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将建危机“红色警戒”制等17则

2004-04-29 00:44:03
企业文明 2004年12期
关键词:企业

周 舰

据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工作小组有关领导透露,我国正在加快建立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并仿照国际惯例制定4级预警,分别是: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并依照国际管理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化学事故分为5级应急救援,将建立国家、省、地级市、县和企业5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洪声)

马凯:中国宏观调控没有“一刀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近日表示,从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来看,这次宏观调控都没有搞“一刀切”。从这次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来看,中央政府从一开始就强调,以后又反复强调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要求在实施总量控制的同时,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做到松紧适度,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千方百计这样做的。从产业来看,中国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行业来看,即便是对钢铁、水泥等过度投资的行业,中国也没有搞“一刀切”。抑制的是那些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淘汰的是落后的工艺设备。对那些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环保设施好、能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产品,不但不控制,而且大力支持。调控期间,国家批准上海宝钢、湖北武钢等新上了优质钢铁项目。(方强)

我国年底大部分入世保护措施到期

到今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大部分产业的保护过渡措施即将到期,世贸组织框架内的多边进程将进入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任在肩,对外开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我国26年的改革走到关键点。(姜鸿)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主抓三大机制

据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介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突出抓好信用信息公开机制、信用产品供求机制、信用的惩戒和褒扬机制的建设。从信用信息公开机制看,政府、公用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信用体系的各个主体,依法依规以不同的形式公开其在行政管理和业务活动中掌握的信用信息。从信用产品供求机制看,社会信用体系的正常运行要求形成发育良好的信用服务市场,规避市场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信用的惩戒和褒扬机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部门严格监控有失信记录的市场主体;二是形成社会约束机制;三是司法机关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戒力度;四是新闻媒体对失信行为进行披露和曝光。(建国)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出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近日向社会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从组织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7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这套标准与ISO9000标准有区别但也有联系。(维维)

国资委启动重点企业信息共享系统

“国有重点企业信息共享系统”是国资委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共享系统的建立,实现国有重点企业信息在委内共享,实现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安全可靠的传输。国资委近日已与联想亚信签定了“国有重点企业信息共享系统项目”的合作协议,联想亚信将通过电子政务领域丰富的实施经验和强大的咨询能力,提供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全面服务。(施乐)

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9.25%明年增长8%

世界银行前不久发表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认为,中国经济降温的政策措施已初显成效,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9.25%,明年增长8%左右。报告认为,明年地区经济的发展将面临高油价,发达国家经济放慢等不利因素。高油价将使新兴国家今年石油进口成本增加250亿美元,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因此减少0.5到一个百分点,其中菲律宾、泰国和韩国受影响最大。报告最后建议东亚地区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国内私人投资,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可珂)

2004世界城市竞争力排位揭幕

最近,在上海举行的国际企业家咨询会上,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罗佩斯·克劳罗斯博士在报告中公布了2004年度世界城市竞争力排位,其中,我国的香港位列第2位,台北列11位,上海列25位,北京列35位。排在前5位的是新加坡、香港、奥斯陆、赫尔辛基、哥本哈根。亚洲前10位的城市是:新加坡、香港、台北、东京、吉隆坡、上海、曼谷、新德里、北京、雅加达。(税容)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中国10大安静城市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近日公布《2003年城市声环境质量报告》显示,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且排在前10名的城市分别是:济南、烟台、银川、西宁、合肥、秦皇岛、宁波、乌鲁木齐、沈阳和桂林。除十大最安静城市外,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好的前10名城市分别是:洛阳、南通、拉萨、桂林、珠海、重庆、连云港、合肥、湛江和沈阳。(李论)

央企6大集团发出创资源节约型企业倡议

日前,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鞍钢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6家集团公司共同发出了《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倡议》:迅速行动起来,全面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活动,扎扎实实地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努力把中央企业的资源节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希望全国企业界、全社会携手并肩,争做新时代资源节约的领跑者,全面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再创新辉煌。(陈一)

10家知名企业倡导自主创新宣言

近日,方正、科龙、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等10家知名企业倡导发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宣言”。业内专家认为,中国企业正面临着第三次创新浪潮,如果不能把握住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的重大机遇,用原创的技术取得更高的利润,一旦全球制造中心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靠引进技术过日子的企业将可能陷入困境。(莉琼)

华侨城集团荣获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华侨城集团公司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获此称号者全国共有42家。这是我国首次召开专题研讨文化产业工作的全国性会议。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孟晓驷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各省市文化厅局长、部分示范基地代表出席了会议。(南楠)

