作战。但为避免影响军心,下命令、写布告,仍以徐向前的名字签署。
一直发誓要“与太原共存亡”的阎锡山,借口去南京开会,于3月29日逃离了太原。临行前,他指定亲信梁化之、王靖国、孙楚、吴世铃、吴绍之组成防守太原五人小组,指挥一切。
总前委按照中央指示,决定致函孙楚、王靖国,敦促他们和平解决,并派在晋中战役中被俘的赵承绶等去太原试谈。但赵承绶等被阻城外,孙楚等拒绝和平途径。
4月20日凌晨,总攻太原的大战终于爆发了。
放在太原外围的阎军4万兵力,在解放军雷霆万钧的攻击、穿插之下,一触即溃。仅用两天,城郊13个师基本被歼,只有少数残兵败将逃回城内,外围全部扫清。
为减轻对太原市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太原前线司令部于4月22日向太原守敌发出放下武器的最后通牒,但梁化之等拒不回应。于是,决定一鼓作气,4月24日拂晓攻打城垣。
当天凌晨2点,胡耀邦被彭德怀找去,陪他一同到各前沿阵地作了最后一次视察。
5时30分,绿色信号弹倏然升空,1300多门大炮从四面八方同时轰鸣,太原城头顿时一片火海,厚厚的城垣被轰开十几个缺口。3个兵团的主力部队争先登城,打退敌人数次反冲击,从南、北、东三面如怒潮般突入城内,迅速向绥靖公署合围。仅用四个半小时,就结束了战斗,俘获了孙楚、王靖国及师以上军官40余名,梁化之自杀,守城官兵近3万人全部被歼。红旗在省府大楼上升起,太原城完全解放。
经中央批准,立即成立了以徐向前为主任,罗瑞卿、胡耀邦、赖若愚为副主任,周士第、罗贵波、萧文玖、裴丽生、解学恭、康有和为委员的太原军事管制委员会。
在这期间,胡耀邦认真检查了部队执行政策纪律的情况。他了解到部队入城后干部以身作则,战士实行群众性的相互监督,纠察队严格纪律检查,所以工厂、学校、医院、仓库和有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设施,以及工商业户都得到了保护。
太原战役之后,人民解放军又迅速解放了大同。此时,华北一线战事均告结束。胡耀邦也结束了在华北的战事生活,奉命率部向西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