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丽
“山雨欲来风满楼。”2005年11月8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全国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借用这句诗来形容今年禽流感疫情对人类的威胁。高强传达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会议和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指出要切实做好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防范禽流感向人间传播,坚决打好防控人感染禽流感这一仗。
人禽流感是一种新传染病
※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这个名称,对一般人来讲可能有点陌生。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它称为鸡瘟,意大利1878年首次报道。1901年证实其病原为滤过性病原体,1955年才证实该病原为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员。后来发现实际上在禽类中还存在一种相似的疾病叫新城疫。两者常常被混为一谈。
为把二者区别开,现把前者称为禽流感或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把后者称为新城疫或伪鸡瘟、亚洲鸡瘟。所以,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根据致病力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 禽流感病毒抵抗力如何?
禽流感病毒在低温、干燥以及甘油中可保持活力达数月至一年以上。在干燥的尘土中,病毒能活存14天。在较低的温度下,病毒在污染的粪便中存活至少3个月。在水中,22℃时存活长达4天,0℃时可超过30天。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禽流感病毒怕阳光、怕热,对普通消毒剂也很敏感。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被灭活。通过加热(60℃30分种,100℃1分钟)或普通消毒剂(福尔马林、碘复合物等)即可杀灭病毒。
禽流感的传播特点
※ 禽流感的传染源是什么?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研究显示,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粪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万只禽感染。目前还不能认为人类是禽流感的传染源。
※ 禽流感的易感动物有哪些?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对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为鸡、火鸡,鸭、鹅及其它水禽多为隐性感染。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
传播。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
除了感染禽类,禽流感还可以感染猪。
※ 禽流感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给人类?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 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谁?
兽医和长期从事鸡、鸭、鹅、猪等动物饲养、贩运、屠宰的人员。
※ 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禽流感吗?
目前只发现经家禽传染给人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的案例。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还没有证据证明是可以互相传染的。不过,WHO警告说,从理论上说,如果病毒变种,就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 禽流感是如何在局部地区传播的?
禽流感很容易从一个农场传播到另一个农场。禽类的粪便可含有大量病毒,造成灰尘、土壤污染,再通过空气引起禽类之间的传播。病毒通过污染器械、运输工具、饲料、笼、衣服,特别是鞋子,从一个农场带到另一个农场。病毒还可通过动物的脚和身体携带(如啮齿类动物)而传播。活禽在拥挤、卫生状况差的市场进行交易,也是传播的一种途径。目前,苍蝇传播此病毒的能力尚未得到证实。
※ 禽流感是如何远距离传播的?
通过活家禽的国际贸易,禽流感可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迁徙鸟类,包括野生水禽、海禽和岸禽类,可长距离携带病毒。野鸭是最引人注目的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其本身对病毒感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有时仅有轻微的、不致命的疾病表现,但它们可长距离携带病毒,并在粪便中排出病毒。人们饲养的鸭、火鸡、鹅及其他用作商业、家养的禽类,会因此造成致命性的感染。家禽的自由流动、与野生鸟类共用水源或者使用一个可能被感染的野生鸟类粪便污染的水源,病毒传播的危险性最大。
※ 吃煮熟的禽肉、蛋会被传染吗?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杀死,传播的可能性较小,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禽肉及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所以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 买活鸡回家吃是否会被传染?
如果是健康的活鸡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鸡就有危险。WHO警告说,人不管接触什么样的病鸡都同样有危险。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但它们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另外,鸡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鸡翅膀扑打时可能会造成病毒释放。
※ 羽绒制品是否传播禽流感?
羽绒制品通常会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传播病毒的几率应当很小。
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 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长?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之间的这段时期。禽类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 人类患禽流感有哪些症状?
禽流感的诊断治疗
※ 人类禽流感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人类禽流感的诊断原则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分析,予以诊断。诊断依据如下:
①流行病学史禽流感发生在前,即某地区某禽类(鸡、鸭、鹅等)养殖场大批禽出现禽流感样症状,并死亡;附近或周边地区出现禽流感流行或暴发。
②临床表现突然起病,发热(大于38℃)、咳嗽、咽痛,可出现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③实验室检查从病人鼻咽或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在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到流感病毒颗粒特异的蛋白成份或特异的核酸;采集标本经敏感细胞将病毒增殖一代后,查到流感病毒颗粒特异的蛋白或特异的核酸。
※ 人感染禽流感后如何治疗?
