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起源略考

2004-04-29 06:22李文遴
寻根 2004年2期
关键词:扶风毛氏周文王

李文遴

毛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后。姬姓是轩辕黄帝的姓氏,因黄帝生于姬水之滨而得姓,他的曾孙后稷是周的始祖。毛氏始祖是周文王之子,他于周朝建立之时被分封到毛国,遂以国为氏。

中国姓氏的起源与形成复杂多变,毛氏起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国为氏,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和赐姓。对于“少数民族改姓和赐姓”,文献记载是一致的,只有对“以国为氏”文献记载多有不同。

由于毛氏从起源到现在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隋唐以前没有家谱,先秦的历史资料又很缺乏,致使历代姓氏文献对毛氏起源有不同说法。那么毛氏到底起源于何人、何地?下面列举一些姓氏文献对毛氏起源的记载,并加以略考,以明其源。

1.出自周文王之子叔郑之后说。明人陈士元在他的《姓》中引用了《姓源》一书的资料说:周文王第八子叔郑封于毛国,后代以国为氏。清人陈厚耀的《春秋世族谱》云:毛氏,文王之子封于毛,时人称他为毛叔郑,或毛公。周成王将要驾崩时,授命毛公和太保召公辅佐幼王治理国家。他的后裔是毛伯卫→(毛伯卫的后代这里是空缺)→毛伯过→毛伯得。清代史学家张澍在《姓氏寻源》毛氏条目下引用唐人《广韵》中的记载:毛氏本出自周武王母弟毛叔郑,后以之为氏。毛氏本居住在钜鹿(今河北地区),后来为了避难迁居到荥阳。又《姓氏寻源》毛伯氏条目下引用了宋人罗泌《路史》中的记载:周毛叔郑之后有毛伯氏,其后裔有毛伯卫、毛伯过、毛伯得,三毛伯都食采于毛地。

2.出自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后说。唐代《元和姓纂》对于毛氏起源是这样记载的: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于毛国(今河南宜阳),他的后代因以为氏,并且世代为周卿士。春秋时期的毛伯过、毛伯得是毛公的后裔,赵国有毛遂,汉代有毛公。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中也说:“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或作伯聃)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地,子孙因以为氏。”《姓氏寻源》也列举了这一说法。

3.出自依姓说。根据现代人袁义达、张诚的《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记载:商末,生活在河南宜阳东北毛泉的古毛人,出自黄帝后裔十二姓之一的依姓,因身上有毛而称毛部落。历经夏、商、周,由原居住地今甘肃金塔北的毛目,东迁进甘肃天水,后到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周初周文王封叔郑于此建立毛国。依姓毛人东迁到河南西部洛阳、宜阳东北的毛泉。周武王灭商后,把此地封与其子姬明为毛国,毛人自宜阳毛泉向东南迁移到浙江临海。毛人之后应有毛姓,但无经传。依姓毛人必定湮没在姬姓毛氏之中。

以上文献资料显示:毛氏起源于文王第八子毛叔郑、文王第九子毛伯明和依姓,对于依姓起源说,笔者没有史料加以说明,依袁义达、张诚说为是。

但就毛氏起源于毛叔郑?毛伯明?还是两者并存?一些历史文献多有考证。

毛伯明(或聃)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古今图书集成》等书中没有检索到,《史记》等史书又没有周文王族谱的详细记载,所以无从知道文王第八子和第九子为何人。

毛叔郑是商末周初人,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建朝祭宗庙时“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既入,立于社,献卒之左,左右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叔郑是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中的毛姓人物。今人顾德融、朱顺龙在《春秋史》中也说,“文王子叔郑”封于毛国。此外《古今人表》、《逸周书·克殷》等历史文献皆作叔郑,并未提及毛伯明。清人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对于“毛国”的解释是:毛国始封“文王子叔郑”。并且在它所列的分封国中没有文王之子毛伯明及封地,却在“毛”国后列有“聃”国,其国君是文王之子季载,爵位为“伯”。《通志·氏族略》中所说的毛氏始祖是毛伯明(或作聃),可能是后人在传抄文献过程中误将“毛”国、“聃”国合抄成毛聃。又因西周时期对于国君的称谓一般是国名+爵名+人名,如周公旦,召公等。台湾人陈盘的《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中说:“毛,国名。伯,爵名。”所以,后人误以“毛”为国名,“聃”为人名,从而把叔郑当成叔聃,又将叔聃改成伯聃,如《左传杜解》就作“毛叔聃”。在《史记志疑三》中说:“杜解误也。”

清人卢文在《钟山札记一》“毛叔郑”条中说:“今俗本(周书)作毛伯,伪。宋元本皆作毛叔,与《史记》同。”明人陆粲《左传附注》曰:“聃季是毛叔弟,何容取乃兄名为封国之号?斯必不然。”因此,周初在分封诸国时不可能出现两个相同的国名,更不可能取兄长之名为封国之号。

另外造成后人错误认为毛氏起源于毛伯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毛氏在西周时期有称“公”者,有称“伯”者,这是因为西周初年对于爵位的称呼没有一定,到了西周中叶才有区分。吴镇烽的《金文人名汇编·班簋》云:班簋是西周穆王时期人,毛国首领,班又称毛伯,曾祖父是文王之子毛叔郑,是穆王的父辈。这里的毛班又称毛伯,而他的曾祖父毛叔郑在许多文献中被称作毛公,如“毛公鼎”。通过以上文献的辨析,可得出结论:毛叔郑是毛氏始祖,而非毛伯明。

