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contemporary era with multiple development of sculpture, large amount of works, novel mentalities and multiple forms may be said to be record-breaking. Sculpture developed from Qin Dynasty to Han Dynasty and once got to the height of power and splendour in Tang Dynasty, and what brilliance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m art showed left indelible record. From backwater and decline in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unexpected rise of new sculpture in 20th century, from political fetish in the 1950's to 1970's, from occidental and commercialization in 1980's to the end of 1990's and till reconstruction of China's sculpture of today, during the endless process, there are actually many regulars to be researched.
What'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 sculpture? And how about channels for it?
Therefore, "Sculpture Magazine" consigned me to host academic forums, surrounding a topic, inviting specialists of various fields, scholars and post graduates by means of conversation by writing, dictation, dialogue, which is appealing to characters to make sculpture endowed with comprehensive cultural significance.
Universities are the symbol of human improvement and bethel of civilization inheritance. China's universities only have several hundred history, but with reforms of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quickening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ew campuses are established with great scale, which is exciting.
How to build the environment of universities to make them become cultural paradise together with humane atmosphere, anima, atmosphere and to make people feel the distance of history and the step of social proceeding? Sculpture has become the hot point of common focus.
In this periodical, we invited the great scientist, Yang Zhenyu, outstanding humanist, Ji Xianlin, president of Nanking University, Jiang Shusheng, esthetician, Teng Shouyao, sculptor Wen Lou,theorist of fine arts education, Yin Shaochun and post graduate, Shang Rong, etc to launch discussion.
主持人语:吴为山
在雕塑多元化发展的当代,作品的数量之庞大、观念之新异、形式之多样,可谓中国雕塑史之空前。雕塑由先秦的形成发展到汉、唐曾经有过的鼎盛,以及佛教艺术汉化所展示的辉煌给人类文明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录。从宋元明清的停滞及衰落到二十世纪新雕塑的崛起,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政治偶像,八十年代的西化、商业化到九十年代末至今的中国雕塑重建,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确实有许多规律可研究。
中国雕塑的发展方向?途径?……
为此,《雕塑》杂志委托我主持雕塑学术论坛。每期围绕一个主题。邀请多方面专家、学者,以及在读研究生或笔谈,或口述,或对话,诉诸于文字,使得雕塑赋予更为广泛的文化意义。
大学,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是文明承传的圣地。中国大学虽然只有百年历史,但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的加速发展,新校区的建立,规模之宏大,令人振奋。如何营造大学的环境?使之成为文气、灵气、大气于一体的文化乐园,让人们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悠远与现代社会行进的步调。雕塑成了普遍关注的热点。
杨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
国内很多大学正在扩建旧校园或建立新校园,听说大家都在考虑安置大型雕塑。我十分高兴听到此消息。
校园里面的雕塑对于学生有极大影响。写实的和抽象的雕塑都会变成他们几年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的记忆中,雕塑常常比建筑更有长远的影响,因为雕塑通常具有升华了的深层抽象意义。
今天是中华民族文艺复兴时代的开始。是融汇中西文化,创建中华民族的新历史的时代。千千万万的大学生都将在新扩建或新建立的校园中成长,校园中的雕塑将不只是文化景点,而将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凝聚深层意义的焦点。
季羡林(东方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一代优秀的知识分子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人类文化、科学的研究。通过塑造他们的形象,唤起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对文化的重视,是十分有意义的。尤其在大学校园,更应该创造一个文化的氛围。
在中国古代没有塑人像的习惯,近代从谁开始为活着的人塑像,我虽未考证,但有一点可以保证,那就是近代人物雕塑开始崛起。古代主要是为仙佛造像,是塑神……以全国南北之五百罗汉而论,往往面型雷同,这是脱离实际人物想象所致。当代的雕塑家应为时代造像,将文化精神溶入历史发展生生不息的长河,以凝固历史的辉煌,对后人有所影响。
北京大学立起了蔡元培,还有李大钊等先生的像,国外送来塞万提斯的铜像。当初有人不理解,认为校园本来很小,还要放这么多“死人”干嘛。其实这哪里是“死人”,是精神!