①一般治疗按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病人需卧床休息,多饮水,适宜的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症状重者应住院治疗。在出现细菌性并发症时,才使用抗生素。
②对症治疗有高热及头痛者,可用物理降温或给予解热镇静剂,小儿禁用阿司匹林。对高热、呕吐者应予以静脉补液。对咳嗽、咯痰者,可服用止咳、祛痰药。
③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为病毒M2蛋白抑制物,对甲型流感有效,其作用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通常发病48小时内开始用药,可使病毒排出量减少,排毒时间缩短,临床症状减轻,一两天即可退热,并可预防感染向下呼吸道蔓延,减少肺炎发生。扎那米尔(Za-nimivir)和奧司托维尔(Oseltamivir)是神经氨酸酶抑制物,能够抗甲、乙型流感病毒。
※ 人得了禽流感可以治好吗?
大多数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均可治愈。此病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病人可因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所以,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治疗,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 个人如何预防禽流感?
冬春季节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区。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一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液都很敏感。
※ 达菲是流感特效药吗?
达菲是一种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通用名为“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是目前治疗流感的最常用药物之一。达菲以前的角色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其临床疗效主要体现在减少症状的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表明,达菲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抑制H5N1型禽流感的效力,因此一旦H5N1型禽流感病毒引起人类流感爆发,“达菲”或许可以在特效药或疫苗问世前应急使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吴松说,达菲主要是神经胺酸酶抑制剂,而禽流感的病理与它不同,只是病毒有相似性。但是因为抗病毒药物中只有这一种,人们也就把达菲当成特效药了。WHO(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推荐达菲作为政府应对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储备用药。目前,在中国,达菲也已经被列为《人禽流感诊疗方案》的治疗用药,并暂时停止达菲在市场上公开销售,所有储备交给卫生部实行药品统一调配。
随着禽流感疫情的加重,国际舆论近期不断向瑞士罗氏制药公司施压,要求其放弃抗流感药“达菲”的专利权,使得这种目前看似“唯一”的有效药物能大量输入禽流感疫区。
2005年11月2日,上海医药集团向达菲的独家制造者瑞士罗氏制药公司提出申请,希望获准授权生产达菲,实现达菲的本地化生产,以增加该药品对中国市场的供应。2005年11月8日,罗氏公司已承诺全力提供技术支持,总部将把制造达菲的各种相关资料告知上药集团,这样将大大加快研发速度。目前该上药集团近30位研究人员开始了达菲的实验室仿制工作。而仿制工作完成后,上药集团将及时向国家药监部门申报药品生产许可证,一旦审批通过,达菲将在国内大规模生产。预计半年以后,上药集团将形成1000万人次用药的生产能力,并在价格上大大优于罗氏生产的达菲。
※ 吃八角能直接预防禽流感吗?
2005年11月9日瑞士罗氏制药公司向外界透露,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共有12道生产工序,最初是从八角茴香中提取莽草酸。一时间,全球受到禽流感侵袭的国家纷纷开始开发达菲的仿制药,一些制药企业蜂拥涌入中国采购八角,以期获取生产抗禽流感病毒药物的基础原料莽草酸。
而在国内,眼下由于媒体公布这一消息,不少人误以为日常饮食中多吃八角就能起到预防禽流感的作用。药房中的八角顿时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抢购八角的风潮。针对于此,专家警告说,吃八角不能直接预防流感,日常饮食中盲目过量食用八角反而会导致中毒。
专家评价说,并不是将八角煎汁服用就可抗击禽流感。一般来说,八角在烹饪过程中产生莽草酸的几率不大。另外,八角、茴香中含有黄樟醚,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中毒。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旭东教授坦言:“吃八角来抗禽流感,完全得不偿失。不但起不到预防的作用,反而还会导致上火等不良后果。”中医认为,八角是一种芳香理气的热性药材,一般用于治疗胃寒、气滞等疾病,从治疗学上的意义而言,是治疗功能不足的药物,不能治疗感染性疾病。从实验室的角度看,八角中含有的莽草酸可对付H5N1型禽流感,但市民日常用来作为调味品的八角用量根本就无法起到医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