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文化 传承文明 引领进步

2005-04-29 00:44:03李家强
全国新书目 2005年13期
关键词:清华大学出版社分社清华大学

李家强

1980年,几名教师在学校的安排下筹建清华大学出版社,在两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个新的单位诞生了,至今25年过去,几经风雨,几多艰辛,在学校的支持和主管部门的关心下,一棵幼苗已经成长为大树。清华大学出版社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出版方针,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科教兴国"战略服务、为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服务的办社宗旨,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优势,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的出版理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鲜明的特色,在高校出版社以及全国出版行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应该说取得了令人鼓舞和骄傲的成绩。

清华大学出版社现有员工近500人,年出版各类新出版物1500种以上,发行码洋超过6亿人民币。在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和科技出版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三位,在计算机图书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图书发行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出版社现有资产超过3亿元。

目前,清华大学出版社下设六个专业分社--信息与计算机分社、理工分社、经管与人文分社、外语分社、音像与电子分社、职业教育分社,下辖6家独立企业法人单位--北京清华文泉技术开发公司,北京清华文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华文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大金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华文泉图书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清华文化有限公司;已拥有《清华大学学报》、《科技与出版》、《物理与工程》、《实验技术与管理》、《计算机教育》等期刊;已拥有音像、电子出版权及互联网出版业务,基本上实现了图书、音像、电子、期刊和网络出版等多媒体的出版格局。特别是出版社在2004年完成了改制,注册了企业法人,成为一个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出版产业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要求,只有不断地把积累文化、传承文明作为企业的使命,才能站在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多年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努力追求建设一个优秀的品牌,使之与清华大学的形象相适应。清华社的图书结构应该跟清华大学学科结构相适应,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应随着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跟上教育教学改革,跟上科技的进步,一个出版社才能起到传承、引领的作用,形成积累;如果没有传承,没有引领,积累的东西也是没有用的。一个好的大学应该有一个好的出版社,一个好的出版社一定有一批好的作品,能和大学的品位相适应,能够代表教育教学的前沿。清华出版社的品牌和清华大学的品牌是相对应的,我们的主要产品、服务的主要领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是起到核心作用的。具体来说,我们的形象和品牌应该体现在一流的学术著作和一流的教材上。比如,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这个领域,清华社和清华大学是一致的,确确实实推动了这个产业的进步,使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里和世界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方面甚至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其他领域也是一样,清华的MBA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清华社认为这个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领域我们也作了布局,作了很大的努力,我们的经管类图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在基础领域,在整个的大理工领域里,我们确确实实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在一些起主要作用的领域我们努力去做好,相对次要作用的领域,我们可以放在以后来发展。随着领域的发展,随着技术创新,把积累和传承放在创新的层面上去做。这样,站在领域的前沿,站在产业、行业发展之中,回过头来看它对教育有什么要求,对科技有什么要求,对出版有什么要求,让未来指导现在,用未来科技、产业和教育的发展来指导出版的发展。这样,出版社的品牌和地位就能随着清华大学的不断建设发展得到巩固和提高。

当然,清华大学确确实实有雄厚的教育与出版资源,但是这些资源不仅仅是清华社的资源,它也是全国人民的资源,是向全国开放的,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利用。我们同时也要立足清华,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不仅依托清华大学,还要依托国内一些兄弟院校、科研单位的优秀作者,吸引全国领先的单位、领先的作者,来发展我们的产品,还要从国外直接引进出版,或在国外约请优秀作者在我社出版图书。既依托清华大学,又拓展我们的空间。

我们也在不断寻找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出版工作的本质是积累、传承、引领。如果没有文化的积累,就谈不上传承。在积累和传承的过程中,要面向社会,面向更广泛的读者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回报。要以出版自身的价值来考虑自身的发展,决不单单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做出版,为了一种理念,为了一种使命去做,这才是真正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出版是一个文化产业,清华社的使命与企业的经营,应该从几个层面去看,要认识到清华社与其他企业的差别,认识到与社会出版社的差别,认识到与其他大学出版社的差别,处理好这三个层面的问题才能树立清华社正确的品牌和定位。在打造清华社品牌的历程中,我们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清华社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是人,一个是人文精神,也就是我们的队伍和企业的文化。在清华校园里面,有着清华浓厚的氛围--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办学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这实际上形成了整个清华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精神。在这种氛围下,有了这些优秀的编辑,凝聚了一批优秀的作者,产生了优秀的图书。清华社有一批优秀的清华人,他们用心血凝练出的一本本精品力作,体现了清华大学科研与教学的水平,奠定了出版社高品位的基调。产品的不断创新,更是靠人来实施的。可以说,出版社既依托了清华大学的品牌,又为清华大学的品牌增光。

清华大学在80年代初提出要在建校100周年时即2011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目标,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建校90周年大会的讲话和题词,对这一目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为清华大学主办的出版社,我们的理念就是出版社一定要随着清华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而发展,清华大学100年的时候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那么它的许多学科在世界上应该是最高水平的,教育改革的成果,也一定是世界一流的。我们出版社把这些成果很好地积累、传承下来,把它出版出来,也就有可能跻身世界一流,我们出版社的目标是与清华大学目标相一致的,就是要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把清华出版社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学出版社。我们的出版要在国际上有影响,国外的一些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应该收藏我们的图书,国外的科研人员应该参考我们的学术著作,他们一些学校的学生应该采用我们的教材或者拿我们的出版物作为参考书,这是"世界著名"最基本的内涵。目前,我们在版权贸易上,已经与世界著名出版社建立了非常广泛的联系,如美国的汤姆森、培生,英国的剑桥、牛津,德国的施普林格等出版社。我们已经和海外华人、科学家建立了联系,组织了一些作者队伍,出版了近30种英文版图书,在国外销售。也正在有计划地把国内的约200种教材翻译成英文版,计划每年要在国际上出版几十种英文的图书。除了这些,还要把我们现有的一些图书版权整理销售到海外市场,使我们在国外有自主版权的图书年在销品种不断提高,走向国际化。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更加辉煌,我们知道在今后的道路上一定会有更大的挑战,我们也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猜你喜欢
清华大学出版社分社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 22:38:44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中国船检(2020年11期)2020-11-27 03:21:20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Desperate Love towards the Dark Lady in Shakespeare’s Sonnets
世界家苑(2018年4期)2018-05-21 08:56:20
《秘书工作手记》
决策(2017年5期)2017-06-21 16:58:25
法新社进入朝鲜
环球时报(2016-09-08)2016-09-08 06:33:05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中国船检(2016年11期)2016-05-03 08:59:54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中国火炬(2015年4期)2015-07-31 17:39:29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 in China in the Early Times〔* 〕
学术界(2015年8期)2015-02-25 08: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