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思维之变

2004-09-10 07:02
中国经济 2004年9期
关键词:淄博跨国公司高新区

晟 则

未来的投资者所面对的中国投资环境,将是建立在规范化、法制化基础上的投资环境,注意寻找自身与投资地区产业规划的一致性与协同性,将是投资者最佳的选择。

自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随着外商的涌入,中国的招商引资政策也经历了几次变化。由于中国复杂的经济结构和不一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引资政策在几个层面上交错存在。

第一代引资政策主要是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这种方式曾经长期主导着中国的引资经济。即使当第二代、第三代引资政策出现时,一些地区也同时把优惠政策作为争夺的主要手段,因为它简单、易操作。

第二代引资政策是“筑巢引风”,主要是打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为主,大量的开发区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第三代引资政策以培养外资的根植性为主,使外资与当地的经济融为一体,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这种特点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比较突出,如长三角、江浙一带,以及天津等地。而且这种经验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借鉴。

淄博高新区在与其他地区招商局争夺韩国上市公司Amotech株式会社的项目入区时,便使用了这种方式。当Amotech株式会社决定在中国投资后,社长考察了多个城市,条件都非常优惠。在“拉锯战”中各招商局展开浑身解数,并事先下尽苦功。当淄博高新区得知Amotech在中国的战略计划将是本地化后,他们就提前找为该公司找好了下游产品配件的30多个厂家,以供Amotech参考。这种帮助外商提前完成产业链的方式得到了Amotech的赞赏。最终,经过6轮谈判,Amotech确定在淄博高新区投资设厂。

第四代引资政策正在逐渐的萌芽和培育中。这一代引资政策与区域、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吻合,以中国几大都市圈龙头城市为带动,形成跨国公司产业链的递次蔓延。中国未来的引资方向将是拥有着核心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大型跨国公司,而这些跨国公司一旦到某地投资建厂,会带动众多关联企业追随着而来。这时都市圈的区域协调作用将变得非常重要。

有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在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政绩观之下,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方式必然会发生相应的转变。未来的招商引资会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更好地还原利用外资的本质——提升本地区产业水平,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利用外资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使地区发展更好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起来。

这位专家认为,未来的投资者所面对的中国投资环境,将是建立在规范化、法制化基础上的投资环境,注意寻找自身与投资地区产业规划的一致性与协同性,将是投资者最佳的选择。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中国不缺乏资金,中国缺乏的是企业家资源。所以引进外资不如引进国外优秀的管理者。就像日本的日产模式,在日产面临困境的时候,通过引进国际高管才逐步走出困境。

国际级CEO是在与市场经济大风大浪的搏斗中显露出来的,没有他们的卓越与成功,就不可能产生优秀强势的企业。中国大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深刻领会政府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顺应世界企业人才理念发展趋势,适时引进国际级CEO。

真正把引资与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将是中国未来的引资方向。

(本次特别报道的部分资料和观点来源于《赢商环境理论与实际研究---2003中国35城市赢商环境测度与评价》一书,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淄博跨国公司高新区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我国跨国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
诗意淄博
商务部鼓励服务外包业
2009跨国公司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