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明
大年初三,我去大姐家拜年。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门铃响了,进来一位红光满面、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和一位妙龄女郎。哦,我认识,他就是大姐在农场时的同事杰。在我的记忆中,杰应是大姐的初恋“男友”,我的脑海中立即想起30多年前的往事……
大姐18岁时,去了崇明农场。由于她能歌善舞,被选进农场文艺小分队,经常参加演出。小分队中有一位小提琴手,和大姐一个连队,他就是杰。杰长得清清秀秀、一表人才。
第二年的暑假,我又去了农场,这次我被姐安排在一个叫元的青年宿舍中,他,就是我现在的姐夫。
姐夫长得较黑,中等个子,他的父母都是静安区的清洁工人。缺少读书天赋的他,从小喜欢干活,木工、泥水工、电工他都会。令人奇怪的是看似一个比较木讷的人,可周围的人们对他都很敬重。经常有人来找他:“元,我们宿舍的电又跳闸了。”他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包就走;“元,我的半导体又不响了”;“元,帮我把旅行包的拉链修修”……
我不知道姐和元是如何好上的,但我感觉到他们能成夫妻。果然,两年后他们成了家,并有了一个漂亮的儿子。几年后,杰也结了婚,听姐说他的新娘比他小8岁,是连队中最漂亮的姑娘。
姐退休后,他们夫妻俩的退休工资都较低,他俩一直在外打工。姐在去年才刚刚在家歇着,而姐夫到现在还在外面干,他每天晚上帮一家公司值夜班,月薪是600元。
有时我想,如果当初姐和杰成家,那今天肯定是另外一种生活了。望着眼前这位开着轿车、拥有别墅、已是民营企业老板的杰,姐夫和姐对他热情款待,叙说着农场的旧闻趣事。
晚上,姐夫又要去值夜班,姐帮他系好围巾,千叮咛万嘱咐。姐夫走后,我和姐悄悄谈起杰。姐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怎么说呢,杰会动脑筋,适应现在的形势。但他最大的缺点是心太花,他已离过两次婚了,你也看到了刚才那个‘小秘和他的亲热劲儿。”我接着问她:“如果让时光倒转,你是选择杰还是元?”姐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肯定还是元,你看他多好,快60岁的人了,为了家庭,还在外面奔波。几十年来有元在我身边,我天天晚上睡得塌实。”
中国有句老话:家有千间屋,夜晚一张床。钱固然重要,但人们更为珍惜的是感情——平淡之中见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