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二题

2004-04-29 00:44:03
辽河 2004年3期
关键词:永胜巷子田埂

木 样

艺市的束河

束河是丽江一个深藏不露的边缘小镇。束河离丽江古城近在咫尺,但她不喜欢显山露水,静静地呆在丽江坝子的西北角上。

所以,这个时候,束河在我的眼里显得很冷清。旅客还不多,来往的车辆里,拉着一些衣服很前卫,但又是喜欢沉默的人,他们的车在沙子路上行走,速度比较慢。车后冒着烟。地上是什么灰,烟就是什么颜色。也有骑自行车的背包客,往往是两个人结对而行,大多数是一男一女,可能是夫妻或情人吧。

这些人都趁着阳光,以自己喜欢的姿势一直往前走。在丽江,一个日子,目的地最好选择一个,才不至于让自己成为匆匆的过客。今天的目的地,当然是束河。继续往前走,进了村子,依然是丽江司空见惯的老房子,窄窄的街道。在丽江,不能回避的就是村庄里沉静的老房子,狭窄的巷子,巷子里过去就铺好了的石头路。老房子也全是黑色的瓦,棕色的门,雕刻纯朴的木窗……它们与蓝天、干净的流水、绿色的树木形成强烈的反差,成为引发我们思绪的最为简单的色彩。所以,在束河的巷子里,我抬起头来,我看到巷子有多宽,天就有多宽,山就有多高远,不能改变的,是以一种姿态存在的雪。这时候,心思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慢慢地往前走,巷子越来越深,束河街上的商店,更体现着原始和古老。一条街望过去,许多的木门上都写上了“供销社”、“日用百货”、“医务室”等等一些字。这些字显得歪扭,也不归体,不好说它们是楷书还是草体,写这些字的人,肯定是本地人,或者就是开店的主人家,我想,他们的文化程度大致是小学或者初中。还有隐藏在村子中间的食馆,情况也大致如此。

当地的百姓,有一些是喜欢坐在一堵墙下集中的,他们对着太阳聊天,望着过往的行人发一会呆,然后喃喃自语,抽一支烟。我看着这些悠闲的人,也看房上不动声色的炊烟。什么人都会这样想:这些人生活在束河,看样子是从来不愿求荣华宝贵,喜欢的只是为灵魂寻找栖息的地方

所有的一切,都在尽可能完美地展示一个艺术的束河。而这种艺术是以“保留”或者说是保护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还可以看到束河边的四方街,大石桥,河里和街道边上清澈的流水。茶座和咖啡也可以看见,但是,你绝对不会想到,那个咖啡屋设在一所破败不堪的农家院里,通过倒塌的墙壁,你可以看到一块布上写着的英文,几张旧桌椅,一张百年前的木柜被当做服务台,引领你走上布满蜘蛛网的楼梯。

束河以西。

一条河,在束河之上。河水从龙泉寺流下来,洗干净一个村庄。站在河上就不想离开,看一些讲普通话的人坐在河边,他们在那里不想说话。河边的旧房里,多少年的墙壁,都保持了原样,只是悠兰的花香才是新鲜的。不少的场院里,又摆了一些古董,老百姓晾玉米的快要腐朽了的木杆,稻草人,发动不起来的摩托、吉普车……这些多少可以代表束河的“行为艺术”,一种原样表达的欲望。让古老的更古老,让崇高的更崇高。古罗马城里残留下的废墟,布拉格街上的手工作坊,瑞士一个没有机场的首都……还有博尔赫斯的眼睛和卡夫卡的思想,等等,都可以在这个貌不惊人的小镇进入想象的头脑。当然,也可以引用宗教、圣经、名人典故来阐述、论证、说明今天的束河,来表达茶马古道的繁荣与消失。然而,对于真正到达束河的人来说,这一切又显得有些多余。

最好的方法,就是顺束河到达龙泉寺。小寺院在一泓清水之上,风铃不因鸟的呜叫而消失,许多的词赋,都在死去多年的树上开花……这时候,心开始沉淀下来。也不再高谈古老、原始、浪漫与崇高。想象的束河就在眼前。从此喜欢一个人的旅行,把自己融进束河千年古镇里,让世界忘记我自己……

丽江的阳光

这个早晨,我曾站在丽江最为亮丽的阳光下,为大自然赐于我的温暖而心动。

也就是这个早晨,我却不知道我自己在丽江干什么。我在丽江干什么?我自己没有办法向自己解释清楚。我的单位在与丽江有一江之隔的永胜县,而我的住房却在丽江。我在丽江有一所像模像样的房子,但坦率地说,在丽江我还没有家的感觉。虽然,在有一天我会把家安在丽江古城这个地方来。这个早晨,家这个概念在我的心里是这样复杂。