中国五矿启动企业文化建设项目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启动。建设项目共分前期准备、实态调查、诊断评估、理念体系构建、行为规范设计和推进实施等6个阶段,通过问卷调查、与高中层和基层访谈、公司资料的研究与分析以及现场调查或实地参观等形式制定出《中国五矿企业文化诊断评估报告》、《中国五矿企业文化宣言》、《中国五矿行为规范手册》和《中国五矿企业文化战略实施规划》。从中国五矿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回归实践。(容榕)

“东风”当选“中国卡车第一品牌”

在近日揭晓的首届“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度调查”大型公益活动中,东风汽车公司生产的东风牌载重车被用户推选为“中国载重卡车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品质、信誉第一品牌”。早在7年前,“东风”就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汽车行业首个驰名商标。经过几代东风人30多年的精心打造,东风商用车现在的累计产销量已超过400万辆。据OICA(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和VDA(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发布的报告称,2003年,东风商用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二。(维维)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近日提出,国家电网公司力求新的一年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要以建设“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国家电网公司为目标,在今后一段时期,要从发展、改革、管理、服务、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5个方面入手,扎实迈进。(可珂)

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公布

近日,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公布了2004福布斯大陆富豪榜,荣智健家族以控股中信泰富14.9亿美元荣登榜首,黄光裕、陈天桥以身价13.00亿,12.76亿分列富豪榜二三位。今年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上榜富豪人数从往年的100名扩大到200名。前100名上榜富豪60%有上市公司,所拥有的总资产292亿美元,榜单中广东富豪35位,成为地区之冠,北京上海各有22位,浙江有20位,去年榜单的富豪中,72位财富在增加,14位在下降,4位持平。(税容)

中国汽车业该换个活法儿了

刚刚过去的半年让中国所有汽车厂商焦头烂额。5月份以来,销量滑坡逐月加剧。有消息说,到今年年底,新增库存加上压在经销商手中的待售车,中国轿车市场的总库存将超过40万辆。短短半年,中国车市的关键词,“寒流”取代了“井喷”。当前中国车市的买方市场初步形成,而汽车厂商们大都只有降价一个对策,且往往惊慌失措,有的车型刚推出短短20天时间就开始大幅降价。中国汽车的“好日子”还会再来吗?有研究报告预测,下一轮热销行情可能出现在两年后的2007年。然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汽车业要健康地成长,恐怕得换个活法儿。通用汽车公司主管新技术的副总裁波立达日前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总数为11亿辆。在未来10年中,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60%将来自于9个新兴市场:中国、韩国、印度、巴西、泰国、墨西哥、波兰、俄罗斯以及南非。也许15年后,中国汽车的保有量接近1亿辆!很显然,中国的汽车工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离成熟市场的平稳时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经过2004年5月的这个拐点,市场从爆发走向平稳增长,中国汽车业从上产量、拼价格,转而向重市场、降成本求生存。经过不断的结构调整,中国汽车产业健康成长的“好日子”一定会到来。(陈一)

数据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月份经济运行情况: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9.7%。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开采、化工、钢铁、电子通信和石油加工,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2.7%。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10月份实现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35.5%;钢铁行业804亿元,增长63.4%。各种所有制企业利润均快速增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利润增长均超过30%。中央企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比2003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平均总资产报酬率比200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尤其是原来预计的中央企业全年利润突破4000亿的目标,在前10个月就已经实现了。其中,重点国有企业:

38户纺织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4.2亿元,增长3.4%,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99.3亿元,增长9.8%,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前五位出口大户合计出口43.8亿元,占纺织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出口交货值的44.1%,增长13.5%。棉价虽然走低,但受前期高价原料的影响,棉纺企业库存较大,效益仍然下滑。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1.6%,但降幅比前三季度缩小8.3个百分点。

30户冶金企业生产增速继续回落: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钢材需求有所下降,建筑钢材价格明显下滑。受此影响,冶金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生产增速继续回落。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5890.6亿元,增长48.2%,增速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3.8和0.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6565.5亿元,增长53.6%,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产销率99.5%,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10月末,成品存货384.2亿元,同比升幅比9月末回落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91.3亿元,增长84%,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

32户煤炭企业同比增利超过100亿元:10月末,为了满足冬季用煤高峰的需求,重点煤炭企业产销出现加速增长。32户煤炭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544.6亿元,增长5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1.3亿元,增长55.7%,产、销增速分别比前三季度加快2.5和3.9个百分点;产销率107.9%,环比提高0.5个百分点。企业存煤上升势头有所减缓。10月末,重点煤炭企业成品存货70.4亿元,同比升幅比9月末缩小8.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163.6亿元,增长1.8倍,同比增利105.2亿元。亏损企业1户,同比减少1户,亏损企业亏损额0.8亿元,减亏12.7%。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4期)2022-06-05 07:53:30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企业
当代水产(2021年5期)2021-07-21 07:32:44
企业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14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