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圣明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开创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俗话说,温故而知新。为了深刻理解改革的这个新阶段,本文将全面系统地回顾改革的历史与成就,并对新的改革做点预测性分析。
改革的初始、试点和探索阶段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又称市场取向改革)正式起步。全会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清算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全会要求,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确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把改革开放在重要位置上。
但是,按照什么方向和原则进行改革?如何进行改革?当时的认识并不一致。于是,从上到下展开了热烈讨论。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多数同志的提法是:“在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与此同时,1979年4月在江苏无锡市召开的有三百多名学者参加的全国性大型经济理论讨论会,即“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会”,对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提出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观点。例如,有的指出:“社会主义既然实行商品制度,那么社会主义经济在本质上就不能不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经济”。①还有的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应该互相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计划经济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市场经济”。②这些见解虽然当时未被多数人接受,但可以肯定,它对打破计划经济一统的坚冰,起到了历史性作用。
理论界在讨论,邓小平同志也在思考。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和加拿大朋友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这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①邓小平同志的这次谈话语警四座,不仅客人感到新解,连中国经济学界也是闻所未闻的。他第一次把市场引入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内部,使市场成为内在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种崭新的理论。它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人类文明史上,都划出了一个时代。这就为中国的改革開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变成全党的共识,成为全民的行动,尚需时间,必然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从1979年至1992年共13年时间。其中又划分三阶段:
第一段段(1978—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指出,今后一个长时期,至少是到本世纪末的近二十年内,要抓紧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十二大报告提出,要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各自的范围和界限;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按照上述方针,这个时期的改革和开放的主要举措有:(一)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取得巨大成就。“包产到户”的浪潮1979年首先在安徽兴起,其后迅猛发展。1983年初,全国93%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到1984年,全国99%的人民公社不复存在。农村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的双层经营管理制。(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1978年10月开始在四川省6个企业试点。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五个文件。到1982年底,推行经济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占80%,商业企业占35%。1983年6月和1984年10月先后进行了两步“利改税”。1984年5月国务院发出文件,从10个方面扩大企业自主权。(三)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了它业已中断20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后来又设立了公司制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标志着金融的市场取向改革起步。同时财政体制由统收统支改为“分灶吃饭”,开始解决资金大锅饭问题。流通体制将过去由商业、物资部门统购包销和计划调拨,分别改为统购统销,计划调拨,计划收购,订购选购,自产自销,代销,联销等多种形式。实行价格双轨制,先后两次放开500多种工业品价格,取消城镇居民粮棉油定量供给制度。(四)1979年7月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1980年5月国务院决定把特区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1979年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79年7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1984年利用外资171.5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130.5美元,外商直接30.7亿美元,外商其他投资10.4亿美元。这样对外开放就迈出了第一步。1980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接见外宾时第一次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公之于世。1982年将对外开放政策写入宪法和党的“十二大”决议。
第二阶段(1984—1989年):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1984年起,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适应这种转变,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把社会主义经济界定为商品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的确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①因此,它受到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②但是,有计划商品经济这种新提法在经济学界也引出了争论。有人认为“有计划”是定性;也有人说“商品经济”是实质,这就把计划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了。针对这种问题,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10月23日会见美国企业家时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办法能更为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再次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吗!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④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十三大”文件是这样写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复盖全社会的”;“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三大”后再也不提计划经济为主了。
第二个阶段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在农业方面,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着力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决定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逐步取消统购派购,对主要农产品实行计划的合同定购和计划外的放开价格、放开经营。这就形成了按计划价格定购和按市场价格议购的“双轨制”。
工业方面,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若干问题暂行规定》,赋予企业更多的权力。1986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要在全国推行企业承包制,即“包死基数、保证上缴、多收自留、欠收自补”。其后二、三年,承包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导形式。1987年,全国预算内全民所有制企业有78%,其中大中型企业有80%实行了承包制。1988年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首次对“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出法律界定。1988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济责任制暂行条例》。
工资改革是1985年的重要改革任务。新的工资制度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分开。企业职工的工资、资金与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个人贡献挂起钩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则采取结构工资制,以职务工资为主,加上基本工资和工龄工资。由此开始体现按劳分配原则。1984年四川、广东、江苏等省市的一些国有企业的职工退休开始社会统筹试点。1986年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提出给合同工建立“退休养老基金帐户”。这样,开始迈向社会保障制度。在价格改上,不论工业品,还是农产品,都扩大了放开的品种,拉开了价差。在财政体制上,从1985年起,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拨款改为贷款,即实行所谓的“拨改贷”。由于1985年工资改革、价格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方面迈出的步子不小,所以1986年的改革采取了“巩固、消化、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7年建立了交通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两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将市场机制更多地引入金融领域。
