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客”是一种体制外的亚文化

2004-12-10 00:40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44期
关键词:碟片发烧友功课

童 川

DVD近年的普及,深度参与了中国社会的启蒙。甚至没有一门功课,能比碟片对大学生们的影响更深刻。当然也没有一门功课像电影这样缺乏统一教材。

我是一个碟龄5年、碟量3500张的碟客,并符合发烧友的基本症候,即收藏的需求超过了观赏,就像我的藏书一样。常有人问,这么多书这么多碟,怎么看得完呢。我说:错。收藏的本质是占有,占有是财产权的来源。收藏的欲念就是私有制的欲念。一个独裁者统治那么多他从不认识的人,一个暴君征服那么多他从不踏上的土地。这是把私欲膨胀到公域的结果。而一个小老百姓,把这种欲望放在DVD碟片上,就像人们以前放在书籍、邮票、火花、明信片、充值卡或政治像章等卑微的小物件上一样。他们其实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说话。他们说,我就是我自己的国王。我不用别人的生命,我只用我的碟片,为自己攒一个庞大的兵马俑。

越来越多的城市中产人士,从一般意义上的影迷堕落为症状不一的DVD发烧友。这不过是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私人收藏癖的最新一款。收藏文化是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腰眼。一个人们逐渐拥有闲钱、以及人们的财产逐渐开始有一些保障的社会,注定是一个收藏癖盛行的社会。

人们不满足于看一部电影,吃一顿饱饭。人们还想得到一种安全感。在一个被自己死死握住的东西都不一定属于自己的时代,不在自己手上的东西就更加令人惶恐。收藏癖的实质,就是对这种惶恐的克服。正如独裁是政治上的一种收藏癖。而DVD发烧友们,则是一个个喜爱电影的独裁者。

在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里,收藏癖是一种仅仅属于高老头、葛朗台或夏洛克的,或者说是只属于资产阶级的奢侈。但是恰恰相反,一个陕西农民家中的大米,一定是刘永好、柳传志厨房里的几十倍。而我家中的碟片,也一定比斯皮尔伯格家里更多。既然有那么多的影像租赁店,为什么那些经济并不十分宽绰的人们,还要私家收藏浩如烟海的电影碟呢?至少有一个理由,是出自于对交易和产权体制的怀疑。在一个并不发达也不可靠的市场中,我们看到一件喜爱的东西,惟一的念头就是赶快买下来。

或许因此,赶在今年3月私有财产权入宪之前,中国已成为一个大众收藏癖最严重的国家。这和刚刚摆脱饥饿的农民发疯般囤积大米是一回事。连我自己有时也怀疑,在一次次掏空钱包购买碟片的时候,是不是患上了强迫症?

有一个美丽的误会,认为在今天成为一个DVD碟客,是非常“小资”的。但我的亲身体验恰好相反,家里的碟片越多,我就觉得自己越是像一个农民。

但话说回来。在一个资讯等级化、信息面前依然不能人人平等的社会。即便私产入宪了,也不能阻挡人们前赴后继地成为碟客。在一个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看到HBO或凤凰卫视频道,以及按照电影局的规章,在网上放映DV作品都需要申请批准的时代,DVD之于碟客的价值,犹如网络之于网民。碟片成为我们在精神上追求与少数人平等、进而与欧美国家的公民在文化上平等的一个跳板。

在这个世界里,你可以像西方世界的成年人一样看《花花公子》,在深夜前和爱人一道窥视A片。你享有和电影局的检察官一样的权利,批判地观看张艺谋的《活着》、田壮壮的《蓝风筝》、张元的《东宫西宫》、李杨的《盲井》或王小帅的《二弟》。你可以挑选一切在电影史上闻名但注定没有机会在你家乡上映的片子,并在世界各主要电影节闭幕之后最多三个月,观看到几乎任何一部获奖电影——而无论这些影片是是否暴露,是否受制于进口配额、个别人的审美口味,或含有任何“不符合国情”的内容。

其实“碟客文化”的实质,就是一种体制外的亚文化。它的叛逆性同时指向摇摇晃晃的产权制度、一丝不苟的审查制度和过于片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事实上,DVD近年的普及,深度参与了中国社会的启蒙。甚至没有一门功课,能比碟片对大学生们的影响更深刻。当然也没有一门功课像电影这样缺乏统一教材(最近的深圳除外)。因此如果说阅读教育部指定教材之外的读物,是一个人的启蒙与成长必不可少的。那么观看广电部审查通过之外的电影,自然也是如此这般。

在今天,DVD意味着什么。DVD意味着电影不再与电影院有关。而不再与电影院有关的意思,就是不再与某种审查制度有关。为什么要作一名碟客的理由之二,就是除了对电影的喜爱以外,碟客意味着资讯世界中的自由。

近年来知识分子成为碟客的也越来越多。至少我周围的知识界朋友差不多已尽数沉沦碟海。于是你不但在资讯高于你的人面前求得了一种平等,还在低于你的人面前产生自力更生的荣耀感。就像当年有一台短波收音机的家伙在没有的人面前那种得意,散播来之不易的消息时两眼发光。或更早的时候,拥有圣经的神甫在没有圣经的信徒们面前那种矜持,仿佛距离上帝的门牌号码更加接近。

猜你喜欢
碟片发烧友功课
碟片上跳跃旧时光
张全胜
童年趣事
梦想家
条理清晰介绍小制作
纸蜻蜓
你好,色彩
物超所值!发烧友的平价机箱 Tt Element机箱赏析
放学了等
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