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音
“两会”关注反分裂法构建和谐社会
最关注话题:国家军委主席新老交接、立法反分裂;
最热门话题:构建和谐社会;
最沉重话题:矿难触目惊心;
最大议程改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两报告将由代表书面审阅。
(摘自《中国新闻网》)
理性看待“遣返豪言”
据悉,美国联邦调查局国际执行局局长Thomas V. Fuentes在接受专访时说:“对余振东这样的腐败官员,我们会来一个,查一个,遣返一个。”应该说联邦调查局官员的“遣返豪言”,是继“成功缉捕贪官余振东”后的又一个好消息。
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看别人脸色行事”毕竟是无奈之举,打击腐败、打击贪官外逃的关键还在国内,极有必要实施大幅度的关口前移,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从金融、法律、行政等各领域建立“制度反腐”机制,阻止和减少贪官及犯罪商人外逃现象,尽量做到“治贪于国门之内”。(摘自《中国青年报》)
“傍老族”引起关注
就在不少学生慨叹就业难的同时,毕业生中的主动不就业人群却在悄然增多。他们不仅没有参加工作的意愿,而且衣食住行全靠父母。“傍老族”这一称呼成为这一群体的代名词。
不少学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傍老族”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社会财富畸形增长导致一些年轻人即使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对这种现象不应大惊小怪,这与工作本身不好找和大学扩招都有关系。(摘自《市场报》)
高校收费不再涨水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日前表示,我国的高校教育收费改革是必需的,但不能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教育收费为基础,收费只是对政府投入教育的的财政资金不足部分的补充,今后我国高校的收费不能再提高了。
张保庆是日前在全国高校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研讨会上作此表示的。
(摘自《中华读书报》)
奥斯卡情结?
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奥斯卡无果,中国电影,是否有了奥斯卡情结?
情结,其实是指深藏在心底的一种感情,未必要形于色,却可以经久不忘。中国电影有“奥斯卡情结”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这未尝不是中国电影人奋斗的一种动力。但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不是拍一部“风光片”,就急不可待地宣布要逐鹿奥斯卡,而是应该踏踏实实地考虑一下电影本身的内涵,先拍一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老百姓爱看的片子出来。(摘自《解放日报》)
清 风
2004年全国共查处4万多贪官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透露,2004年,全国共立案侦查4.3万多名贪官(相当于每天117人),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900多人。
检察长贾春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2004年检察机关加大反腐败力度,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7万多件4.3万多人,其中各类大案1.8万余件,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900多人,大案要案占立案总数的56.2%。 (摘自《法制晚报》)
宁波职务犯罪知情不报将受处分
浙江宁波于3月1日开始实施《宁波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该《条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有职务犯罪而知情不报者,将有可能受到行政处分。
(摘自《检察日报》)
海关将实施红包公布制度
海关总署将制定出台禁止收受“红包”的暂行办法,并将于近期颁布实施。此办法的核心是在海关系统全面推行“红包”公布制度。关员要对“红包”、“一拒二退三上交”,谁送“红包”就公布谁,送“红包”者要列入重点监控名单。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江西省政法系统掀起免职风暴
随着曾任江西省公安厅厅长、江西省检察院检察长的丁鑫发的落马,一批被认为与丁来往密切的江西政法系统要害部门(多集中在公安部门)的负责人纷纷免职,其中个别已进入司法程序。当“风暴”突然降临时,江西省公安厅一名人士还是“无法料想会有这么多人涉案”,“用地震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摘自《南方都市报》)
法 眼
中国反洗钱法有望6月出台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日前透露,中国反洗钱法已进入立法程序,今年6月间有望出台。同时,中国将力争在今年成为“打击清洗黑钱财务行动特别组织”(FATF)的正式成员。(摘自《东方早报》)
《公司法》修改的几大要点
“几个字眼的变动都意味着投资计划的调整和利润的走向”,这是业内人士对《公司法》修改的评价。
有消息说,国务院法制办收集到的意见就超过了1000条。不过,考虑到这次修改的指导思想:“适时适度调整有关制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减少交易风险。”很多意见并没有被吸收进草案。尽管如此,法学界人士认为,《公司法》修改草案中“走向公司自治”、“完善治理结构”、“为《证券法》留下很好的‘制度接口”很值得关注。
(摘自《经济观察报》)
北京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消费者有权退房
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首次明确了商品房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消费者有权退房,且开发商要承担检测费用。这份合同从3月15日起正式推行使用。
据悉,这一新合同是北京市工商局、市建委经过公开听证后联合颁布的。
(摘自《检察日报》)
天 下
全球烟草控制走进立法时代
世界卫生组织2月27日宣布,《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当天依律生效,范围为最早批准这份条约的40个国家。对烟草行业来说,这预示着“自由岁月”终将结束:“世界法官”要来了。这是由世卫组织主持达成的第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全球性公共卫生条约,是首份将视线锁定于烟草制品的公约,迄今已有167个国家签署,中国是第77个签约国。签署国家中57个国家已予以批准,公约定于90天后在其他17个批准国生效。(摘自《新闻晨报》)
中国图书入选“世界最美的书”
日前从德国莱比锡传来佳音: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揭晓。来自我国的两种图书《土地》和“朱叶青杂说系列”——《抬头看天》、《昏晕哲学》、《清汤白水》、《古董主义》、《平淡映月》,被评为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这是继去年《梅兰芳戏曲史料图画集》获此殊荣后,我国图书再次获奖。
(摘自《中国青年报》)
世界移民人数二十五年翻一番
在最近25年中,世界移民的人数翻了一番。目前有1.75亿人生活在非出生国,其中一半在欧洲和美国定居。全世界每34个人中,就有1人是外国侨民。在工业化国家中,比例更高,每10人中就有1人。仅美国和加拿大每年就要接收140万外国移民。
据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更好生活条件的追求、难民的增加以及自然灾害、武装冲突、社会动乱、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的人员流动。
(摘自墨西哥《纪事报》)
“BBC中国周”聚焦中国崛起
BBC(英国广播公司)强档电视时政节目《问与答》开播26年来,首次在中国制作,并将于3月10日配合首届“BBC中国周”活动播出。正如《问与答》主持人大卫·丁布比所言,“这是一个突破,跟批评中国的人士在中国制作这样的节目,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像过的。”BBC新闻部制作总管兼副总裁阿德里安·范·克拉维伦说:“毋庸置疑,整个世界都越来越关注中国。它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速度令世界各地的BBC观众或听众产生莫大的兴趣。”
(摘自《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