在对外开放方面,1984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特区时作出了特区是对外开放窗口的讲话,进一步推动了开放。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天津、青岛、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又把沿海经济开发区扩大到山东半岛以及河北、广西等沿海其他地区的许多市、县、镇。1988年4月,中央决定成立海南省,并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1986年7月我国政府正式提出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要求,并开始了“复关”谈判(后转为加入WTO的谈判)。
第三阶段(1989—1991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89年春天的“政治风波”之后,在计划与市场关系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反复。1989年6月之后,报刊上陆续出现批判“市场取向”、“市场化”、“市场经济”的文章。有的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⑤也有的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把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市场取向上,把‘市场经济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混淆了”。⑥还有的文章直接把市场问题同社会基本制度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个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如果不问姓社姓资,“确实把改革开放引向了资本主义化的邪路”。⑦还有的文章把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争提到“路线之争”的高度,说市场经济论的存在,表明“在改革问题上的两种主张、两个方向即两条路线的斗争,仍以不同的形式、方向在继续”。⑧历史又到了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又出来讲话了。他在1989年6月9日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绝不能重复回到过去那样,把经济搞的死死的。”⑨1990年12月邓小平同志更明确地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⑩由于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反市场的倾向很快被制止了。
这个阶段虽然存在着一些争论,但改革开放的步伐并未停止。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一)通货膨胀的出现及其治理。1987年第四季度,通货膨胀已经抬头。但在“通货膨胀无害论”驱使下,1988年为了实现“大步改革”,仍然放松银根,M0、M1和M2都出现了超常增长。在这种情况下,1988年5月上旬又决定在此后的五年内实现价格改革和工资改革的“闯关”。于是迅速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膨胀。零售物价指数增长率1988年达18.5%,1989年达17.8%。面对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88年第四季度起开始急剧压缩投资,收缩银根,调整利率,对三年期以上定期存款采取保值措施,使1990年和1991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增长率回归到正常范围内的2.1%和2.9%。(二)继续加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91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放在突出地位。(三)资本市场开始起步并有发展。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中国证券市场由场外分散交易发展到场内集中交易阶段。(四)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运行。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在城镇广泛推行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统筹。与此同时,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也迈出了步伐,即在部分城市试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四)在对外开放方面,1989年春夏“政治风波”之后,由于西方的“制裁”,吸引外资有所下降,外贸增长不多。但对外开放却迈出了步伐。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比照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政策,开放和开发上海浦东新区。1991年中国政府允许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从事外币业务。当年,在浦东开业的有6家外资银行,1家中外合资银行和2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
至此,改革开放试点、探索阶段(1978—1991年),即“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基本结束。
确立目标模式和基本框架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决议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了回答1989—1991年期间国内外对中国能否搞市场经济的种种责难和疑虑,以及即将召的“十四大”如何确定下一步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在巡视南方时发表了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极其重要的谈话。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邓小平同志讲话的春风迅速吹遍了神州大地。2月20日下午江泽民同志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十四大报告起草小组会议时明确指出,十四大报告要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作为贯穿全篇的主线。10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指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可以有所不同”。10月18日十四大批准了这个报告,在《决议》中又重申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被全党接受了。由此,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改革进入新阶段。
为了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指示和十四大的精神,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系统总结了十几年改革的经验教训,勾勒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框架的设计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密切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2
按照上述框架设计,在各个领域各种层次上展开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开放。我们仅择其要者陈述于后:
(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20世纪8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仅
限于调整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国家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可以说,这种改革还是企业外部的,而不是企业内里的。而进入90年代后,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进行转轨建制的改革。这就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的根本改革13,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94年国家经贸委组织实施了《万千百十、转轨建制》规划。所谓“万”,就是对1万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真正落实14项经营自主权,为企业转轨建制打下基础;所谓“千”,就是对1千户重点骨干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所谓“百”,就是对一百户不同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所谓“十”,即在十个城市或地区进行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自有流动资金比重的试点。1995年集中精力抓好国务院批准的三项试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试点。此外,1995年还提出了“抓住管好大的,放开搞活小的”政策。1995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一篇重要讲话里提出了八条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重组”。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在中央的方针指引下,经过8年(1993—2001年)多的努力,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了。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2001年对全国4371家重点企业(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调查,已有3322家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改造面为76%。3322家改制企业注册资本11437亿元中,国有资本7383亿元,占64.55%;其他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外资资本)为4054亿元,占35.45%。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开始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另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01年底,除个体户外,90%以上的新建立的企业为股份制企业,70%以上的老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正在逐步减少。
