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夏
很久以前,南岳祝融峰北面中山沟有个小小的茅草屋,住着个农人名叫刘二,一家老小全靠他打柴为生。一年春天,他扛着钎担,挂着弯刀走到山坳边上,看到一头大野猪正在拱嫩嫩的楠竹笋吃,刘二看了心疼,举起钎担向野猪猛刺过去。野猪红着眼睛冲过来,大嘴巴一掀,把刘二甩出老远,然后又追过来张嘴便咬。
危急时刻,刘二也顾不得疼痛了,迅速翻身起来,从腰间抽出弯刀,用尽全身力气,对准野猪的嘴巴狠命一戳,野猪惨叫一声,没命地逃跑了。刘二这才觉得自己像被摔得散了架,他一点一点地挪到那颗楠竹笋旁边,把已经被拱歪的笋扶正,用松土培好,又砍了几根杂树棍固定在四周,才一瘸一拐地走回家。
一年以后,刘二救下来的竹笋长成了一棵楠竹,青枝绿叶,煞是好看。刘二把它移植到自己的茅屋前面。这竹子是棵母竹,第三年就发了许多竹笋,纷纷向四周蔓延出去,很快成了一片竹林。刘二看了欢喜,一有空闲就给竹子培土送肥,竹子不断繁衍,把刘二的茅屋围得严严实实,看起来诗情画意,屋子也变得冬暖夏凉了。
南岳大旱,连续两个月没下一滴雨,田里的禾苗变成了枯草,土地的裂纹纵横交错,百姓们颗粒无收,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刘二一家也是好几天没米下锅了。刘二嫂说:“我家的竹子长得这么好,砍几根到有钱人家换点米吧。”刘二舍不得砍竹子,说:“还是多寻点野菜吃吧。”野菜找不到,就剥树皮吃,熬了十几天,一家人饿得头晕眼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刘二把家里的衣服被子、坛坛罐罐都搬到山下去卖了,又将就了十几天。刘二嫂看看家徒四壁的样子,又看看颜面浮肿的一家老小,又提出砍竹子换米吃,刘二一听就红了眼圈儿,刘二嫂伤心地说:“不砍竹子就只能卖孩子了!”
刘二亲手栽的那根开山大楠竹,活了几十年了也没有被砍掉,潜心修行,已经得道成仙。她看到刘二饿成这个样儿还是不砍竹子,心里非常感动。对满山的竹子说:“大家要想个办法救救他们才好啊。”有一根竹子叹了一口气,说:“唉,我们要是像稻子、麦子一样,也能结出米来就好了,可惜呀,玉皇大帝没有安排我们结米。”竹仙听了,连忙说:“不管安排没有,百姓的性命要紧,我们还是开花结米吧。”大家都同声附和。
这时,忽然听得竹林外面有人说:“使不得,使不得呀。”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土地公公来了。他拄着龙头拐杖走进竹林,大声说:“竹子结米,还要稻、麦做什么?这不是没有规矩了吗?”竹仙回答说:“如今稻、麦不够吃,百姓们快饿死了,我们帮着结点米有什么不好?你老人家不要多管闲事吧。”土地公共苦笑着说:“倒不是我多管闲事,玉皇大帝有旨,‘竹子越俎结白米,不死也要脱层皮。你们还是三思而后行的好。”竹仙想了想,说:“好汉做事好汉当,你老人家请回吧。”土地公公没办法,只得摇摇头走了。
刘二愁得睡不着,在床上发呆,一阵清风吹来,听到有人轻轻地喊:“恩公!”只见一个绿衣绿裙的姑娘,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行了一个大礼,说:“我就是你亲手栽的那根大楠竹,你救了我的命,又精心栽培几十年,如今日子如此难熬,你还舍不得砍一根竹子,为了报答你老人家的恩情,我们在竹子上结了竹米。”说罢,一阵清风又倏然不见了。
转天一早,刘二叫上刘二嫂走到竹林,一棵棵竹子上真的结了厚厚的一层竹米。竹米有麦粒那么大,两头尖,中间圆,淡黄色。刘二夫妻摘了两升,拿回家去煮成稀饭,一尝,啊呀,香喷喷,软绵绵,就像稻米一般。刘二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乡亲们,大家成群结队地上山来了,众目观瞧,那漫山遍野的竹子都结上了竹米!大家把竹米摘回去,煮饭、熬粥、做粑粑、做饺子,一场百年不遇的饥荒就这样解除了。
南岳的竹米救了无数穷人的性命,可是,竹仙违背了天意,玉皇大帝严厉地惩罚了她们。结了竹米后,有的竹子死了,有的叶子枯黄了。一直过了两三年,才慢慢地恢复过来。但是,以后每逢遇上大灾荒,南岳的竹子仍旧结出竹米。所以,南岳百姓对竹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驱赶野猪,保护竹笋,使得南岳的竹子长得越来越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