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路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似乎总能轻松自如地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还能捞回一个个理想的分数,可冥冥之中,我却感觉到内心的压抑,心中几乎被沉闷的日子填满,但无论怎样,总有一席之地留给我的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自从赏读了这首与佛教有关的小诗,略知了佛教禅宗的故事,便莫名地迷恋上了菩提树——想像中它一定很高大,很美丽,它的叶子必定宽阔而幽香。从此心里暗暗想念,甚至盼望着拥有。
日子在脚下,踩出平静的声音。今年的春天似乎与往年不同,它好像来得特别早。或许是要出征中考吧,同学们都摩拳擦掌,只等着在那关键时刻大展身手。
灰色的天幕飘起了春雨。雨丝舔着玻璃,吟出“沙沙”之声。老师在讲台上用极抑扬顿挫的声音对我们进行着思想教育:“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学期……”凝望着雨丝敲打着窗似欲入室的情景,我不由想到:“我们进入理想的殿堂,是否也是敲门无应呢?”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似乎总能轻松自如地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还能捞回一个个理想的分数,可冥冥之中,我却感觉到内心的压抑,心中几乎被沉闷的日子填满,但无论怎样,总有一席之地留给我的菩提。
雨仍在飘,洗刷着远处的树影。朦胧中,树影似乎幻化成了菩提树——我一直想努力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尽管我永远也无法达到六祖惠能那样对人生大彻大悟的境界。
儿时,数星星、摘野花的日子早已化作发黄的日历随风逝去,我的生活,依旧继续。初三是酒,可我品尝到的只是辛辣;初三是登山,可是我体会到的只有路途的艰辛。
雨停了,云幕散去,可我的心并未因此而开朗起来,老师在谈着人生,讲着理想。但,我的理想在哪儿?
我问着自己,一遍一遍,得来的却是彷徨苦闷。从小我就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近九年的求学生涯一直都一帆风顺,可在即将到达人生的第一个驿站时,我却感到不安,几次考试下来,自己似乎已经筋疲力尽。尽管还未到真正的抉择,自己花一般的梦却仿佛闪着那将要隐去的光芒窜入黑沉沉的夜空,一去不返。
也有花在开,也有树在绿,也有歌在唱,但那与我无关。我只能沉入有形的汗与无形的泪中,浸在有形的忙碌和无形的烦忧里。哦,何时才能遇见我的菩提?
夜的黑衣遮住了太阳。我叹息道:“真可惜!”一旁的好友却说:“因为害怕黑夜,就想让太阳永远不落吗?难道因为今天的太阳已坠落西山,就不再向往明日的曙光了吗?”
我沉思了半晌。
在书上我读到:有成就的人无不是耐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抱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信念,才达到“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我反复想着朋友的话,品着那些似藏着玄机的语句。不错,初三生活是紧张,可只要努力,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莫说自己没有理想,努力探寻理想的内涵就是在追求理想;莫让自己失去信心,对自己失望,生活也会令人失望。
推开窗户,看湛蓝的天。心儿仿佛蓝天一样深远。书上说,菩提:佛教名词,用以指豁然醒悟,如日开朗的境界。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我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菩提。
【简评】
本文以“菩提”为线,串起往日生活的花絮、中考在即的压抑与理想迷茫的困惑,以此鲜明地凸显了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它是人生转折的春天,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春天。并以“雨夜”作烘托,给文章增添了迷人的神韵,使内容厚实而凝重。用“我的菩提、我的理想在哪儿”巧设悬念,使行文一波三折,严谨而精妙。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初三生活的深沉感悟:“努力探寻理想的内涵就是在追求理想;莫让自己失去信心,对自己失望,生活也会令人失望”,立意可谓高远,读后发人深省。文中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凝炼生动,给人无以言传的美感,更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