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辉
早就听说过“四十不惑”这句话,现在我才真正领悟它的含义。
四十岁是一个非常敏感、也非常尴尬的年龄。三十几岁还可以称做年轻,过了四十岁就真的是中年人了。但是四十岁又不能算老,没到倚老卖老的年纪,没有资格谈“急流勇退”。此时如若想“急流勇退”,人家依然会认为你是临阵脱逃,所以遇到困难时没有退路。
我在四十岁的时候,首先感到的是恐惧。我发现岁月的痕迹开始在我身上出现,并且越来越明显。白头发从偶尔出现的几根变成明显的一片一片,眼角的皱纹再也抹不平,腰围越来越粗,肌肉越来越少,经常忘记别人的名字和计划要做的事情,行动上也不像年轻人那样生龙活虎了……我不得不承认,任何人都无法抗拒自然界的规律,生命留给我的时间终究是有限的,我需要重新考虑,剩余的人生路程应该怎么走?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前40年。我很欣慰地看到自己这些年来的成就。我从一个刚出校门的楞头小伙成长为一名深受校方和学生好评的教师;我和爱人经过几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建立起自己的温馨家庭,孩子在我们的精心呵护和教育下正在健康地成长;我自己也在专业领域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认可,并有了稳定的社交和人际关系网络。
在历数上述成就的同时,我也很清楚地看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我曾经向往着自己办一所学校,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还很遥远;我原来以为爱人之间激情和浪漫会一直延续下去,其实婚姻里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和彼此的相互扶持与宽容;我带着年轻人的天真和满腔热情走进社会,遭遇过无数欺骗和挫折,也见证了正直与善良。因为经历过这些,所以今天我对环境中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理解,也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有了更客观的估价。虽然年轻时的远大目标很多还没有实现,但是我并不感到沮丧失望,我懂得生活就是体验过程。
想明白了自己的前40年,我思考得更多的是将来的路怎么走。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以社会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生活价值,因为你必须适应社会环境,而且生活的经历太少,还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所以,年轻时我追求工作被上级和同事承认,希望有高的收入,希望和别人一样有漂亮的房子和聪明可爱的孩子,希望评上高级职称接受别人羡慕尊敬的眼光。现在,当我或多或少实现了这些目标时,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那种巨大的满足感,我觉得自己需要的不止是这些,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带来的成就感终有一日会随着退休而消失,爱情亲情也不是感情生活的全部,物质满足后带来的更大空虚让我明白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所以,我的后半生必须找到一种新的价值标准,一种能够带给自己不断成长、持续获得满足感的新生活。
我省察自己的内心,发现最大的快乐还是来自于工作,不过不是为了评优秀和挣奖金,而是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我重新将年轻时的理想作为新的奋斗目标:我要办一所学校。虽然实现这个目标可能很艰难,但是我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持续获得自我满足和成就感,因为我在做自己最想做、也是快乐最多的事情。
四十不惑,因为生活教给了我很多;四十不惑,因为终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