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彤
一、“十一五”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分析
1.国际环境总体乐观
从“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来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还可以争取到加快发展经济的历史机遇;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国际经济一体化特征、知识经济的特征将更加明显,我国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依然存在,将对“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支持。
2.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是拉动我国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已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3年的40.5%,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有力地拉动了投资增长。
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以为我国投资增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经做过测算,按照2002年的价格水平,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投资9万元,20余年间中国的城市人口由2亿人增加到如今的近5亿人,所需投入的资金高达27万亿元。
3.消费结构升级大大拓展了投资的领域和空间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和刺激消费措施的出台,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成为人们消费新热点,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汽车以及电子通讯等相关产业投资的迅猛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不仅引导房地产、汽车、消费类电子等行业的投资增长,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机电、化工、冶金、建材、交通运输、电力等相关产业的投资热潮,大大拓展了投资的领域和空间。预计“十一五”时期,消费结构升级对投资增长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4.投资体制改革深化将为投资增长创造更加和谐的制度环境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我国投资领域的行政审批、投资方式以及投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基本方向依据“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投资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政府宏观调控有力的新型投资体制。可以预见,投资体制改革方面将不仅有利于促进投资增长,而且对提高投资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5.融资方式转变与投资增长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以及贷款担保和保险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股权和债券融资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这对拓宽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扩大投资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6.提高投资效率与投资增长
“十一五”期间,对投资而言,尽管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以往靠铺摊子、上项目的高增长有所影响,但却能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水平、减少资源浪费、缓解环境污染,从而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讲,提高投资效率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是“十一五”期间投资经济发展的主题。
7.利用外资与投资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支持这一判断的理由在于:(1)投资领域的扩大将是带动利用外资增长的重要原因。入世以后,我国逐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尤其是汽车、银行、保险、交通运输、旅游、商业零售等领域将全面向外资开放,这将吸引外资加快进入我国。(2)中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质量较高、市场容量大且增长前景好、政治社会稳定三大环境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和入世承诺的兑现,对外资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将不断取消,但这并不会过多地影响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的信心和步伐,“十一五”期间利用外资将继续快速增长,从而对投资的带动作用将比“十五”期间更大。
二、“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约束条件分析
1.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最终检验其效益的是市场,是消费市场或出口。不考虑出口,则是否会出现投资过剩,一方面取决于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种与价格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增长和预期支出情况。“十一五”期间,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投资自主性不断增强,市场在配置投资资源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赢利预期,进而决定企业的投资规模,从这一点来说,“十一五”期间投资效率会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预期并不乐观,同时由于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住房等制度改革使其预期支出居高不下,加之消费增长本身有其内在的稳定性,在长期趋势中,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必然影响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是投资率下降和投资效率上升。
2.能源供给约束与投资增长
中国是近年来世界上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能源供应总量相对不足,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也越来越突出。
3.国债规模减少,对投资带动作用减弱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投资资金中企业自筹资金增长39.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占比也由上年的46%上升到47.5%,GDP增长达到9.1%,为近年来最高增速。经济增长加快,自主性增强,积极财政政策主动淡出的条件已经成熟。政策的实施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调整。相比“九五”、“十五”期间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十一五”期间来自国债资金发行及其投资对整个投资的拉动作用将会相应减小。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也是投资率不断上升的过程。但是,高投资率与低投资效率并存是当前我国投资经济中的两大特征。投资率提高在工业化进程中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我国的投资率过高却是投融资体制改革不到位、体制性无效投资周期性膨胀的结果。“十一五”时期,在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投资效率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投资率,不会影响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市场化改革的路子,让政府从更多的投资领域退出,把本来由企业管的事情交给企业,还市场以本来面貌,是提高投资效率的必由之路。
三、“十一五”期间投资增长趋势测算
综合影响投资增长的多种因素,通过不同的方法测算“十一五”时期投资增长规模和投资结构,我们分别测算了假设没有重大政策体制变化下的自发趋势方案和提高投资效率、转变增长方式的调控方案:
1.通过多部门经济模型测算结果