然而,我还是站在丽江北郊,我的家门口,太阳照到了我的身上。地上没有风,草地上有些枯黄的静静的落叶。抬起头来,我可以看得到远处薄雾中的老房子,黑龙潭旁边落尽了叶子的树,伸展着的枝条。天上没有云彩,一望无涯的蓝色深不可测。我不知身在何方,内心空无一物,世间万物开始飘渺。

点燃一支香烟。点燃香烟,点燃新鲜空气。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

烟雾中,所有关于丽江的记忆都开始活跃起来。阳光更明亮。关于丽江,除了阳光,我不知还能说些什么。

我在二十多年前就与丽江的阳光发生了最为密切的联系,在丽江的阳光下穿行在古城的石板巷子和长满野草的弯曲的田埂。还是1998年,我便在丽江农校读书。丽江农校也是在丽江北郊,校园里全是矮瓦房,整个校区都是起伏的山岭。学校的大院里有高大的松树,松树下落满了金黄色的松针。有线条逶迤的矮柳,记忆中,清晨的矮柳下常常会坐着一个手捧书本的女孩。阳光勾勒出女孩清晰的曲线。

学校里还有许多菜地,我们利用课余时间选择最当阳的菜地种菜,浇水,施肥,看着新鲜的植物一天天成长。班上有个年龄最小的纳西姑娘,17岁的年龄吧,不喜欢劳动,可能是在家里娇气惯了。班里的同学却喜欢她的娇惯,喜欢看她闻到粪臭便用一条干净的手帕蒙上鼻子的样子

学校下面是清溪水库。水库上方有许多喷吐清泉的泉眼,泉水从山的最深处冒出来,翻着浪花。读书的时候,我在清溪水库里洗澡,在水库岸边读书、拉小提琴、恋爱……

现在,水库里的水,也从我家新房的门前淌过。小河淌水,水面上波光鳞鳞。阳光下,感觉往事如烟。

所以,我今天还是要开着我的夏利车回到永胜去。夏利车的颜色像血一样红,在阳光下闪着明亮的光。今天,和这辆车前行的,也只是我一个人。但车里有我的全部。白色的手套,“心心相印”的盒装纸巾,电动剃须刀,音乐磁带,香水……书籍,我喜欢在车里放上我喜爱的书。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普希金诗选》、《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刘震云的《手机》、海男的《私生活》、《读者》杂志、《大家》杂志、《花城》杂志……驾驶着汽车,我往永胜出发。行驶中,我扳下挡风玻璃上的遮阳板,我正对着东方,阳光射着我的眼睛。驾驶着汽车,我会想着许多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开车与散步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车上,我可以想海男在《私生活》后面的日记中提到我的一句话,她说,她在写作的过程中曾想起了永胜的作家木祥。海男是从永胜走出去的作家,她的作品里始终洋溢着我所熟悉的气息。我还想起了自由作家陈川在《花城》杂志上关于动物的描写,豺、虎、豹等等,它们的日常生活和本能行为,细致地表达在陈川的文字世界里。我知道,过去陈川在乡村散文中独树一帜,现在,他的笔触准确地进入到了动物世界。

他们都是我最好的作家朋友……

在这个清晨的路上,我在回想文学、回想我的作家朋友的过程中愉快地前进。丽江的阳光,也因此而灿烂。

阳光下,所有的霜都已经融化,淡薄的雾覆盖所有的村庄和道路。通往永胜的柏油路平整、漆黑,路上有片片落叶。公路两边的草叶黄了,高大的榆树,光秃秃的,像是不善语言的乡人。庄稼地里仍然是为明年生长的庄稼,蚕豆、小麦。蚕豆和小麦都还矮小,它们匍匐在整齐的地畦里,它们都挂着露水。它们被田埂上的野草包围着。田埂是蜿蜒的,原生态的,农民允许野草在田埂上生存,让野草成为田埂的另一种姿势。

田埂也被村人踏成自己的路。我看到这些路在阳光下是大地清晰的曲线,自然古朴的笔画,不可忽略的风光。一个男人,拄着拐杖,跛着脚,从容地在田埂上前行。一个妇女,背着比她还高大的一堆松针,松针的颜色金光灿灿……在丽江的阳光下,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风景。

装上这样的风景,这样的阳光,我就要回到永胜。

猜你喜欢
永胜巷子田埂
四月初八晴,蓑衣满田埂
幼儿100(2024年18期)2024-05-29 07:35:28
韩永胜
大江南北(2022年11期)2022-11-08 12:04:18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现代装饰(2022年2期)2022-05-23 13:15:14
唱一首祖国的赞歌
一种两级双吸管道输油泵
田埂上的稻草人
田埂上
新农业(2019年24期)2019-01-06 07:14:32
作品五
丝路艺术(2018年10期)2018-09-21 12:17:40
谢永胜
宝藏(2018年6期)2018-07-10 02:26:38
巷子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