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忆
去年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的身体极为不好。我在居住的房间里,用毛笔写下了苏轼的一首《江城子》,其中有: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皱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并不知道苏轼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情景下写的这首词,但我却非常喜欢,特别是在我生病的时候。
东方文化
我是一个有忧郁感的人,所以对日本艺术里那种唯美和物哀十分喜欢。川端康成的作品曾经影响过我,我也模仿过,但不成功。动画大师宫奇骏的一些作品我同样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古诗词我喜欢的极多,譬如: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我在东方文化中的“空”、“虚”、“苦”、“悲”中有所领悟,也使我着迷。
书名
我还挺注意书名,时下许多书的名称为了吸引眼球乃至引起大众心理、生理反应,用了一些挺“性感”和“酷”的书名。我虽不嗤之以鼻,但也懒得理它。用通俗一点的话说,我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的道理。
光怪陆离之现实
现实确实很残酷,也很有传奇色彩。有些事情,小说写来或觉得不可信,有极度虚构捏造之嫌。可生活却竟然会发生,我已碰到了不少这样的事情。当然,假如某一天忽然听说一头母猪生的并非猪崽,而是婴儿,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习惯
人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某一种环境,某一些人,某一种方式。就象现在,我习惯了文字。
这样地生活着
每逢周末,我总是选择到那个书吧靠窗的角落,安静地写我的小说。也许,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确实没有想什么主题或思想什么的,我只是想写。生活中,确实有这么一群人在这样地生活着。无聊也好,不赞同也罢,我只是在反映一个时代的一群人的生存状态和身心状况。甚至,我仍然无法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所思和所写。
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阴雨;但是,在我的写作中,呈现出了太多的阴雨。甚至这种阴雨在我的文字中持续不断。我能怎么办呢?我希望我们都生活在阳光里,生活在到处充满朝气蓬勃之中。可事实相反,时下的人大多义无返顾地奔向他们以为是自由、个性和充满异样激情的时代。
我没有肯定,也无须否定,只想写下,我确实是这样地生活着,也这样地爱着、恨着、空虚着、寂寞着,就是这样。
知识分子
当时代从崇高理想中跌落时,当整个社会人生的信仰处于茫乱之中时,我们的现代人,处在一种怎样困顿迷惑的境地里。我们连自己都难以拯救,更难冀望去拯救别人。这个时候,清醒与愚昧在古老的中华大地共同交汇,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多么严重而又神圣的责任,拯救民族的责任。
可是,我这么写的时候,觉得自己终竟有纸上谈兵之嫌。事实,我并不是一个积极的人。中国人身上的这种不积极因素,也许还是与千年来佛道思想对精神文化的渗透相关。尤其是那些饱读诗书而又喜解佛老的人,人世确乎如一片浮云幻影而已了。我对废名(湖北黄梅人)先生的一些作品的喜爱,也许就是这种缘故。
痛并快乐
……我显得多么的残忍,把一个个活泼的、善良的、可爱的生命嫁以残酷的悲剧命运。几乎在我,仿佛不这样写我就不觉得痛快,可是一种痛快的表述之中,给我的心灵上,却是另一份加倍的沉重和心痛!我在埋葬他们的同时,也埋葬着自己的心。
作品语言
我是个非常苛求文字语言表达的人,倘若语言表达不够流畅或显得滞涩,是件极不舒服的事,无论如何,我是看不过去,必须改掉重写。当然,不尽人意的地方仍然存在,毕竟我仍在成长中,而且极为缓慢。我的小说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灵感也没有达到天马行空的境界。但我必须把握对作品语言的表述。
无可替代的路
早晨,乘坐公交车上班,我望见了曾经一度十分熟悉的身影。我们大约有一年多的时光没有见面,相互没有任何消息。她穿着白色的上衣和黑色的裤子,就在公交车一晃而过那一瞬间,我看到她眉宇之间的忧郁。我在车上凝视着它,看着她在我的视野中慢慢消失。那消失处,正是我们曾挥手告别的地方。我的心顿时变得沉重而伤感,仿佛看见两条线,曾经一度相遇,然后却愈离愈远,各自走着自己的、别人无法替代的路。一路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去承担。
