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银平
11月4日《中国日报》报道,2005年11月3日,哈尔滨市动力区哈平路小学,对全校近300名学生集体进行体检。在需要脱鞋量身高时,校医惊讶地发现,竟然有很多学生在深秋季节是光着脚,没穿袜子。还有一些学生没有穿内衣,直接套在身上的竟是厚重的绒衣、绒裤。学校初步统计,在这次体检过程中,这样的学生竟有近百名。
民工子女成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不愿意用这样的文字来比喻,可看看他们的穿戴打扮,这个称呼又是那样恰当:部分学生身上衣服宽大,十分不合体;鞋子已经出现了窟窿,光着脚丫进行身高测量时,脚上满是沙土泥垢,看样子已经很久没有进行清洗。这些孩子虽然没有那位童话中的小姑娘可怜,可这个冬天,他们身上仍然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寒冷。
第一是社会歧视之冷。农民工是劳动者,更是具有尊严和生活需求的常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低级劳动者的他们虽没有能力实现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享受最低级的生理、精神需要总该不算过分吧!他们承受着难以想像的劳动负荷,可是人们总愿意将他们打入另册。农民工的能忍耐、爱劳动、善于宽容,成为有恶意动机者的攻击软肋;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维权意识的落伍,成为他们为富不仁的借口。鉴于这种社会认知,他们的孩子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性歧视。城市学生不愿意接近他们,嫌他们脏;优质学校不愿意接受他们,要缴纳额外的借读费等,连课本都会设置成不同的颜色。本来生活能力就非常低,这种“教育高消费”无疑会使家庭雪上加霜,无法承受,只能从孩子的衣食住行上“下手”,节衣缩食。
第二是用工环境不够厚道之冷。上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大事情,作为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老板肯定没有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等,对于工作外的事情关心不够,更不知道员工的孩子面临怎样的教育境况。员工奉献劳力的同时,没有得到老板们的温情关怀。这是时下多数老板的态度。只有利润,没有同情;只有创收,没有体恤;只有冷淡,没有热情。民工子女只能如此。
第三是民工教育救助体制之冷。作为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群体。可是,关于农民工教育问题,还有很多城市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认识到他们在城市教育环境中的尴尬。缺乏必要的农民工学校,缺乏教育关怀,更没有政策救助和倾斜。如果他们要接受优质教育,常常会导致“因学致贫”。因此,政府应该针对农民工子女设置一定的教育资源,或者是农民工子女学校,或者是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使他们度过“教育难关”。
第四是缺乏社会温情之冷。对弱势群体进行道义救助,应该是社会应有之义,这也应该是一种正常、高尚的财富品质。可是在当今社会,好像人们自私自利的情结比较多,反映到社会救助,多是不愿意参与。富翁们多为富不仁。民工们有经济困难,不能得到多方救助和关怀,没有温情和帮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如此将就孩子。
这让我想到了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不久前的讲话:要高度重视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坚决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我还想到了扬州等地的“民工医院”——为解决打工人员看病难,外来打工者凭暂住证在这里就诊,可以享受到减免医药费10%的优惠。这至少已经说明,这些政府已经将民工当作了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城市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农民工问题,但政府带头消除人们对民工的歧视,带头尊重外来务工人员,注重精神温暖和经济关怀,这就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种行动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效冲击陈旧社会观念,提升道德思维认知,进而逐渐形成理解民工、尊重民工的社会和精神生态,民工子女成“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荒唐事情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