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黄山

2004-08-28 01:53朱卫东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16期
关键词:黄山市遗产地黄山

吴 明 朱卫东

“黄山采风”系列报道(三)

(一)

黄山市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前身是徽州地区,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黄山市,现辖3区4县和黄山风景区。目前,黄山境内现有世界遗产地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保护街区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省、市自然、人文景观中,

黄山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生态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品位极高。黄山市是我国唯一拥有2处世界遗产地的省辖市,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我国首批4A级景区黄山风景区,方圆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154平方公里,山体气势磅礴,风景雄奇瑰伟,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的黄山著称于世。

黄山周围景观簇拥,著名的有“徽州古民居博物馆”西递、宏村,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齐云山,江泽民亲笔题名的全国品位最高、规模最大、谜团最多的“花山谜窟”,静谧如诗的“黄山情侣”太平湖,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廊”新安江,“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清凉峰等。

这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博大精深。黄山市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商文化的发祥地,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清明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涵盖哲、经、史、医、科、艺等诸多领域,体系完整,博大精深,并孕育了朱熹、程大位、渐江、戴震、胡雪岩、黄宾虹、陶行知、张曙、胡适等众多历史名人。

这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物产丰富。黄山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山峦重叠,山水相间,形成了“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理特征。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大气质量和地表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自然生态条件一流。境内物产丰富,既是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红、屯绿、黄山贡菊、徽墨、歙砚等名特产品和传统工艺品的主产地,也是安徽省木竹、蚕桑、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水能和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萤石、蛇纹石、瓷土、膨润土的储量均占安徽省的70%以上。

这里地域区位承东启西,通江达海。黄山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是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是安徽省“一线两点”开发开放和“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205国道、皖赣铁路横贯境内,市内有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开通了20多条国内航线和直线国际包机。随着今明两年徽杭高速公路、合铜黄高速公路、黄山机场扩建、铁路黄山站升级改造等一批大交通项目的实施和建成,潜在的区位优势必将进一步显现,对黄山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1979年7月11日至16日,邓小平徒步视察黄山全程,高瞻远瞩地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亲手揭开了黄山开发开放的新篇章。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5月17日至21日亲临黄山视察,写下了《登黄山偶感》的壮丽诗篇,并对黄山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符合黄山实际、具有黄山特色的发展路子。始终坚持经旅游牵头的发展战略和政府主导型的发展路子,山上山下一体,自然人文融合,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互渗透,初步实现了“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目标,形成了大黄山、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产业规模迅速壮大。2002年接待游客706万人次,旅游收入25.2亿元,创汇5600万美元。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15万人次。产业体系完备。形成了以黄山风光为龙头,以徽文化为特色,以国际化旅游休闲设施为新亮点的旅游产品体系。

昔日的“徽之黄山”已成为驰誉海内外的“世界名山”,昔日的“自然山”、“寻常山”已成为国家级“文明山”、“安全山”、“卫生山”。黄山风景区名列首批中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榜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洲唯一的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誉奖,最近又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目前,黄山市委市政府正在着眼于建设旅游大市、生态大市、文化大市,提出了完成“三步跨越”,实现“三最”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即到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年均以两位数增长;到2010年,人均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到2020年,人均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富裕、国际知名的现代旅游城市,成为“全国最美、山区最富、生态最佳”的地方之一。

猜你喜欢
黄山市遗产地黄山
黄山日落
黄山冬之恋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市召开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老年人住区交往实证分析——以黄山市“阳光绿水”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