(二) 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过去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采取排斥、
打击,甚至消灭的政策。改革开放初期,将它们视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起“拾遗补缺”的作用。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将个体、私营等非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策的调整,在1992—2002年期间,个体、私营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2年底,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377万户,4743万人,注册资本3782亿元。我国的私营经济从80年代末开始起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高速发展,年均增速在15%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已从1979年的不足1%增加到2001年20%以上。浙江省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纳税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省的47%、40.6%和79%。
(三)大力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从1994年起,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在财政体制方面,从1992年开始在浙江、武汉、大连等地实行分税包干改革试点。自1994年1月1日全面推行分税制和转移支付体系;建立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并立的流转税制格局,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同时取消对外资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实行内外企业有别的所得税;1996年起实行新的关税税则,并连续幾年大幅度降低关税。在预算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中央预算从1992年起按复式形式编制,地方省级预算从1993年起按复式形式编制。1995年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根据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9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具有稳定货币和加强监管两大职能。1994年起停止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财政赤字用发行国债弥补。1994年起将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开,成立了三个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1995年3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1998年5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和金融机构党委,以保证对金融机构的领导。与此同时,为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先后成立了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以适应分业经营条件下对银行、保险和证券的监管。由于措施得力,顺利解决了1994—1996年的国内通货膨胀,实现了“软着陆 ”并战胜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在外汇体制改革方面,1993年12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从1994年1月1日起对外汇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1996年7月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至于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兑换尚待时日。
(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994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7月1日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负责出口的政策性融资。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取消进出口环节的国家财政补贴,对外贸易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1年提出以质取胜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1994年提出并开始实施大经贸战略。1998年又提出科技兴贸战略。以上四大战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外贸发展。不断扩大外贸经营权,逐步由审批制向登记备案制过渡,以至最终普及外贸经营权,允许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私营企业等经营外贸。1996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开始试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经过15年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既承担了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又获得了应享受的权力,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时期。
以完善为主题的改革开放新阶段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进入了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
如上所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25年了,经历了初始、探索、试验阶段和确立目标模式、基本框架阶段。应当说,我国经济体制已基本转轨,市场已开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通过深化改革去解决。
首先已经提出和确定的改革任务尚未完成。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设计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时,曾经提出和确定了五个方面的任务。现在看,这些方面都有没有完成的任务。比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还远未到位,与现代企业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然继续遇到不少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困扰;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公司制改革还未起步(前天刚刚公布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开始试点的消息);在市场方面,地区封锁、行业垄断还相当严重,市场秩序还比较乱,社会信用和商业信用有待重塑;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待调整,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秩序混乱;社会保障体系远未建立,欠交严重,入不敷出,农村社保体系如何建立刚刚开始探索;政府职能转换中越位、未到位、错位并存,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法制不健全,经济腐败继续蔓延。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继续改革才能解决。
其次,改革和发展中新出现的问题和新提出的任务,主要有:(一)“三农”问题。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继续扩大,农民收入停滞不前,甚至下降。必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二元体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问题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镇,都是严重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非大力解决不可;(三)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非典”暴露出公共卫生问题的严重性。如何从追逐GDP转到“以人为本”,有众多问题必须解决;(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污染问题,是一百多年战争和几十年片面建设造成的,已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再不解决,无颜面对子孙。总之,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而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机制。
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有许多地方不适应国际环境的问题。要修改和制订法律,完善各项制度。加快金融体制以及其他服务贸易体制改革,以应对开放带来的新挑战。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新世纪,争取用二十年时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极其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