现在,我突然看到她,看见她在另一片我所不知道的人间风景里生活着,或许有欢乐和幸福,但我却看见了忧愁。我不知道,我的心为何这样伤痛。其实,其实我只是从心里希望她过得很好,不要有太多的忧愁和烦恼,仅此而已。
写作之城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期间的劳累以至脱稿之后积劳成疾。写作,不管是件快乐或痛苦的事,只要你认真地投入,你的疲惫会与日俱增。以至吃饭时,会呆呆地盯着某个物体,只是盯着,什么也没有看到。
创作需要你独自去跋涉,犹如路遥先生创作《平凡的世界》的那些日子里,入山时大雪茫茫一片,出山时,已是又隔一年后的山花烂漫季节。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首先做的事,是向窗外抛掉手中的笔。
那些日子的创作,每个深夜,陪伴他的是两只老鼠。他省下半个馒头款待它们。寂静之夜,当他写到休憩之时,多希望能有个人和他说说话,可是没有——写作是围城,一个人的围城。
可能的梦想
……大概我已没有过于的自信,也就是说,我是常常处在自信与不自信之间。就如蜻蜓点水。但是,我欲飞翔。我不是苍鹰,能够翱翔九天;我也不是蛟龙,可以潜游深海;我只是蜻蜓一般的人生,承载着可能的梦想,贴近山水,游戏人间。
一生
我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回忆录》,这是他在晚年时期总结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一部未完之作。他说,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4岁以前的童年时代,是纯真美好的。第二阶段,一共20年,到结婚之前,他在社会中学会了邪恶奸诈,最重要的是生活淫荡。第三阶段18年,是婚后的清净生活中他逐渐重新认识社会、生活。第四阶段就是此后,他已是属于希望死亡阶段,他已没有什么可变。一个作家的伟大之处,已无须多言了。相比,我也就知道了作家的区别。尤其是中国人,有时含蓄得自欺欺人。
尊严
我又想到百年前的剧作家王尔德,那样的时代下,他就敢于为自己是同性恋而理论法庭。尽管为当时社会所不容,但这种气概,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有的。即便时下,假使有这样明目张胆的同性恋者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人格尊严,可能仍会淹没在国人的唾沫之中?中国人含蓄得美,可把一切都含蓄了仍以为美。
没有比揭露自我的邪恶更值得宽容的邪恶,也没有比维护人格尊严更动人的尊严了。
寂寞
很多时候,人非常寂寞的。甚至,有时在茫茫人海中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面对面倾诉的对象。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拨通的电话。有时候是深夜,在无法入眠最终失眠的时候。也有时候是一觉醒来,可天仍未亮,世界寂静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声音。这样的时候非常可怕。
传统文人
我读沈复的《浮生六记》是早前一位友人推荐的。去书店觅到一本,只读至前几记而已。全书既无什么完整情节也无惊人之句,但节节读来,却有种中国传统文化文人的那份清高淡雅从中生发。
中国古文化
后来,又阅到林语堂先生的《浮生六记》英译本《Six Chapters of Floating Life》,先生可谓学贯中西。然比较之,仍觉中文译成英文失掉了太多含蓄韵味和意境,而这却是中国文化里最重要和高深的境界。
风流不下流
很早就知道诸多人士自比的一句话,“风流不下流”。到底如何解释更合理呢?《浮生六记》中有这么一段,余与妻子芸及一女子素云待月快酌,射覆为令(playingliter-arygames with wine as forfeit)。期间余言出有左素云者,其笑捶余肩曰,“汝骂我耶?”余曰,“动手但准摸索,不准捶人。”芸笑挽素云置余怀,曰,“请君摸索畅怀。”余笑曰,“卿非解人,摸索在有意无意间耳。拥而狂探,田舍郎(a country bumpkin)之所为也。”风流不下流,或即此也。
母语
母语,对一个作家的影响如此之大。张爱玲的经典名篇《金锁记》当初欲走出国界,亲自执笔写为《Pink Tears》(粉泪),竟然遭出版社拒绝,卧病多日后她又改写成《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没想仍被退稿。而《北地胭脂》再改译回中文为《怨女》时,中文读者依然喜欢。我并不清楚外国读者为何不能接受《金锁记》(后来出版了书市反映冷落),而我清楚的是,它确实是一部好作品。看来,翻译是件极困难的事。
素质
我很钦佩那些声名赫赫而生活低调的艺术家,也许一个人成名固然难,但更难的可能是他成名之后的心态。这可能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底里的反映。我也见过现实中有的人稍有作为——仅是升任或发财,便遇人已有种“一览众山小”的神情举止。何况乎名人大家,平常心岂是容易事?
