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兴发1997年上市以来,累计向证券市场募集资金12.49亿元。1998年公司提出主业向肉羊产业转型,2000年、2001年公司共计投资5.47亿元进行大规模收购肉羊资产,2002年、2003年公司先后投资10.01亿元用于草地收购。
大规模资产收购不但使公司资金链绷紧,同时,资产流动性和资产质量大幅度下降。那么,草原兴发的资产盈利能力如何?公司业绩如何保证?令人担忧!
草原兴发的大规模收购,给草原兴发带来的负担不可谓不轻。尤其是草地、土地等无形资产净值的大幅度上升,使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大幅度下降。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营运资金等指标有明显的恶化迹象。资产流动性大幅度下降不但使公司经营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且一旦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将面临信誉危机。
微利核心资产的尴尬——肉羊加工和草地是草原兴发的绝对核心资产
2000年、2001年草原兴发连续两年的大规模资产收购使草原兴发迅速垄断了草原肉羊加工资产,使草原兴发第二主业初步形成,公司初步完成了对中国北方草原的垄断性占有。
根据草原兴发近几年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同时结合其最新一期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初步模拟出公司的资产在肉鸡、肉羊、食品加工等主营业务中的大致分布情况。从经营资产的构成上看,肉羊、无形资产(草地)已成为公司绝对的核心资产。
几年来,肉羊业务发展速度较快,羊肉的销售收入也已从刚起步时的几千万元增长到4—5亿元,增长幅度可圈可点。这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得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也为销售收入长期滞涨的肉鸡业务增添了不少亮点。
《新财经》记者对肉羊资产收购付出的巨大代价,能否给公司带来利润增长提出质疑。齐向前介绍说,公司的羊肉产品确实科技含量不是很高,公司的肉羊经营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由于产品并没有从初级加工状况走出来,因此,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毛利率不高,对利润的贡献短期内也无法体现。
草原绿鸟鸡——草原兴发“暴利”的来源之考
草原兴发2000—2002年及2003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6381万元、7941万元、7090万元、3763万元,相应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85%、8.08%、6.73%、2.00%。
尽管公司业绩既没有大幅度增长、净资产收益率也不很高,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标榜的。但要知道,公司净利润的取得是在期间费用分别高达10.1%、14.9%、16.9%、17.2%,且投入超过5亿元多元巨资的肉羊资产进入的是一个微利行业的情况下实现的,而投入甚微的肉鸡业务正在给公司贡献着“暴利”。草原兴发面临的现实是,公司的利润仍然倚重肉鸡,肉羊加工和草地一一草原兴发绝对的核心资产,却处于无法盈利的尴尬境地!
多年来,包括肉羊、草地等一系列大规模资产收购,使肉鸡业务逐渐从公司核心资产中淡出。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公司大张旗鼓斥巨资收购的肉羊资产,并未给公司带来任何值得惊喜的业绩增长。然而投入甚微的肉鸡业务——这个被外界淡忘的业务,却贡献着草原兴发80—90%的利润,这不能不说是公司维持业绩平稳背后的难言隐情。在国内肉鸡行业日趋微利、上海大江走向衰落的过程中,草原绿鸟鸡成为公司的“暴利”的来源。
期间费用大幅度上升,业绩下滑初现端倪
随着草原兴发对草原肉羊加工资产的收购,公司银行借款迅速上升,到2003年三季度末,公司银行长短期借款达到13.95亿元,这意味着每年公司将背负着近6000万元的财务费用,大大增加了公司的财务负担。由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也同步大幅度上涨,使2002年、2003年前三季度的期间费用上升到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6.9%、17.2%。
进行主营业务转型三年多,公司投资5亿多元所进入肉羊产业不但不能给公司带来利润,且由于各项费用的上涨幅度明显大于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速度,反而成了公司的经营包袱,而投资10亿元投资收购的草地资产却面临毫无盈利预期的困惑。另外,肉羊业务使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也出现大幅度增长。期间费用的大幅度增长,使公司面临业绩下降的压力,净利润下滑在2003年前三季度报告中已初现端倪。
草原兴发流通股股价在1997年上探至21.50元后经过漫长整理,在2001年1月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高价29.19元。2001年7月该股随大盘深幅回落,距最高点的累计跌幅达到60%,让草原兴发的流通股投资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如今,草原兴发银行借款大幅度攀升,经营资金的严重不足和贷款利息大幅度上升使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财务风险和负担。而在主营业务转型中,公司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肉羊、草地等一个个微利行业,公司发展前景怎容乐观!大幅度上升的期间费用,使公司2003年业绩下滑初现端倪。业绩下滑将直接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下跌,防范投资风险是草原兴发流通股股东的本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