虽然辨清了毛氏始祖是毛叔郑,但对于毛氏的发祥地,文献记载又有河北说、河南说。“河北说”只有《广韵》记载,并题为钜鹿,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足为信。“河南说”文献记载的较多,如《元和姓纂》、《春秋大事表》等文献说毛国在河南宜阳。而《姓氏寻源》则说:周朝的采邑毛地,就在河南籍水的毛泉,卿士毛卫、毛得、毛过亦称毛氏。同时又引用王肃的《尚书注》说:毛伯,文王庶子,是畿内之国。河南籍水说,宋人罗泌《路史》中已有辨析:“河南籍水傍有毛泉,近上。”上今甘肃天水县,其河南之说亦为不详。由于地理文献的缺乏,毛国难以考证,因此一部分文献对于毛国在于何地多云“不详”。

那么毛氏发祥应在何地?我们可从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找到答案。从清末开始陕西岐山、扶风一带陆续出土了一些青铜器,从这些青铜器的铭文中看出,它是西周时期毛国的遗物,因此推测毛国应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

西周建立以后,周武王为了巩固政权,把姬姓族人主要分封在泾、渭、洛河谷地带,以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据战国时荀况说,周初分封71国,姬姓国共有53个,而姬姓国中,属于周文王诸子的共有16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也有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管、蔡、、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今岐山、扶风位于陕西的西北部,是周朝的发祥地,也是戎敌经常出没的地方,对于惟恐“异姓乱族”的姬姓王朝,“建侯卫”主要在本姓族之内进行。这一点我们从被分封到这一带的姬姓族人召公也能看出。台湾人陈盘在他的《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中对毛国所在地考证的比较详细,他说:“毛公,东周以后,世为王臣,历见《春秋》、《左传》。西周初,毛公厝为王卿士,有‘毛公鼎可证。毛公已为王臣,则其封地也必因王朝东迁而有所改变。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以为在宜阳县,今河南宜阳县是也,在洛阳西南六十余里……”又:“宋皇中,长安民得铜敦于渭上……按:毛公鼎出土于扶风,毛伯敦亦然……然则西周之世,毛氏初封, 盖在扶风。” 由此推论得出毛国在岐山、扶风一带是可信的。又据《中华姓氏大典》云:“古毛国,在今陕西扶风。遗物有‘毛公鼎。‘毛公鼎于清朝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扶风一带,据郭沫若考证,此鼎为周宣王时期的遗物,铭文讲的是周宣王勉力毛公厝励精图治,治理好家园,辅佐王室对付外来入侵者的事。”又据《辞源》记载:“是鼎记周成王策命致词。毛公,武王之胞弟。《史记·周本纪》:毛叔郑奉明水,即其人也。”现在不论毛公鼎是成王时期的还是宣王时期的,它都铸成于西周时期,并出土于陕西。另外在岐山、扶风还出土了青铜器“班簋”,其铭文记述了周成王命毛公(伯)监管东方的毓、蜀、巢三国,征伐东图的事。青铜器“孟簋”也出土于此地,其铭文记载了孟的父亲曾随毛公出征,因功被毛公赐给“臣自厥公”。还有“毛公敦”中的毛公,“毛伯父簋”中的毛伯,他们是西周晚期毛国之首领。可见这支毛姓在西周还很活跃。

又据《通志·氏族略》云:毛伯明“食采于毛地”。 食采是诸侯国君将他所统辖的部分耕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每年在这里收税并将收成的一部分上交给诸侯国君。这样形成了卿大夫之家,他们世代相传。由此看出毛伯明已非西周初期显赫的毛氏家族了。《春秋大事表》云,“春秋之世,而国之灭为县邑者,强半天下”,“及其姓氏与小国之入于某国为某邑”。又据《左传杜解》云:僖公二十四年,“原、毛皆采邑”。《正义》:“此原伯、毛伯,盖是文王之子,原、毛之后,世为王臣,仍为伯爵。或本封灭绝,食采畿内,故云皆采邑也。”因此可知,毛地是毛伯明或随国都东迁到河南,或国灭后以故国“毛”命其采邑,所以,“毛地”是邑名而非国名,非周初分封的毛国。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毛国故地应在陕西,西周末为避祸迁往河南,构成河南毛氏,后人误将河南当成毛国故地。

综上所述,毛氏起源于周武王的胞弟毛叔郑,他于周朝建立之初被分封到毛国,其后裔以国为姓。

陕西是毛氏的发祥地,始祖是毛叔郑,毛伯是叔郑之后,由于社会原因迁徙到河南荥阳,在此发展壮大后,又以荥阳为中心逐步向全国各地迁徙。毛氏家族经过约三千多年的繁衍与播迁,以名门望族著称的有“西河毛氏”、“荥阳毛氏”、“河阳毛氏”、“北地郡毛氏”,并多以“西河”为其堂号。

猜你喜欢
扶风毛氏周文王
家在扶风
投身革命的毛氏英烈
成都龍泉驛北周文王碑及宇文泰治蜀之道
玉人别离
奴隶倒戈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扶风小学师生走进法院 零距离感受法律
卫所、藩王与明清时期的宗族建构——以韶山毛氏为中心的考察
扶风吕宅村汉墓出土的五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