儒家说:大海不却细流,故能就其深。
道家说:抱朴守静,至于无为。
佛家说:我欲灭度众生,然众生皆非我灭度之。
一个高素质的人,是不事张扬而内敛的。
懂
有时候,一个人会对另一个人说,“你不懂我”。“懂”,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字眼,尽管比“理解”、“知道”要亲切很多。而我想,“懂”转化到现实生活中,也许就是体贴。是一种精神、物质两方面的体贴。倘若你能够一直在“体贴”对方,他(她)就会说,“你懂我”。基本上,每个人都难寻觅到完全“懂”自己的人,大概是“体贴”永远不够吧。
知己
记得冯蒙龙的《警世通言》中的第一篇是伯牙遇子期,文首谈及相知,曰相知有三,知心、知己、知音。现实中,人得其一,已是极为幸福了。正因其难,才有伯牙摔琴不复鼓矣。相知者,往往非亲人之列,可遇不可求者。但一旦遇得,其情甚至能超乎亲情,为知己者死!况亲情也不乏决裂相向。夜读《资治通鉴》,汉高祖昔日被楚霸王追逐急迫,马行迟缓,竟数次推下儿子(汉惠帝)、女儿而欲自逃,但儿女几次均被下属救上马车。可见亲情之人,也并非尽能共患赴难。现实中许多家庭,父母与子女动之干戈,就更多了。人生于世,知己难哉。
飞鸟
我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我喜欢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不愚昧也不野蛮。
我,是这个城市的飞鸟,在这座城市的许多地方飞翔。有时候,我会倦怠,渴望有片树林让我歌唱。我在群楼之间穿越,尽管钢筋水泥的气息使我窒息,但我从没有放弃希望。
我在不停地感动,为我自己,也为我身边的人群,他们都如此匆匆地来去,仿如我对自己的感受。在这座城市,我们同感。
最大的爱情悲剧
害怕听人谈爱情,就象现在诗人听人谈诗一样神经质的第一反射:诗是不好谈的——也许爱情也是这样。爱情,也许只有在某一天对你相爱的人去说,那需要等待,特定的时候特定的人。也许,有的人一辈子就那样执著地等下去。
真爱是多么困难,它往往会除了“爱”就不顾及其他。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林黛玉,那就是除了“爱”就不顾及任何社会生存的两个人。换了薛宝钗,就是平常人世的爱了,也就是如今我们人普遍追求的这种爱,并非“纯粹”之爱。“爱情”在不知不觉中下滑并成为一种标准时,“真正永恒纯粹的爱”反而被世人不理解甚至嗤之以鼻了。贾、林的爱与贾、薛的爱就是“纯粹之爱”与“社会之爱”的典型对比,也终于“社会之爱”灭掉“纯粹之爱”而结束。这就是爱情最大悲剧之所在。
有时候的生活
有时候的生活给你这样的感觉:他骑着摩托扬长而去,可车尾喷出的废气,却弥漫了你此后的整个行程。
那时的作家
如今的小说,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就可以构成一个中篇,而几件小事则可以扩成长篇。这在十八、十九世纪作家那里是做不到的。那时的作家,似乎大多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结,小说更注重外部环境,即人与社会这个大世界的因果关系,人是在一个大背景下的行动者。他会探究外部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甚至是摧残,人的生活是特定历史之下社会历史所应承担的责任。
富贵
“富贵不归,犹似锦衣夜行。”忘了这句话出自何人,但从此中,甚觉吾等国人的炫耀或说“恋旧”心态。当初楚霸王不听仲父劝告放弃汉中,退守故乡而落得死无全尸。末了赋一首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气盖世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副英雄末路之沧桑悲歌。
而他的对手,就是当初被他赐封汉王的刘邦,亦有赋一首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人亦欲归故乡夸耀一番,不过正值天时地利人和,他想吹啥牛也没人敢给他“鸿门宴”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可见,凡事有先有后,于是也有成有败。功过是非,后人可鉴。
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曾在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谈到人的欲望:“欲望意味着缺乏,缺乏即是痛苦。欲望一天得不到满足就痛苦一天。欲望的满足又永远只是暂时的,它立即成为新的欲求的起点。欲望无止境的,痛苦是无尽头的,整个世界都在欲望的苦海里挣扎。”
他又说:“人不仅陷于欲海不能自拔,假使人得到了满足而缺乏可欲之物,可怕的空虚无聊也会袭向他,使生存成为他不堪忍受的重负。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象钟摆一样地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读图时代