蒋树声(全国人大常委/南京大学校长、教授)
雕塑,不是简单的为造景点而建,它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一般说它包涵了人文、科学、传统。它常常是大学精神的标志,也是历史进程的缩影。同时,它勾起人们的情结、唤起人们的情感,起到维系海内外学子情感的作用。
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在校园树立了陶行知、徐悲鸿、李四光、竺可桢、匡亚明、吴健雄等十四尊像。我常看到有年逾古稀的老校友久久伫立于这些人物塑像前,并抚摸这些石头、青铜的雕塑,他们象是在回忆什么。时间虽跨越了几十年,但在那时刻凝固了,缩短了,交汇到一个点上。这种情感乃民族情感、师生情感,也体现了深深而悠远的时空意识。1994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先生对百年校庆立他的像,深情地写道:“艺术可以传世。”并以清风、明月、劲松来形容知识分子的风貌。
另一方面,我们以法国巴黎大学教授、著名的华裔雕塑家熊秉明先生的代表作《孺子牛》作为百年纪念雕塑。分别请吴冠中、杨振宁为该雕塑题字、题词,熔铸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熊先生学贯中西,是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他为《孺子牛》自题:
他是中华民族的牛;
他是忍辱负重的牛;
他是任重道远的牛。
该作品正如杨振宁先生所题:“秉明塑造出二十世纪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认识。”
这可谓是大学精神之永恒!
我们还邀请了韩国雕塑家协会主席、梨花女子大学金凤九教授为“南大星”作纪念雕塑。请外国艺术家,这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校园雕塑,不仅在题材上、在艺术水平上,体现大学的高、深、雄、阔,在选择雕塑家时也要体现开放与兼容并包。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并存也为开放型大学的各国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文化的家园。当然,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优秀传统。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精神的摇篮。
滕守尧(著名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
滕守尧教授长期以来研究中国艺术教育的问题,从美学的角度透视教育、艺术、人的关系。关于雕塑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吴为山与他一同品茶论道。(以下简称滕、吴)
滕:中国的大学艺术教育相当薄弱,很少受到重视。很多大学生对音乐、美术、戏剧、舞蹈都不太重视,因为从上高中时,几乎全是应试教育,挤掉了艺术课,到了大学,他的艺术能力就很差,影响了其人文素质。因此,大学校园应该营造一个艺术的环境。雕塑对营造大学艺术环境极其重要,在大学校园里每出现一个雕塑,就造就一个艺术之场,不断地向外发射艺术的信息和激情。它们就像空气一样,时刻熏陶着大学生。不管你喜不喜欢看,只要你路过这里,就会看到,不知不觉地接受一种审美的教育。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大学校园的雕塑也应该是多样性的。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配合政治宣传搞点伟人塑像,选取哪种雕塑,要把其审美内涵放在重要位置上。我觉得,在选择哪种雕塑时,第一要考虑它的形式美,艺术形式是通过点、线、面等艺术要素以及平衡、比例、韵律、节奏等形式规律造成的。现在有许多雕塑引不起美感,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注重这种东西,看不到艺术的节奏、韵味,没有形式感,很少引发审美感受。第二应该考虑其传达的文化情感因素。每种雕塑或多或少都有符号意味,传达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第三是其个性。个性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完全不同的东西。不同的人使用的质料不同、表达方式不同,风格不同。我觉得风格是很有意思的,艺术品如何将观众的眼光一下子吸引过来?当然是其奇特性或独特性,如果稀松平常,看一个雕塑就像看一块石头一样没有感觉。哪怕是怪一些,哪怕是脱离常态,也比俗好。如果雕塑具备这三个层次的东西,就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受到审美的陶冶。大学生是一个高层次的群体,但他们在审美方面的修养与其身份是不匹配的。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非常需要诗性的熏陶,非常需要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方面的修养。雕塑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延续,只要你来到它跟前,就会受其熏陶。
吴:雕塑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他的理想、情感,智慧都溶铸于雕刻,这个智慧中包含了他的思维方式,也包含了他对事物的认识评价。大学生在看作品时,无形中不知不觉受到思维方式的感染,能启发多它方面的思维,雕塑是一个放射性的,具有“核能量”的精神体,它放在校园里不仅表示它是一个什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怎样表达什么的问题。怎样提炼、升华,而达到形式的美,精神的美。