(1)自发趋势方案:运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测算,在没有重大政策、体制变化的前提下,经济自发惯性运行的预测结果是,2006—2010年投资完成额42.06万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约16万亿元,年均增长8.34%,增速比“十五”期间下降6.2个百分点。同期GDP年均增长8.01%,消费年均增长7.64%,消费增长慢于投资增长。
(2)调控方案:
①中方案:在投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消除无效投资冲动,企业投资成本真正按市场化成本核算,银行风险机制强化,需要消化前5年高投资形成的大量生产能力的背景下,有效启动消费需求,2006—2010年投资完成额40.67万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约15万亿元,年均增长7%,增速比“十五”期间下降8个百分点。同期GDP年均增长8%,消费年均增长9%,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增长。
②高方案:体制性无效投资冲动虽有所减弱但仍然存在,在地方政府干预下,企业投资成本仍然不能按市场化成本核算,银行风险机制仍不健全,在需要消化前5年高投资形成的大量生产能力的背景下投资仍然维持较高增长,消费增长仍然平稳,2006—2010年投资完成额43.74万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约17.7万亿元,年均增长9.5%,增速比“十五”期间下降5.5个百分点。同期GDP年均增长9%,消费年均增长8.77%,消费增长慢于投资增长。
③低方案:在投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消除无效投资冲动,企业投资成本真正按市场化成本核算,银行风险机制强化,需要消化前5年高投资形成的大量生产能力的背景下,投资低增长的同时消费增长仍然平稳,2006—2010年投资完成额39.49万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约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增速比“十五”期间下降9个百分点。同期GDP年均增长7%,消费年均增长7.99%,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增长。
2.GDP倒推法
确定“十一五”期间GDP增长目标;根据1990年以来的历史数据,以及我们对未来国民经济增长趋势的判断,确定“十一五”期间投资的效果系数;根据GDP、投资和投资效果系数计算投资额。按照2010年实现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战略安排,由于前3年GDP增长7.3%、8%和9.1%,则从2004—2010年间GDP年均增长7%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按照这一目标,2005年即“十五”时期末GDP为133602亿元,2010年则为187389亿元,基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根据1990年以来投资各年经济增长变化趋势,考虑到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结合历史上投资效果系数的变动特征,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投资效果系数从“十五”以来的0.16回升到0.23,基本回升到“九五”时期的水平。
根据以上确定的GDP增长速度和投资效果系数,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社会投资额将为25.6万亿元。按照GDP年均增长7%计算,则2006—2010年间GDP累计将达到82.2万亿元。如果投资效果系数为0.23,5年投资平均增速为8.6%左右。按照这一预测结果,“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下降约1个百分点,投资下降6个百分点,虽然投资增幅下降,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没有减弱,这可能是投资效率提高的结果。
四、实现投资潜在增长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路
1.提高投资效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建立有效的信息导向制度。在投资主体注重理性思维、讲求投资效益的条件下,信息对其投资行为的导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政府在减少对投资项目的直接审批之后,要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定期披露产业投资信息,做好产业投资预警工作。对于国家鼓励或限制的投资项目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进行准入和退出管理。为了做好投资需求和市场信息的发布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还应建立项目开工和投产登记制度,这是关系到各种产品供给和需求在短期、中期、长期变化的重要信息,在国家只对国家出资的项目和特大型项目进行审批之后,掌握建设项目信息的情况主要依靠项目开工和投产的登记。应该由国家统计部门来承担这项工作并把统计口径扩大到全社会。
2.坚定不移地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彻底废除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体制
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经多年酝酿修改,已经出台。要将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根除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投资的过度干预上,极大地扩大企业在投资方面的决策权,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要对政府的投资管理做出规定,促进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新方案中,政府将对投资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于需要利用国家财政性投资等政府投资的项目,不论项目投资规模大小,仍然维持现有的审批制管理办法;对不需要国家财政性资金支持,但项目建设涉及国家安全、重要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的重大项目,实行核准制管理办法;对不需要国家投资、能够自行平衡建设资金和落实建设条件的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办法。
3.规范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改变投资资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状况
资本市场不发达使间接融资比重过高,信用和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系统。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经历制度性变革,经营效率低,难以承受信用高集中所带来的风险。资本市场不发达和商业银行融资效率不高,导致资金流动性较差,储蓄转为投资受到阻碍。要落实中央关于发展资本市场的九条意见,以扩大直接融资、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争取“十一五”期末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全部非金融企业融资总额的比重从目前的5%提高到15%左右。
4.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消除因利率管制导致投资乃至经济波动的局面
作为投资资金价格,利率的高低对投资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截止目前,我国投资资金中的利率主要是由央行管制的(如银行存贷款利率),利率生成机制不能从根本上反映资金供求变化状况,当资金供过于求时,利率不能随之下降,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并不能随之上升,市场主体对资金利率的变化反应迟钝或者根本没有反应。这样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管制利率”低于市场“均衡利率”,导致资金需求过度、投资过度和经济“过热”,引发由投资扩张引起的通货膨胀;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由于“管制利率”高于“均衡利率”,导致资金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从而使“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大。利率管制成为加剧投资乃至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为了消除“利率管制”对投资以及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使利率真正由资金市场决定、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自动平抑投资和经济波动的重要的市场参数。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