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贤 韩洪泉
我们从懂事开始,就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关于“坚持就是胜利”这一信条的诠释和教育。积累和坚持,是有志青年走向成功的法宝,金科玉律,不二法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爱迪生做了一千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袁隆平苦心孤诣数十载,终获“杂交水稻之父”桂冠。其成功无不得益于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与之相反的,放弃、改行、回避则被视为懦夫的无能之举,君不见,“行百里者半九十”,“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是多么令人惋惜!
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多元化、理性化,我们也开始听到另一种声音:放弃也是一种美丽。“路在脚下”,但脚下的路也许根本不适合自己,当环境和个人或者二者之一的发展变化使得继续坚持只能成为徒劳之举时,改弦更张也许更为明智。坚守和固执,百折不挠和冥顽不化,常常只有一步之遥,苦守一份不合时宜、毫无价值的执著,其现实意义又有多大?“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信东风唤不回”,在某些情况下是不是显得有些可笑?然而,茫茫红尘,纷繁人生,在扑朔迷离的现实面前,我们常常显得困惑和无助。当局者迷,谁又能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我在坚守与放弃、留与去之间作出理性的决断呢?
决意去留,须审时度势。山川资俊秀,时势造英雄,同等条件下,机遇更偏爱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那些“识时务”的人们。审时度势,即充分思考人与环境的适应问题。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宣讲自己的“礼义之道”,终因世异时移而屡屡碰壁;他的高足子贡则看出,“礼崩乐坏”的年代更需要的是“霸道”而不是“王道”,他研究各国形势,练就过人辩才,以三寸之舌竟能与大国诸侯分庭抗礼,并曾靠一番游说,存鲁、败齐、弱晋、亡吴、霸越,改变了大国格局,其辉煌业绩令孔老夫子也只能瞠乎其后。以古推今,当我们在为坚守与否而犹豫不定时,不妨这样反思一下:我的专业知识与时代发展合拍吗?我所学的技术在业内还有用武之地吗?我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真的不可调和了吗?在对自己与周围环境(包括大的社会环境与小的人际关系)的适应程度作出综合判断之后,去留之事也就可以下结论了。个人与环境可以适应或虽不太适应但仍可调和且有发展的潜力时,则留之,反之,则去之。
决意去留,须辨才量力。辨才量力即正确地评估自己和给自己定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乃至弱项加以衡量、评估,才能有所依据地决定自己是留是去。鲁迅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先生初学矿务,在他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诗篇东渡日本时报的是医学,而他最终改行做起了文学,促成这一转变的有我们所熟知的爱国动因,也有先生对自己专长与弱势的正确判断——事实上,先生在仙台的医学成绩远不像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那样可以让他引以为自豪。
决意去留,须兼听善纳。我们不应以别人的只言片语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旁观者清”的古训却是颠扑不破的至理,迷失的“当局者”不妨把身边朋友的意见作为一种参考,作为自己作出决策的一条依据。贤者如孔丘,明者如唐宗,尚且取“小人之言”以之为镜以明得失,况庸碌如我辈者?局外人的“一语道破”,往往胜过我们的终日冥思。当然,如果对方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他的话可得要好好掂量掂量了,小心私心作祟而致的言不由衷呀!
决意去留,不妨再走一步。东乡平八郎有言:“如果你的剑不够长,向前跨一步。”如果惰势还不足以为我们在去或留之间作出任何一种选择提供充足的理由时,我们也应该“向前跨一步”——再坚持一下。有时山穷水尽往往是柳暗花明的前奏,坚持一下,也许就会有机会使你的才华得以施展,使你在同事中间脱颖而出(当然,这需要你有过硬的自我素质作为基础);即使不然,也可以使你发现自己更不适合现在的岗位的缘由,或者发现自己真正的潜力所在,从而更便于定下“去”的决心。
去意彷徨,留意阑珊;去留无意,宠辱莫惊。其间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原则可循,可资借鉴的,只有我们生存的环境和我们心存的那份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