滕:由于它无时无刻不立在一个地方,所以更应该是精而又精的东西,千万不要把一些文化“垃圾”扔给学生,可惜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垃圾”。
吴:开放之后的中国大学,随着西方艺术思潮的进入,西方当代的流行往往成为年轻艺术家追逐膜拜的对象。既然追逐膜拜了,他就会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出来。当然借鉴是对的,但赶时髦、模仿并把这些东西放到校园里去,实际上是一种坏的导向。
滕:是的,如果是垃圾艺术,就永远要污染你的眼光,这是非常危险的。我觉得现在有个潮流可以借鉴,很多国家在进行艺术展览的时候,左边是艺术,右边是文字。文字有的是介绍性的,有的是评论性的,都可以给人一些启发思考。评论也好,介绍也好,虽然是从一个角度进行的,但它应该是开放的,应该启发别人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而不应该是一种定论性的东西。评论必须是一种开放式的评论,不是公式化的。一些公式化的献媚言词,放在哪件作品身上都可以,因为它们不过是一种套话。
滕:现在我国基础教育增添了一门艺术课程,这种课程注重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其中艺术与科学的联系相当重要。科学所发现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能增强人的艺术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平时人们很难想象到微观世界是什么样的,也很难想象宏观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些东西为艺术带来新鲜的原料和思路。艺术想象范围扩展了,反过来又会刺激科学的发展。另外,科技发展造就的许多新的质料对艺术的冲击和促进也是满大的。
吴:艺术家在使用新材料时实际也是对科学发现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是冒险,是创造。材料不仅是媒介的转换,其本身就是语言。材料本身也能激发人新的灵感和创作热望。激发人新的思维方式。如一个泥塑,最后转化为青铜,两种感觉往往是不一样的。泥塑更加生动,更加有人情味,手感及滋润的意识都在其中,而青铜可能更加具有力度感,它可能不具有泥土的温性、柔性,但是它磨出的光,其闪烁赋予了雕塑另外一种意义。其金属的声音更是时间与空间的震撼力。现在许多艺术家利用光电等手法,这里也蕴藏着观念。
滕:艺术家使用的材料应该是不断开放的。现在艺术教育总的目标是让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质整合发展,但艺术能力也非过去界定的知识技能,像感知与体验能力,反思与批评能力,创造与表现能力等,都应该包含在艺术能力之内。我们的艺术教育过去很少注重反思的能力,是一大损失。
吴:对,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审判,这对艺术家有一个理论要求:对历史的宏观认识很重要。艺术家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我,向前发展。
滕:在历史发展的早期,西方人与中国人都注重批判精神,西方在柏拉图时代就有自由教育,培养的是领导人,这种教育不是让你学一个手艺,而是培养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充满批判精神的人。这种传统在西方一直持续着,你看现在的西方人,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都乐于和善于批判,许多人对艺术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国在先秦时代百家争鸣时,人们具有相当强的批判精神,但后来逐渐消失,当今教育重新提出反思与评价的问题,对培养这种批判精神非常有益。过去的教育把老师和课本当成榜样,老师的行为是模仿的标准,他说的话是全对的,既然如此,学生只要模仿和记忆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思考。
吴:所以大学里的艺术作品、雕塑作品以各种风格存在,它将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启迪呢?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发散式的,也是民主意识的体现。作品的多元化,或多元化的作品,它的客观存在所产生的在互相影响,观者游离其间会受到多种信息的冲击,并在头脑中综合、消化,最后生发新的观点,那就是一种新的创造。雕塑作品在大学中不仅仅是一个审美教育,也不仅仅是情感教育,他确确实实给人的启发还带有一种开启智慧的作用,还有对事物价值评判的作用。大学生与杰出人物的塑像一起合照,就标明了一种价值取向。
滕:雕塑在塑造一个历史人物时,也包含了艺术家对历史的一种感悟和理解,历史人物是一个时代的凝聚,如果搞不好,歪曲了,或是很肤浅,就造成误导,造成污染。
图 1 | 图 2 |
图 3 | 图 4 |
图 5 | 吴为山作品《母与子》 |
图1:熊秉明作品《孺子牛》(南京大学百年纪念雕塑)
图2:四位南京大学校史上的教育家,他们刻载于石头中,他们从石头中出来。与莘莘学子,与教学大楼形成动与静,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对比……
图3:北京大学校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图4:西安交通大学内的《四大发明》组雕之一
图5:朱铭作品《太极》(香港中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