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读者的荐书单及爱恨宣言

2004-04-29 12:47马国兴
全国新书目 2004年11期
关键词:呼兰作家出版社刘亮

马国兴

读书让我们不仅生活在现在,而且还生活在过去和未来。那是对人生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我曾在书店工作五年,有了书店的工作经验,以及这么些年的读书经验,选书有了一定的标准,少走了许多弯路。鉴于作家们都难于免俗,出的书互有重复,我在此向各位推荐我心目中的好作家好作品,并说明原因。

1.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爱恨宣言:

刘亮程的文字自始至终都在关注自己生活了38年的村庄,从地理位置上,这个远在新疆的无名村庄,对于我们来说是遥远的陌生的甚至是毫无感情的,但经由刘亮程的叙述和导引,在我们的心理位置上,这个村庄便成了熟悉又亲切的所在,仿佛那里存放着我们的一段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感受。

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文坛之外,在“一个人的村庄”里,刘亮程执著其小而不失其大,从容不迫得张扬起自己的旗帜。在繁华的现代都市里,看看刘亮程笔下夕阳下炊烟袅袅的村庄,听听牛哞与蝉叫,嗅嗅青草的气息,再静思一下我们的生活,我们会从中得到不同的解读,我们的灵魂会得到慰藉。

2.林 达: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历史深处的忧虑》

《总统是靠不住的》

《我也有一个梦想》

爱恨宣言:

“林达”即丁林、Dinglin2,是两位作者(丁宏富、李晓琳夫妻)合用的笔名。1990年代初,接受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他们移居美国,谋生劳作的同时,开始和美国的普通人建立友谊,了解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他们看到的美国完全出乎意料,法治保障着个人不受他人或政府的侵犯,人人享有着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这一切让他们惊奇,让自己头脑中被妖魔化的美国猜想轰然倒塌。兴奋之余,他们开始给国内的朋友写信,不仅写见闻和感受,也试图写出美国现象的制度根源,写出大厦如何在常识常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每个普通人的个人自由,为什么竟可以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

写透中国世事的图书并不鲜见,而能将美国的政法制度客观深入又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就我目之所及,无出其右者。

3.周国平:

《妞妞》

《守望的距离》

爱恨宣言:

周国平出有10来本散文,比如《周国平文集》(5卷本/陕西人民版)、《周国平散文》(中国广电版)、《爱与孤独》(天津人民版)、《各自的朝圣路》(东方版、北岳文艺版)、《安静》(北岳文艺版)等等,未能免俗,互有重复。建议新读者选前两本,当然,后两本也可不买,越写越来——写这些书时,他并没有太多的功利心,“文字是血肉做的”。之后,文字注水,越写越来……

4.余秋雨: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爱恨宣言:

余秋雨的书,市面上流传的不少,除上述外,还有《霜冷长河》(作家出版社)、《千年一叹》(作家出版社)、《行者无疆》(华艺出版社)、《借我一生》(作家出版社)、《出走十五年》(南海出版公司)等等,但我只推荐这两本!

记得当初接触余秋雨的文章是1994年,那时自己面临毕业,或者说是“失业”,读他的《文化苦旅》是酣畅淋漓,精神上与之共通,至今难以忘怀。我当时概括他的文章是“高层次的文化迷惘”,与我的现实迷茫相融了——待他的《霜冷长河》一出,有人感叹:“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深有同感;至于随后有关他的风风雨雨,更像是一场闹剧,无关文章,无关心灵!

5.路遥:

《平凡的世界》

爱恨宣言:

路遥的书的版本太多,源于版权不断地转换,以至于我无法推荐版本——这是中国出版界的悲哀,也是路遥的悲哀,更是读者的悲哀!不过即使如此,路遥的书的版税也早已将自己的欠账还完了吧?路遥应该瞑目了,他身后给了妻子和女儿无尽的经济来源……

许多年后再看《平凡的世界》,对我来说,人生指导上的意义要远远大于文学文本上的意义。平凡而不平庸,高尚而不高傲,主人公的精神烛照着我一路前行。

6.王伯庆:

《改正了也是坏同志》

爱恨宣言:

王伯庆不满于国内图书歪曲在美华人的生活,提笔作文,以正视听。“南怀谨先生曾说,提起笔来面对稿纸,一想到‘我现在要写文章了,就写不好文章了。写文章没有什么道理诀窍,如南先生说的:想到‘我开始放屁了,有什么放什么,就轻松多了”。王伯庆信奉“美文如屁”追求快乐思索和轻松表达,“坚持小资产阶级情调,带点幽默感和故事性,语言生动一些,抓着机会就兜售一点国学馊货和‘文革语言,不失沧桑感”。我深深为之吸引。一路读来,如痴如醉。他的书很对我的习性,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的阅读口味,那就是,如果一本书想让我关注,只有两个字:别装。

7.萧红:

《呼兰河传》

爱恨宣言:

呼兰河是北方一条实实在在流淌着的河,然而对外乡人来说,“呼兰河”首先是一部书名,然后,才是河流本身,是萧红为这条河注入了血液和灵魂。毫不夸张地说,许多人之所以被呼兰河吸引,完全是因为读了萧红这部以呼兰为场景的小说。“呼兰河载着她优秀女儿萧红的名字流向了世界”,萧红纪念碑碑记上的话很好,如果不是萧红的《呼兰河传》,又有谁知道北中国还有一条叫呼兰的河流呢?在地理意义上,呼兰河是萧红的母亲,而在人文意义上,萧红却是呼兰河的母亲!

在《呼兰河传》里,萧红借由呼兰河,铺排了一幕幕东北社会多姿多彩的风俗剧。它有面的描绘,呼兰城的人文地理,呼兰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它也有点的雕饰,祖父、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你方唱罢我登场,十足的热闹,热闹里透露出伤感和冷清。呼兰人并非完人,呼兰城并非世外桃源,萧红笔下写的是童年和故乡,却尽显阅尽世事的感触,在这里,故乡是自己以往岁月的一块印记,是对生命失去信任或者对韶光流逝感到悲悯时的一种怀念。由此,《呼兰河传》便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我宁愿相信那是上苍的书写,只不过是选择了由萧红执笔,而呼兰河只是一个偶然的承载体,可以忽略不计。

猜你喜欢
呼兰作家出版社刘亮
人物刘亮程
31家新闻媒体集聚呼兰 矩阵推介“国际雕塑艺术季”活动
刘亮程 作品
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聚力新阶段 奋进新征程
咏叹调
促创建多措并举 树文明蔚然成风——黑龙江省呼兰监狱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纪实
了意
是谁给刘亮的被窝里铺上了无穷的温暖
鄂呼兰、德呼兰
刘亮·油画《洞庭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