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节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2005年,中国旅游出版社迎来了自己的而立之年。中国旅游出版社直属国家旅游局和中国旅游协会,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良好出版社,出版旅游理论、旅游教材、旅游业务管理、旅游文化、旅游指南、旅游画册、旅游年鉴类图书及音像制品,30年来共出版图书6000多种,发行达2亿多册。经营规模由建社之初年出书几十个品种,产值几百万元,发展到现在年产值近1亿码洋。旅游图书市场占有率、旅游图书综合出版能力居全国前列。
1975年,中国旅游出版社成立之初,是一个完全服务于国家旅游局宣传工作的单位。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市场化意识的逐步加强,出版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出版了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图书。2000年以后出版社快速发展,又进行了比较大的机构改革。把过去的各个编辑室合并,成立编辑中心,对策划编辑采取单书核算,考核到人的办法,编辑的收入和待遇直接和其所产生的利润挂钩。文字编辑承担书稿的文字编辑加工,不承担具体创利指标。此举极大地激发了编辑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引导编辑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文化内涵,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使选题数量、质量、生产经营规模、年创利水平逐年提高。整合发行部、读者服务部、市场部、中国旅游书店、库房等,成立了营销中心。将批发、零售、物流、市场推广等整合在一起,进行从销售到营销的模式转换。为出版社的提升奠定了体制的基础。此外,出版社在和图书生产的下游公司,如设计、纸厂、印厂、运输公司等的合作上,切实地坚持了诚信的原则。基本上保证在三个月内就结算费用,有的甚至一个月就付款。这样的诚信带给出版社的是设计、用纸、印刷的得心应手和优惠价格,在图书制作上的高效和顺畅。生产经营继续显示着强劲发展势头,图书产品从品种、数量到质量都有大幅度增长和提高,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2003年《中国西部风光》荣获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二等奖,《新疆大地》、《地球第三极》荣获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三等奖。
作为国家旅游局直属的中央级旅游图书出版机构,“国字头”带给中国旅游出版社的既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中国旅游出版社对自己的出版定位,主要是四个层面:
(一)服务于国家旅游局;(二)服务于旅游行业;(三)服务于旅游者和读者;(四)服务于社会;
该社总编辑黄金山就以上四个层面向记者进行了具体说明。
“为国家旅游局服务,是我社首要的定位。国家旅游局要求出版的产品,不仅要代表国家级水平,质量必须上乘,对出版的时限性也要求非常高。我社对国家旅游局的任务非常重视,哪怕加班加点也一定要出色完成,并把产品做到极致。”
为旅游行业服务,这其中包括了各省市旅游局,旅游协会、旅委,旅游院校和教学科研机构等。黄总编谈到:“针对行业实际情况,我们有计划地推出了旅游学术文库,旅游教材辅导,宾馆、饭店、旅行社导游人员、景区景点等理论和实务系列图书,导游十万个为什么系列图书和中国分省导游词等等,有力地支持了行业的需求。我们也正因为这样的产业背景,拥有了旅游行业的支持,所以才奠定了我社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有了旅游行业的支持,我们出版旅游图书在选题策划上,在信息采集上,在作者队伍上,在资金支持上,在产品推广上都拥有很大的便利和优势。比如旅游指南类图书,有关各地区宾馆饭店价格,各地旅游景点的门票和开放时间等系列资讯,我们总能拿到第一手资料,准确而权威。而其他一些出版社,其出版旅游图书的优势就明显逊色了。”
为旅游者和读者服务,是中国旅游出版社又一项重要使命。黄金山总编辑表示,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该社产品和旅游者、读者的互动会更加明显。中国旅游出版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优化选题入手,调整完善图书结构,秉承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精品理念,坚持站在读者的角度,把书做精做实。“如旅游指南类,我社出版了《走遍全球》系列、《地球漫步》系列、《独步中国》系列、《大雅中国旅行图鉴》系列等等,方便大众读者。在出版常规旅游指南的同时,也出版了一些“小众化”的创新品种。如《摄影之旅》针对摄影旅游爱好者,《中国路书》针对自驾车旅游爱好者等。我社的“走遍全球”系列是国内最早的引进版旅游指南系列之一。主要针对对旅游目的地缺乏了解的纯自助旅行者。早些年出国留学访问的学生老师几乎都会带上本这个系列的旅游指南,这是一套实用性很强的自助旅游工具书,书中配有大量地图(国家地图、铁路图、地铁图等)和实用知识(包括交通信息、旅行路线、推荐景点、旅馆信息、餐馆、酒吧、购物等),还有很详细的景点文化历史背景知识介绍。”
为社会服务,紧跟时代步伐,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直是中国旅游出版社的立足点。旅游文化是最近两年开发力度较大的一个门类。黄金山总编辑表示:“旅游图书不仅仅是说游什么、也不仅仅是说怎么游,而是要扩大旅游的内涵,突出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推动更深层次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当今流行的图文书只有图文并举,图不抢文,才叫有文化。比如我社“你不可不知道”系列,就在展现各种艺术瑰宝的同时,告诉读者这些艺术的渊源,让读者在欣赏哥特式建筑时知道,它的屋顶盖得又高又尖是为了与上帝更好地沟通;在欣赏名画的同时,领略大师们画笔下的努力、挣扎与成长,咀嚼那份耐人寻味的创作喜悦。”谈到旅游理论学术图书的出版时,黄总编指出:中国旅游业的快速起步和飞速发展,使理论总结远滞后于社会实践,而中国的旅游教学、科研和学术队伍先天不足,因此整个行业对旅游理论书籍的需要是很迫切的。中国旅游出版社作为“国字头”的专业出版社,应该从出版的角度做出自己的社会贡献。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社的《旅游学概论》、《基础旅游学》等图书已经成为行业基本的入门书;中国旅游出版社的“学术文库”已经成为了一种旅游学术含金量的代表,得到了行业的尊重和好评。我们还十分重视对作者的扶持和对学术的支持,逐渐培养了一支由作者、学者、相关领导、教授组成的作者队伍,形成了出版者和作者的良性互动。对于一些短期内经济效益不容易显现却很有价值的作品,我社就自己投资出版。如一些教材、各省指南、中国和世界的旅游史纲要都在我们今年的出版计划之内。另外,《中国旅游大辞典》也在筹划当中。
谈到红色旅游,黄金山总编辑介绍说:“作为国家旅游局的出版单位,做“红色旅游”的图书系列,中国旅游出版社责无旁贷。这是一项政治义务,也是一项社会责任。在红色旅游图书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帮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对于出版社来说,这也是我们开辟新的图书系列的契机。我社已经制定红色旅游图书的规划,拟分三个板块,共同构成一个红色旅游宣传教育丛书的有机体系。一是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用书,如《中国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系列、《红色旅游导游词》系列,主要满足从业人员的需要,配合红色旅游全面开展。二是红色旅游专题类图书,10月初,我社将出版《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满足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需要。三是红色旅游指南类丛书,主要以旅游者为读者对象,提供红色旅游的背景知识、实用信息以及周边景点的介绍,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深入开展,如《重点红色旅游区指南》、《红色名城系列》等。我们的理念是以红色旅游纲要为依托,发展精品系列,做精品书,而不是应景书,要突出旅游主题,又强调红色精神,要把娱乐和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不反感,喜欢看。不怕慢,但求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通过黄金山总编辑对中国旅游出版社四个服务层面的阐释和对该社综合发展能力的数据分析,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的奋斗精神和自信心。可以预测,在今后的出版市场中,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专业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会给读者带来更多优良的产品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