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博弈“弃卒保车”

2004-05-11 22:12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16期
关键词:贸易谈判贸易

4月下旬,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抵达纽约,出席并主持了级别升格以后的第一次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谈结果:中国在一些老大难原则问题上得到美方的承诺,美国则在若干具体问题上获得中方的让步。

在美国大选年,中美经贸摩擦增多并不足奇,中国人应以平常心对待贸易纠纷

4月21日下午,美国商务部部长会议室,一个本来仅能摆开一张大会谈桌的空间,满满当当地塞进了一百多人,有双方代表团的成员,更有各大媒体的记者。他们都在等待中美此次贸易谈判结果的“揭盅”。17:00点刚过,双方的主将出现了:中方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一身淡蓝色套裙;美方主席之一、商务部长埃文斯则满面春风。

埃文斯一落座,就直截了当地宣布:“今天是里程碑式的一天,是中美关系史上富有成果的一天。”吴仪也表示:今天四个半小时的会谈是在非常友好坦诚的气氛中进行的,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美各自收获几何

此次首度升格为副总理级的中美商贸联委会取得的成果是:美国在几个具体问题上获得中方的让步;中国在几个老大难原则问题上得到美方的承诺。

最让美方高兴的是,中国宣布无限期中止原定于6月1日起实施的无线局域网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WAPI),将与国际标准组织合作,对WAPI技术标准进行修改。此前,受到这个标准影响的英特尔、微软等IT巨头曾表现出抵触情绪。为此,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商务部长埃文斯、贸易代表佐立克曾专门联名致信吴仪。

美方的另外一大收获是,中国承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具体采取措施的有:通过制定司法解释,降低侵权刑事处罚门槛;国务院成立领导小组,督促执法;开展打击假冒侵权的专项行动;进一步开放正版音像市场,允许华纳公司在华成立合资企业;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使用正版软件;开展全民教育等。

此外,中国还承诺第三代手机将采用基于市场需要的中立标准,由企业自主选择;中国提前半年兑现开放贸易权的承诺;向美资企业提供分销权,允许它们从事零售和批发业务;只要美方出示有效成分的证明,中国将恢复美国化妆品进口等等。

在本次联委会上,美方同意就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放松对华出口限制等问题采取积极行动;在纺织品、反倾销、禽流感检疫等中方关注的问题上建立磋商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在联委会框架内,建立市场经济地位工作小组,着手研究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建立中美贸易救济合作机制,避免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被滥用;建立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磋商机制;建立纺织品贸易对话机制,就有关问题进行定期磋商。

中方最大的实际收获在于,与美方签署了关于高技术“最终用户访问换函”。根据这项协议,双方将在高技术的最终用户访问方面展开合作,加强对美国出口中国高科技的使用监督,以确保军民两用技术由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目的。这个程序将使一些中国公司从美国禁止出口的名单中消失,它们将能够进口美国的高技术及设备。这意味着多年来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将有所松动。

美方关注的人民币汇率、劳工标准和集成电路增值税问题,此次没有得到任何结果或承诺。汇率问题不属于贸易谈判的范畴。但吴仪还没离开华盛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接踵而至,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再谈这个问题。周小川在回答本刊记者追问时表示,中美在“人民币汇率浮动需要时间实现大量先决条件”这个问题上已经增进了了解;美国财政部官员也表示,美国没有为人民币汇率浮动设定“时间表”。这意味着人民币尽管最终会走向完全可兑换,但在可预见的近期,不会如一些美国人要求的大幅升值。

集成电路增值税问题,美国已诉诸世界贸易组织,双方近期将在瑞士日内瓦继续谈判,解决起来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孰胜孰负,尚难预料。

贸易摩擦不必大惊小怪

《纽约时报》在评价此次会谈成功时指出,中美两国采取了“弃卒保车”的务实政策。弃卒者,在一些分量较轻的争端上做出重大让步,以行动证明解决问题的诚意;保车者,对至关重要、暂时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避而不谈,确保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

此间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总统大选年,对华政策往往会成为驴象两党角力的话题之一,今年这个话题将聚焦于“中国制造”剧增对美国就业机会的冲击。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充溢于美国市场时,美国人惊呼“中国制造”抢走了“山姆大叔”的饭碗。根据美方统计,2003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1240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1/4;更有人言之凿凿地宣称历年的对华贸易逆差已使得美国损失了260万个就业机会。美国的产业协会和劳工联盟纷纷到白宫、国会山,给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施压。

在美国总统选战中,经济通常是重于外交的中心问题,而就业又是今年大选经济辩题中的核心问题。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特别是产业阶层的选票,布什政府不能不有所表示。

于是,从彩电到纺织品,从铸铁钢管到木制家具,半年来针对中国商品的设限和反倾销措施接二连三,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从履行“入世”承诺进展缓慢,到保护知识产权不力,从集成电路退税政策到WAPI问题,针对中国贸易政策的责难此起彼伏,中国“经济威胁论”重新抬头。人们似乎又闻见了中美贸易战的硝烟味。

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历时两年多的中美经贸关系“蜜月期”,随着大选年美国对华经贸政策趋于强硬已告结束。

但中方一直强调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待两国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么做往往需要高层拍板的“政治意愿”,这正是此次商贸联委会升格为副总理级的主要考虑。

中方此次派出了13位副部长级以上高官来美谈判,阵容之豪华,甚至超过了国家元首出访;美方也派出3位部长、5位副部长与会。双方对此次贸易谈判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美中达成一系列协议和共识,是迄今为止最强的一个迹象,表明中国准备采取重大措施,缓解同华盛顿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在美国大选年作出如此让步可能是明智之举,中国的灵活态度或将有助于阻止美国更具破坏性的潜在行动,如在人民币汇率和劳工标准问题上对中国更强硬。

此次商贸联委会有个小插曲,美国总统布什是否会见吴仪,直到会议开始前还没有定夺。到了4月21日下午,中美双方的贸易谈判进展顺利,大局已定。当双方的司局级官员还在为细节问题讨价还价时,布什在白宫与吴仪进行了愉快的会见,并且明确表态:他去年在会见温家宝总理时对台湾问题表明的立场丝毫没有改变。这在台湾地区选举风云变幻的当前,显然意义重大。

不过,此次贸易谈判取得成果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随着中国经贸规模的迅速扩张,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与外国的经贸摩擦会越来越多。

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蓝普顿教授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香博最近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不约而同地谈到,贸易摩擦不会影响美中关系的大格局和大趋势。他们认为,美国与其盟友欧盟和日本尚且在钢铁、农产品问题上针锋相对,打得不可开交,更何况与中国。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大选年中美经贸摩擦增多不值得大惊小怪。中国人应当继续学会以平常心对待贸易纠纷,求得“双赢”的结局。

猜你喜欢
贸易谈判贸易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摩贸易数据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对美贸易上市公司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