早些时候读了北村的《周渔的尖叫》,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周渔的火车》,大牌影星巩莉和梁家辉主演。尽管小说我确乎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女主人公心里的那层忧郁仿佛犹存。而这些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感受,看电影中没有了。“读图时代”,实际可能是一个“浅浮”的时代。
阳光
不到一个月,窗外的阳光如此刺目了。街边的长椅已无人问津。而我,也需要把窗帘拉上,挡住射来的阳光。记得5月的时候,我是大拉开窗帘,让阳光流曳在桌面、稿子上。我的笔在阳光里移动,文字在那片柔和、温暖的阳光下生长。因为喜欢这种生长的感觉,我选择了手写,感觉十分惬意。而现在,是我在阻挡阳光,它那过强的光辉只能灼伤人,只能令人畏惧,根本无法消受。想起了一位朋友写过太阳花(向日葵)的诗,很美。
——面对绚丽的光芒,你轻轻地低首,羞涩飞上了脸庞。有人说,你在追赶烈日;有人说,你在珍藏芬芳。而我,却深深的懂得:你是在躲避阳光。
不敢当
为什么要写作,这样的疑问我自己也是经常地冒出来。也许,对我自己最充分的理由大概是,因为品尝了人世的苦难,伤感于人生的艰难,郁积不得其途,故著些文字,泄吾平生之爱憎而已,有点附和司马公的《报任安书》了。而写些文字,对那些智者,需要多少勇气呢?
读到一篇关于艾芜老人与沈从文先生文革之后(1979年)齐聚一堂“拨乱反正”的事。艾芜劝沈先生趁现在赶紧写些东西——回忆录,给中国现代史还一个本来面目,以免将来被人别有用心地篡改。沈先生仅仅回了三个字,“不敢当”。艾芜老人后来一直难以忘怀这三个字,——“不敢当”,并称之为“大智慧”。
也许,今天的我们审视那段历史以及我们的现状,会明白沈先生“不敢当”三字之中所包含的多少因由、多少情感!遭“文字罹难时代”后“余生”的沈先生,大约彻底懂得了儒家中庸之法:“明哲保身”。
一卷纸
我曾用毛笔在一筒卷纸上写《道德经》,写得很长,拉开后确实会绕梁三尺。我把它送给了一位朋友,作为生日礼物。我知道,这礼物只是一卷纸而已,我的书法也许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但朋友接下时依然激动不已。
正如我在末尾所言,我们的生命,就如这卷纸,一片一片地撕去,一天一天地流逝,直到最后的一片、一天。有天,我在这卷纸上写下些文字,也许,它就得到了某种可能的保留,就象我们的生命一样,如此值得同情。
我相信,朋友会尽可能地保留那份“礼物”,因为它不仅是“礼物”,还包括,我那么一点珍爱人生的愿望。
崇高
也许,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中的任何人的崇高行为,都是从为他人着想开始。
诱惑
这个世界的诱惑太大了,而唯一的对应方法,就是静心。
生命
有时候,在我迷瞪醒来之际,环顾四周,突然一种陌生袭来,简直是一种不知身在何处。我从何而来,又做什么?于是伤感,觉得一切都并非真实,都将离我而去,皆是虚妄,皆是梦幻。生命,区区徒劳不过百年,何苦来哉?而面对眼前现实,却不得不如蝼蚁一般忙碌奔波,意义何在?悲从心来,那一刻的感悟,没法和任何人说了。这种感受,很小时候就有过,只是愈来愈明晰和深刻。
人性
一个人的人性在给予其大逍遥中体现,而也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蒙蔽。我否认犯了罪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因为我相信环境的力量,它完全可以颠覆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从而做出最崇高或最无耻的行径。因此,人性才可以如此崇高又可以如此卑劣。
敬畏生灵
敬畏生灵,仅此一句。
合契
兰亭集序有云,“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人生于世,千秋万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于前世、今世或后世的某一次相遇,彼所说即汝所想,这就是千古知音——合契。
高与痛
要想爬得更高,就别怕跌得更痛。
同归于尽的形而上
感动于《汤誓》中华夏祖先悲愤绝望的呼喊,流传千古至今,仍可鉴于当前世界。——“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万岁无穷
中国人的想象,很大程度与“长生不老”有关,这从修炼丹药的道教可知一二。从佛至道,尤其是统治阶级,可谓穷追不舍。当这种“不老”趋于“绝望”时,除了千年来“万岁”的理想口号,也就有了以秦始皇为代表的理想,“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不幸的是,三世竟然也没传到。
崇祯皇帝与歪脖子槐树
当初,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迫无奈,长发披面自缢于煤山下一棵歪脖子槐树上。这棵槐树历经风雨数百年,让世人一睹真迹,警醒和反思。当岁月流转到“文化大革命”时,封建时代也没被砍伐的“歪脖子”,很轻易地被“革”掉了。如今,煤山下弄出了两棵冒牌的槐树。不知,这到底想向不知情的人们诉说些什么?
