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到底有多美?

2005-04-29 13:24:58秦士珺
心理与健康 2005年3期
关键词:现实

秦士珺

题记: 一提到“完美”,我们就会想起“无缺”,因为这两个词总是连在一块儿。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多少人敢称自己“完美无缺”?尽管耳边总是听到这样的话语:“完美体验”“百分百感觉”,但我们都知道,那只是商家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而夸大其词。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软肋”。我们可以努力去改正它们,提升自己,但我们却永远无法达到完美。这是因为成功是相对而言的,当你达到一个目标后,永远会有新的目标等着你。如果你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完美”,你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请看下面的故事,或许你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完美让我苦不堪言

主角1:林梓 女 22 岁 北影学生

从小,我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也是老师们眼中最得意的学生。一路坦途,甚是完美。后来我如愿考上北影的表演专业。生活依然精彩,是舞蹈班的领舞、话剧团的女主角、学生会的积极分子,还是许多男生心目中的“红颜知己”,一切顺利的我似乎看到了璀璨的未来。课下,我常会为了一句台词绞尽脑汁、茶饭不思;舞蹈班上,我会为了一段舞蹈的表现反复排练、腰酸腿痛;社团活动中,我也会因为社团事务取消假期、牺牲约会,忙得焦头烂额的我根本无暇打理自己。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有些憔悴,有些疲惫,我惊呆了:这是我吗?这是从前那个不管走到哪儿都光彩照人的女孩吗?我泪流满面。这么多年来,我处处追求完美,努力完善自己,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灵性,没有了热情,淡忘了快乐,迷失了自我。我所追求的完美,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我在荣誉名利前丧失了自由,几近窒息。这种痛苦无人理解,又无人分担,这样的完美有什么意义?

点评:

像林梓这样从小就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因为习惯了被人羡慕和赞赏,就会感到没有权利犯错误,没有资格歇息,就会不断地在各个方面设定更高的目标、更严格的要求,强迫自己不能辜负了老师、家长、同学的希望,努力努力再努力,完全迷失在追求荣誉和名利的过程中。这时的林梓已经不是她自己了,她仿佛被拴上施了魔咒的缰绳,变成了追求一个完美形象的奴隶。因为没时间去体味年轻人特有的种种滋味,压力会不停地蓄积,疲惫、孤独、寂寞、痛苦就会接踵而至。

完美让我失去朋友

主角2:徐茜 女 16 岁 中学生

我常被人说成是有“洁癖”,每次到了教室,我一定要用纸巾把桌椅擦好几遍才肯坐下;桌上的东西我一定要摆得整整齐齐才开始写作业;上学出门前我也要检查自己的衣服有没有穿戴整齐……虽然有些麻烦,但是我觉得很有必要。你说刚做完卫生,凳子上那么多灰,不擦干净怎么坐?桌子上的东西一团糟怎么写作业呢?衣服配得那么差怎么好意思出门啊?我也是为了大家好才这样的呀。虽然同学们也和我说说笑笑,但没人跟我说悄悄话,说和我做朋友很累。可我特别真诚地希望和她们成为好朋友,每次主动接近她们,看到她们这样、那样的毛病,忍不住要提醒她们两句。她们却不领情,以后总有意无意地躲着我似的,弄得我挺尴尬,也很苦恼。

点评:

清洁、整齐本是良好的习惯,但因为周围的同学没能达到你的标准,就总是“善意”地提醒她们,无形中拉开了与她们的距离,使人多少感到被贬低、被批评的滋味。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喜欢对方以肯定的态度对待自己,希望被理解、接纳,若你一味地计较一些细节的对与错,大家必然会对你敬而远之,你也失去了更深入与对方交往、了解的机会。

完美让爱情悄悄溜走

主角3:于楠 男 27 岁 教师

我曾有个女朋友,交往三个月了,一直都好好的,我们在一起时大家都特羡慕,觉得我俩很般配。但有一天她却哭着对我说:“楠,你爱的人肯定不是我,我比你想像中的女孩差得太远。”接着说要分手。我当时难以接受。后来终于想起来,有几次为了让她能在朋友面前争面子,我是给过她一些建议,比如大家一起吃饭时不要那么大声说笑,女孩子就该有女孩子的样等等;还有一次,我批评她太粗心了,刚送她的手链还没戴两星期就弄丢了;有时当着许多朋友的面,我还会责怪她太爱耍小孩子脾气了……想一想,是不是我要求她太多了,我要是再让步会有回旋的余地吗?可我想我的女朋友就该是……难道是我有什么问题?

