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菊芹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几乎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依靠和必须。就产品而言,创新不单是指更新换代与填补空白,也包括质量上的改进和形式上的变换。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变脸”老药,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经过二次开发再上市的产品,有着一定的创新意义。因为通过工艺、剂型等方面的提升和改进对老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是符合当前许多企业的发展实际的,也确实能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商机。
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研发创新能力是薄弱环节。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缺乏竞争力和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困扰广大医药企业发展的一种恶性循环。因为,我国医药研发除了存在资金“瓶颈”外,更重要的是缺乏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良性研发模式,目前,发达国家的新药研发已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医药集团为主、中小型企业为辅的市场格局,而国内的研发机构重复分散,并且新药研发主要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承担,远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制,况且,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也无力承担新药研发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所以新药研制与市场间的脱节也就在所难免。另外,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在相当的时期内,国内的医药市场仍是以普药消费为主,一时很难形成对创新性新药物需求的市场规模。也就是说,无论是从资金、实力、研究水平上,还是从研究条件和研究环境上看,一味地强调产品的原发性创新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那些单纯以赢利为目的,甚至不惜工本花巨额广告费给老产品冠以新名称加以宣传、仅仅以漂亮外表来欺骗消费者,进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变脸”式的“创新”,充其量也就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如果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这种战略上,那就无异于缘木求鱼。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花俏的变脸术,对药品市场的诚信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这种诚信一旦发生危机,再想恢复是很困难的。保健品市场发展中的教训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试想,如果消费者知道了大加宣传的所谓新药特药只是易了容的老药,结果会是怎样?这种怀疑的扩散可能会波及整个行业,进而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使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难以得到市场认可。
所以,我们要理性的看待目前市场上的老药换新颜现象。在肯定二次开发意义的同时,要反对那些让消费者发蒙、医生犯晕式的单纯易容式的“创新”。作为企业,既要善于把握市场机遇,搞短、平、快式研发,更应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将创新式研发早日列入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