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身后之争议事

2005-04-29 00:44叶觉林
上海采风月刊 2005年7期
关键词:陈逸飞梅森纪念馆

叶觉林

2005年4月10日中午,我正在家里休息,我的一位记者朋友从华山医院来电说:陈逸飞去世了,这个消息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几天我正在忙于《上海艺术家工作室①》的出版。我们曾相约新书出版后,在他的工作室举办新书发布会暨上海艺术家工作室研讨会。然而现在这一切却成了明日黄花。4月14日下午,《上海艺术家工作室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我和作者、编辑人员一并去泰康路陈逸飞的灵堂前悼念,并把这个特意做成悼念陈逸飞的腰封的新书连同鲜花恭恭敬敬放在他的遗像前。2005年4月20日上午10点,陈逸飞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如期举行……

这两个月来,有关陈逸飞的传闻沸沸扬扬,内容从本人的遗产到公司的运作再到集团的未来等等。小道消息成了人们饭后茶语的谈资,令我难过的是,作为一个蜚声于海内外的上海艺术家,这些议论无助于他早已安息的灵魂,于是我决定去采访,采访陈逸飞的家属和泰康路的相关人士。

与陈逸鸣对话

我与陈逸飞的弟弟陈逸鸣相约在他的画室见面。经过两个月的休整,陈逸鸣的神态明显恢复。他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然后我就社会的一些传闻进行了了解。

叶:听说逸飞集团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要破产,是不是有这回事?

陈:作为逸飞集团的总经理,我可以负责地说,逸飞集团没有垮,但正在调整之中。在我哥哥去世前,我们已经逐步有计划地从延安西路上的长峰大厦搬迁至泰康路,分为服装公司、环艺公司、模特公司等。我回上海已经三年了,由于哥哥的原因,我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集团的管理上,但业余时间还在搞创作。

叶:听说你们已经解雇了30名员工,还把《艺术家》杂志卖掉了?

陈:解雇的事情我不清楚,《艺术家》杂志原本就是香港投资的,不存在股权的转让。

叶:听说为了分割遗产,你还打了陈逸飞儿子陈凛的耳光?

陈:这是没有的事。

叶:还听说你与泰康路艺术街总策划吴梅森,就建立陈逸飞纪念馆的事有很大分歧。

陈:我不同意成立陈逸飞纪念馆,纪念馆这个范围太大,而且要上报政府。也不是你说要搞就马上能够搞成的,另外短时期内收集我哥哥的遗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哥哥在“田子坊”上的陶艺工作室这么小,只有150平米这么大,做纪念馆够吗?我只同意搞陈逸飞工作室遗址,给那些热爱他的人们,提供一个瞻仰他的场地,这不是很好吗?最近,吴梅森在不经我们同意的前提下,却以上海泰康路艺术街行业联谊会的名义出版了《陈逸飞纪念馆》的名信片,对此我将聘请律师,要与他打官司。我哥哥生前为人宽容,但有的人却想在他身上赚钱,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叶:听说你哥哥死后画价在猛涨,包括你的画价也在提升。

陈:是的。最近拍卖行传来消息,我哥哥的画作在拍卖时,价格是有所上升。但有一点我要说明,我哥哥是哥哥,我是我,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艺术之路。我的成功不能说是靠哥哥得来的。今年12月份,美国哈默画廊将举办我的个人油画展,展出我的作品二十五幅,我希望你们有空到美国去看看。

与吴梅森对话

第二天,我与泰康路艺术街总策划吴梅森作了如下对话――

叶:你是第一个把陈逸飞引进泰康路艺术街的,请谈谈与陈逸飞的交往。

叶:1998年我当时在名都酒家当总经理,陈逸飞作为客人常来我酒家玩。他委托我找画室,于是第二年,我如愿在泰康路找到了。在2000年设计了陶吧工作室,2001年陈逸飞正式搬来泰康路艺术街。四年中我们亲如兄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应该说泰康路有今天离不开陈逸飞的支持与帮助。尽管陈逸飞入了美国籍,但他做的是上海人的事,逸飞不仅是上海的逸飞,而且是世界的逸飞。现在陈逸飞去世了,作为对他的纪念,我们为他建立纪念馆,印制纪念名信片,应该说并不是一件过分的事。现在你陈逸鸣说不能搞纪念馆,只能搞陈逸飞工作室遗址,而且在里面只能放五幅24寸的照片,于是我们只得把许多陈逸飞的照片和材料放在创意大楼的厅里和过道里,真是令人遗憾。逸飞集团在陈逸飞去世前后搬来泰康路,我们提供了660平方米的场地,它的年租是36万元,他们以前在长峰大厦的房租一个月就是36万。而陈逸飞的陶吧工作室每年的房租只有5.5万元。现在陈逸飞的油画室已改为财务室,陈逸飞生前未完成的作品有20多幅没有签过名,他的油画颜料、笔、用品都放在仓库里,连同他的书房和国画室的钥匙都由他太太宋美英保管。宋美英女士是一位非常大度的人,与我们合作密切,她现在暂时住在浦东的龙东大道棕榈泉别墅里。我认为逸飞集团应该发展壮大,尽管陈逸飞去世了,灵魂没有了,但是生活和工作将继续。

叶:听说你在搞一本陈逸飞纪念册的同时遇到了不少困难。

吴:陈逸鸣不同意我以泰康路艺术街的名义出这本画册。否则他不想在纪念册上写文章。

叶:我与陈逸鸣口头沟通后,他同意将纪念册纳入《21世纪上海大文化丛书》中。

吴(插话):这个方案我也同意。

听了双方的意见,似乎各有道理。陈逸飞作为上海的骄傲,各方给予呵护和关注是理所当然的。假如在建立“陈逸飞纪念馆”一事上某方有利益方面的考虑,我觉得也属正常。问题是在爱护“陈逸飞”品牌的前提下如何友好协商,建立共识。假如双方已经有所龃龉,不妨请权威的第三方斡旋调解,总之不要因为争议而损害了“陈逸飞”的形象。上海好不容易出了个陈逸飞,大家要珍惜。

猜你喜欢
陈逸飞梅森纪念馆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陈逸飞:如果再有十年时间
乐器演奏绘画选登
探究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迄今最大的素数被刷新了,长约2233万位
飞逝十年·怀念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