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晓
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美丽之神——海伦。钱既是幸福的化身,又是带来灾祸的幽灵。它不一定能买到一切,但可以因它卖掉一切。有人利用金钱颠倒黑白是非,那不是金钱本身有罪,有罪的是人们的欲望,不尽的欲望。
俗话说:“钱,命相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啊,有几人能不为之动心呢?何况是穷怕了的中国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中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可喜的,但也让一些中国人中了金钱的毒,心中装满了钱,眼里只看到钱。有些人接触到很多钱时,贪婪诞生了,悄悄拥钱入怀,心中的美妙如春雨一般浇灌着欲念生根发芽,渐渐的被锦衣美食蒙住了良心。当疯长的欲念遮住了一方阳光和星月时,渴望光明的土地终会将他掀翻在地。
有的人,一旦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了,坐在高位上,一不高兴就要整人。平民百姓需小心应付,譬如他冬天要吃西瓜,秋天要吃三月桃,办不到他就生气。
信息时代的中国,电视、电台、报刊是人们主要的获得信息的方式。但极少数人不但不说真话,也不准别人讲真话,让我们的民族失去着思考和自省能力。人民的许多需要和疾苦,自己知道也不说,也不准平民说,彼此失去了诚信,你骗我,我骗你,明知是骗,还要骗。难道就没有其他出路吗?
有位老者忠告我:“如果遇到不平之事,千万不可挺身而出,否则,麻烦事情倒会转移到你的头上,甚至被指作反革命分子,最好莫问是非曲直,一味的附和大众或领导,这是为人处事的秘诀。”我心中茫然,难道任人摆布,同流合污或者保持沉默就是忠诚?难怪有“忠诚苦多”、“人间正道是沧桑”之说。
当年“虚报浮夸”给中国人造成的伤害,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渐渐被淡忘了。报喜不报忧,报功不报过,以此来鼓励人们,照亮人们的信心,故然可贵,但对缺点闭口不言,视而不见,这样的幸福和美感能长久的珠联璧合吗?难道丑陋的东西不说就不存在?事实是毫无情面的,它会将谎言打得粉碎。我担心有一天人们视而不见的隐患暴发出来,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中国人也许是穷得太久,弱得太久了。战争的余忧未尽,文化大革命的恐惧又来伤心害人。今天人民接受的东西多是别人挑选出来的,走的路也是别人设计好的。去年年底,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某省洪灾区考察时,发现救灾物资未落实到灾民手中,他郑重地忠告该省委书记:“你要记住,官逼民反不是不可能的!”我真希望全国的父母官都能从电视里听懂主席的忠告。懂得居安思危,树立起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别忘了自己赖以生存的人民利益。
“乱花渐欲迷人眼,耳畔响彻功利声!”物欲横流,媒体暴炸。这样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的优美文学很无奈,关注的人太少。为讨某些人喜欢,许多人在闭着眼睛作豪语。
真正的文学是要进入生活,要有生活力量的,而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社会背景,要反映社会生活和大众情绪,并且应是特别典型现象,是真真实实的思考,不失民族正义感。作品中的故事也许是作者虚构的,但内容却要是活生生的。文学要发现人们关心什么,不关心什么,写他们关注的东西。鲁迅说:“多数人的力量是伟大的,要紧的,有志于改革倘于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与他们无关。在捧书高谈宗教、法律、文艺、美术……等等的时候,必须先知道习惯和风俗,而且有正视黑暗面的勇猛和毅力。”大作家贾平凹说:“写得怪、奇还不能称好文章,好文章最起码要有点‘清正之气,面对永恒或不永恒的作品,过去五十年才能看出来”。可见文学失去了民众,就失去了魅力。
没有继承很难有创造,文化应该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又不失传统精华。看一篇文章,要看作者的创造性和敏锐性,有时经验会贬值为一种局限和束缚。花几年写出来的文章会没有一条创意短信受人欢迎和关注。文章不一定要给社会开什么药方,有时只是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世界谁真谁假,谁是谁非重要,但能表达谁真谁假,谁是谁非更重要。
写作应该是将社会现象与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它产生“知识化学反应”,产生出新的认识和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重要。只让人这样讲,不让人那样讲的思想和做法是愚蠢的。
今天的中国非常需要公正的社会评论家和批评家,他们比起只会一味赞美的文人更能唤醒人民沉睡的头脑和自省能力,更能代表人民监督社会行为,纠正不良之风。当然评论、批评要有眼力,不该空空洞洞的搞文人争吵。民间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最贴近人们生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颇受人们的喜爱。文学爱好者们应多开拓这片大有可为的文化天空,关注百姓文化和百姓生活。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作为文学爱好者,应该做唤醒人民智慧和力量的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