自我
一个人在自己的意识中,看自己的一切所做所为,应该是“绝对透明”的。当一个人还说不认识“自我”,事实,这也许是处在“社会相”中的“自我”。也就是说,这个“自我”是处于某个时代某种社会道德之下“社会”的“眼”中的“我”。但对于“社会”的“眼”,所不了解的却正是“我”自己那“绝对透明”的部分。
因此,事实上人不了解的“自我”只是“社会相”中的“自我”而已。也有时候,受到社会万物的冲击,或许“绝对透明”的“自我”也显得混杂而不够明确,那也只是“自我”于“社会”中的一种表现,并没有使人真正地不了解“自我”。人,是了解“自我”的,只是不了解处于“社会相”中的“自我”。
所以,人需要周围社会的人来纠正“社会相”中的“自我”。社会的人,也需要我流露“绝对透明”的“自我”,让他们得以沟通和理解。
笔的写作
我写作时很认真,而且采用传统的方式——笔和纸。笔的写作,不容许我遣词造句有可随便改换的空间。笔的写作,也使我有不同于电脑写作的心态。我写下每一个字,它们就成为了一种过去,一种可以追溯的历史,就象人类的历史,我们只有通过那些含着不同岁月痕迹的事物而得到认知。笔使我有一种历史感,就象我的生命一样的分秒流逝不可回头。我手中的笔,从第一个字开始,不停地移动,一行一行,一页一页,那有种成长的感觉,生命一样的感觉。
真实又能如何
她告诉我一个故事,那天我除了叹息,没有任何哪怕一点儿伤痛,也许她当时所希望见到的。很多东西,我并不会“触景生情”。这样的故事,也太多太多,我没可能为每个感人的生命掬一捧眼泪。
那是个没有父亲的女孩,她的愿望是去滑一次雪。可她的家很穷,买不起滑雪时的羽绒服。在她二十岁的生日,她的母亲想尽办法地实现她的愿望。她们买了两套白色的羽绒服。去滑雪时才知道,滑雪不好穿白色的衣服,万一遇险,搜救非常困难。然而,她们再没钱去买羽绒服了。她们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滑雪。结果,她们偏偏遇险了。她们的衣服颜色使她们在雪地里不见踪影。为了一线生机,母亲划开自己的血管,让鲜红的血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染开……搜救人员终于发现了她们,可这个母亲,流尽了所有的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她告诉我。其实,真实又能如何。更多时候,我会忘记。只是偶尔,我才会想起。
男人
在我的这篇小说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碰上那个女孩,曾经在公共汽车上望见的那个女子。她已经结婚了,但依然很孩子气,并不成熟。我记得她看到小说里的那句话发笑,“有的女人,会让你累得哭都不行。”她说她就是那种!
其实,我很想告诉她,男人,很多时候也是个孩子。男人,也需要女性的呵护。男人象一只鹰,在窝内积蓄好力量,才更能在天空翱翔。有的女人可能其貌不扬,也并不具备很多其他女性的优点,可只要她拥有这一点,她将会俘获无可计数的男人的心。
佛经
不知何时起,我对佛经就有一种虔诚的心。尽管我还没至于表现出顶礼膜拜、五体投地,但也忍受不了它被玷污。偶一次,路过一路边书摊,就那么一瞥,竟然发现一本《大乘无量寿经》。虽标明“非卖品”,也没标出价格,可此时此地,不拿钱还无法赎回它。我当然没讲价地赎到了手,尽管我没有书楼可以供奉它,但也不能见其流落摊头,与那些芜杂报刊故事为伍。佛经,没有标价,怎能说它贵与不贵呢?这只能在每个人的眼里、心中不同而不同。生活中,也有些东西,比方情义,因为不能标价,所以无价了。
两年之间
前年的这个时候,或许再迟些日子,我去了一趟北京,北京,是我向往已久的城市。这个城市,让我有许许多多的感受和思索。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我感觉很累。——这是个不能让我快乐起来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