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池等
情绪和身体看来是两回事,其实两者互相影响。情绪出问题会累及身体,身体有毛病会影响情绪。
气血在身体循行,本来是轻松活泼、路路畅通的,但当情绪出了问题,比如大发脾气、忧思重重……气血的循行,便由活泼变郁闷,由畅通转呆滞。首当其冲的是肝气,肝气郁闷呆滞,中医叫“肝郁”。
中医有个名方,疏肝效果一流,名字也很有意境,叫做“逍遥散”。意思是吃了药,肝气活泼畅通,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
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是中医用以疏肝解郁治疗肝气郁结的名方。
方药:柴胡(去苗),当归(去苗,微炒),白芍、白术、茯苓(去皮,白者),各30克,甘草(微炙赤)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2钱(6克),水一大碗(300毫升),烧生姜一块切破(3~5克),薄荷少许(2~3克),同煎至210毫升,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主治:七情不遂,肝气郁结而致的病症。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逍遥散具有保肝,抗炎,镇痛,镇静,及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现代用量参照原方比例酌定,作汤剂煎服。丸剂,每日2次,每次6~9克。
肝气畅通任逍遥
逍遥散,顾名思义,就是服之能令人轻松逍遥。中医认为,致病因素有三:一是外因,即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二是内因,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第三,其他原因,即饮食、劳倦、虫兽及意外伤害等。
七情为三因之一,主要是损伤内脏,引起内脏病变,所以又称“七情内伤”。疏肝解郁调理情志的名方逍遥散,在中医治疗情志内伤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逍遥散如何能令人逍遥自在呢?这要先从中医“肝”的生理功能谈起。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意思是能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肝的特点是喜条畅顺达,恶抑郁不舒,这与精神情绪有关。如果情绪不畅,则会导致肝气郁结;疏通肝气则能畅通全身气血,使人情绪舒畅,逍遥自在。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之后,还会导致肝郁→脾虚→血虚→肝郁的恶性循环。在临床上可表现出肝郁、脾虚、血虚的症状,但其矛盾焦点在于肝郁。
八药相配 疏肝健脾
逍遥散中虽然只有简单的八味药,却互相配合,充分体现了中医配伍的特色。
柴胡——疏肝解郁,以顺肝性;当归、白芍——养肝血,柔肝体,帮助柴胡恢复肝正常的顺达之性;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促进气血生化;甘草——配合茯苓、白术以益气健脾,配白芍以缓急止痛;薄荷——辛凉,助柴胡以疏肝气、解郁热;煨姜——辛温,助柴胡、薄荷疏肝,助茯苓、白术以健脾胃。诸药相配,体现了肝脾同治,重在治肝之法。
逍遥散所治之证主要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中医所说的脾不同于西医的脾脏,中医中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人摄入的食物化生为营养物质。脾失健运是指脾虚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编者注)。应用逍遥散的基本症状是两胁胀痛,神疲食少,舌质淡,脉弦而虚。
大部分的肝气郁结患者,有明显情绪不畅的精神因素,但不全由情绪因素所致。所以,不论是否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只要具有逍遥散的适应症,就可以应用。逍遥散最常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肝气郁滞,情绪不畅可见两胁、两乳、少腹胀痛,忽冷忽热,以及郁郁寡欢,心烦易怒,经常叹息等精神症状。
痛经,月经不调清代《医宗金鉴》说:“妇人……忧思,忿怒,郁气所伤,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
脾虚症状如四肢倦怠,神疲食少等症。
血虚肝旺症状如头痛目眩,口燥咽干,舌淡,脉弦而虚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使逍遥散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的病症主要有慢性肝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阳萎,原发性痛经,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盆腔淤血综合征,功能性低热,反应性精神病,特发性水肿,儿童视神经萎缩等。
【使用注意】 1、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而致的胁痛、胸闷等症,舌红苔少,脉象沉细者不宜用。2、薄荷为引经药,不宜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