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用卡业务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发卡量从2002年末的155万张增长到2004年底的1000万张,年均复合增长,54%,2004年人民币透支余额接近300亿元,年度增长500%。麦肯锡的一项报告预测,中国信用卡市场到2010年将达到年营收50亿美元。同时,目前国内的人均持卡量、人均卡消费额等指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还有显著差距,基本还处于市场发育的早期阶段。无论外资金融机构还是国内同业都一致认为,中国信用卡市场商机无限,前景广阔。
但是,信用卡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没有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和盈利模式,信用卡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并对金融运行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在信用卡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少国家或地区曾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风险体验,集中表现在家庭破产增加,违约案例增加以及信用卡欺诈,甚至出现了2003年的韩国信用卡危机。国内要发展信用卡业务就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问题。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信用卡风险防范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监管部门及其相关机构在宏观运行层面的安全保护政策,尤其是对现行已明显滞后的法律法规加以补充和完善,并有必要制定或强化针对信用卡的风险监管举措;二是各商业银行应建立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内部管理体系、技术和人力资源基础。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发卡银行都在全力参与简单的规模竞争,而现有法律、技术和信用环境的落后正在成为滋生风险的隐患。
高利润是信用卡业务的突出特点,资料显示,信用卡已成为发达国家许多国际大银行的黄金业务,尤以花旗和运通为代表。国外银行信用卡收入主要包括循环信贷利息、信息交换费、年费和其他服务费,其中循环信贷利息占到总收入75%以上,为信用卡的最大利润来源,而年费由于竞争激烈有逐步退出的趋势。支出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成本和产生的净坏账。
这种收支结构加上一定的规模是实现信用卡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机制。但就国内而言,从消费文化到银行的管理能力都存在不少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循环信贷还远未成为消费的主流模式,无论对高端客户提供高透支额度还是对一般客户提供普通额度都很难形成可观的循环信贷业务和利息收益;二是手续费和服务费比例还很低;三是年费也在呈现减免趋势;四是开发成本很高,由于信用卡业务启动较晚,各家银行都相继投入了巨额开发成本,其中系统的一次性投入平均就达到8000万至1亿元人民币,成本压力很大;五是银行的业务管理能力还相当薄弱,在客户分类、产品创新和营销水平等方面还需要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可以说,上述问题关系到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长远发展,而很多方面还处于管理空白,并涉及到外部环境的演变和优化,包括政策和法规体系的完善等。因此,本期建议以信用卡发展的风险关和盈利关为主题,深入讨论国内银行开展相关业务面临的各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