点评:

每个青年男女的心目中都活跃着一个或清晰或模糊的爱人的理想形象,但过于追求完美与理想化,就会错过机缘,等到后悔时斯人已去。寻找爱人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需要反复比较和权衡的过程。恋人相处,重要的是相互倾慕、接纳和理解,若与你相处时时处处都要考虑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是否符合你的标准,她就会觉得处处受限制,就会备感压抑与烦恼。既然这样,她为什么还要继续这段痛苦多于快乐的感情呢?生活中总有些人一味苦恋自己心目中的影子,而在现实之中总也寻觅不到理想的爱人,在感叹中白白蹉跎了岁月,孑然独行。聪明的人则会很理智地认清想像和现实的差距,从而更客观地对待恋爱与婚姻。

完美吓走了员工

主角4:肖健 男 40 岁 私企经理

我是在读完博士学位后单枪匹马下海的,当年跟我经常喝酒吹牛的兄弟多半图个安稳,寄人篱下。只有我,白手起家。我招来的人多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大专生、中专生,照我的计划,做中介代理,这样的人在整个运作流程中完全可以收放自如了,但我这个人非常重视每一个细节,要求严格。我不允许他们脱离我计划中丝丝相扣的环节,因为这是我多年钻研而得出的最优方案,一个团队应该步调一致,节奏统一,一人一个想法怎么行呢?而他们却不理解我的苦心,说这样太僵化,无视个性潜能,在我不断要求做到最好的同时,员工一个接一个地递上了辞职申请,有的干脆不辞而别。我陷入了尴尬与困惑,难道我论文答辩时被一致推崇的管理模式仍有缺陷?

点评:

工作中的严格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过分模式化的程序与要求却会与人类追求自由与轻松的本性发生剧烈的冲突。论文设计是死的,实现它的人是活的,强求员工做到如你所理想的那样完美无缺,环环相扣,是不现实的。人与人的差异那么大,理论与现实之间也不只是一步之遥,怎么可能事事步调一致呢?你的完美要求就像一条绳索,令人感到压抑与窒息,那些潜能得不到发挥的员工自然会走掉或逃掉。

完美只是海市蜃楼

追求完美,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正因为是愿望,说明它往往难以实现。人类只能努力做到接近完美,却永远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而现实中,却总有那么多的人深陷于“完美”的陷阱之中难以自拔。一些人在不同的领域追求完美,不仅要求自己追求完美,也有意无意地强求同学、同事、朋友、恋人、下属要完美,必然会碰壁。其实,这些人之所以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无法容忍缺陷和错误,是因为他们试图用这些形式上的完美去维护内心脆弱的自尊,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 以提高自己的内心感觉,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完美的感觉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过分地追求完美也不只是某个人的心态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文化使然。从小我们就被要求各方面能得“全优”,光成绩好不算,还要棋、琴、书、画样样皆通,以便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事实上,像这样的“全才”能有几个?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活得轻松快乐?如果每个人都像木偶一样, 听一根叫“完美”的指挥棒的调遣,那这个社会就将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灵性可言,岂不悲哉?

实际上,能够帮助人们达到目的的途径与方法肯定有很多种,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尽可能地体验工作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我们就会收获自我实现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简言之,让创造与享受相结合,尽心尽力,无愧于心足矣。要知道,完美是海市蜃楼,是人们美好愿望的折射。若从这一角度看,完美,其实并不美。

猜你喜欢
现实
关于恋爱的残酷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心性与现实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3:10
漫画:现实背后(上)
梦与现实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刷脸取钱”将成现实
现实的困惑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8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杭州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5:26:58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 2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