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小眠
随着网络与现代人日趋密切的关系,网络带给人类的问题也开始步入心理领域,网络双重人格便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心理现象。
心理个案 :
沈小忆憔悴地把脸藏在被子里,长长地叹气“我真不知道,他和他的影子,谁在爱着我;而我爱的又是哪一个?”
现实中的他是个很腼腆的大男孩儿,同事中调侃几句他也会脸红,和我的交往一向循规蹈矩,对我一向很尊重。但正因为尊重表现太明显,我觉得站在他身边,心却离他很远。许多时候,他甚至故意逃避我,对我的热情保持不冷不热的态度,更多的时候,像冰山,冷冷的。
刚认识他的时候,就被他眼神里那抹独特的忧郁所吸引,人群汇集的地方,总无法掩盖他的忧伤。我想尽各种办法接近他、疼他,照顾他,他犹豫退缩着终于决定和我交往。刚开始我是沉醉在幸福中的,许多次曾经幻想和他牵手在林阴道走,幻想被他热烈地拥抱着喘不过气。
我以为爱就是会从浅淡逐渐变为浓烈的一种情感,可是我错了。他始终对我保持礼节,一些亲密接触也显得不自然和仓促,和我在一起话特别少,能不交谈尽量保持沉默,许多时候我像一个人唱独角戏,一个人在房间走来走去,喃喃自语。
可我爱他这种骨子里的忧伤和若即若离的气息,我总希望自己能改变他,让他的生活多些快乐的色彩,可总不见他快乐,工作的时候就忧郁地坐在屏幕面前,不停的敲打。
我以为我们的关系会这样僵化下去,直到冷淡。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送早点到他电脑桌前,发现他QQ号码明亮着,许多女孩子头像不停跳动,点击打开,都是暧昧的语言浓烈的爱的气息。心里忐忑着打开他的聊天记录,发现他许多不曾对我说过的热烈话语在文字里张扬着。
我有一种被挫败的感觉,现实中清高的他只有我一个女友,甚至连我在他眼中也可有可无,可是网络里,他那么风流倜傥,引得那么多暧昧的目光。我怎么也想不明白,难道自己竟比不过网络许多个虚拟的影子?我决定证明给自己看。
我申请了QQ,以陌生人的方式接近他,他开始表现得很矜持,后来逐渐变得熟悉,随后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我陪着,他心情高兴的时候我陪着,我灵活地运用着擅长的文字,直到许多次聊天他发现和我之间有很大的默契(当然有默契,现实的他是我男友),他说他喜欢上了我。
当我暗示他是否和网络别的女人暧昧时,他海誓山盟地说,现在他眼里只有一个我。
当我询问他生活中是否有别的女人时,他信誓旦旦说,有,网络的爱情比现实要重,因为这份感觉来自心里,而不是言行。
我被自己设计的游戏折磨得憔悴不堪,每天还要在他面前强言欢笑,生活中的他对我越冷淡,我就越回味网络那个苦苦等待我上线的头像,和那些热烈火辣的语言。甚至现实中他的吻显得冷淡和公式化,而网络中吻的图形却一次比一次猛烈。
现实中他听到我提议结婚就本能地拒绝,说年轻,还说积攒的钱不够;而网络中我已经和他结婚,按照网络的幻想速度,虚拟的孩子都出生了。
现实的他忧郁冷漠,让我有本能的心态想保护他爱他,网络的他热烈深情,我无数次梦到那个跳动着等待我的头像,竟也产生别样的思念情绪,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现实和网络里的他都说爱我,一个公式化,应付的态度;一个情绪化,神情自然的表达。
我迷惑和困惑,不知道是哪个他在爱着我,又不知道是哪个他让我那么坚持地爱着他。
心理分析:
沈小忆的男友属于网络双重人格。也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在现实中的表现有很大反差,甚至判若两人。网络的隐匿性,让人避免面对面交流中出现的顾虑和尴尬,连性别都可能无从知晓,无形中带来责任感的流失,每个人都可以不计后果地展开自己内心的隐私和黑暗,追求宣泄和解脱。久而久之,他在网络中“塑造”一个虚拟的自己,或许柔情万种,或许可怜之至,或许刚柔相济,从而满足心理猎奇或实现“理想”的愿望。于是,现实中真实的人与网络中虚拟的人无法重合,不能相互印证,甚至会体现人性中极不道德的、肮脏的一面,从而导致双重人格。
患有网络双重人格的人,大多崇尚自由,文字运用能力强,可以在网上塑造出一个内心希望成为的形象,然后和自己幻想的角色恋爱,添加许多美好的设想来满足现实中的空虚、落寞。现实中,他们寡言少语,生活循规蹈矩,但在网上却能夸夸其谈,深谙对方心思。这其实是心理发展不稳定的习惯,也是逃避现实的手段。
患有网络双重人格的人,通常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骨子里流淌着诗人的血液,不满足现实生活,不满足现实爱情,但永远相信爱情的必要性,一如空气、阳光、水一般重要。他们经常陶醉在自我的浪漫情境中,热情来得快去得快,容易更换虚拟角色。正是因为网络中的如鱼得水,使他们更无法坦然面对现实,现实稍有不如意,便会重新陷入网络,流连忘返,无法自拔。时间一久,他们变得更挑剔现实的爱情,觉得充满缺陷和不如意,无形中与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甚至刻意和生活中的人保持距离。往往是面对网络虚拟的ID眉飞色舞地高兴,可回到现实就显得麻木、冷漠,觉得周围人都是只顾及吃喝的庸俗人类,没有追求,不懂得自己心思。但这样的结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不会爱和被爱,离热闹的人群只会越来越远,一旦发现自己所处的状况,又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
同时,因为网络的随意性,一旦受到伤害或者伤害别人,容易养成性格的偏激,对责任道义的理解越来越浅薄,有可能形成怪圈,受到伤害就去伤害别人,如果受到关怀,又陷入进去,讲述过去“忧伤”的故事,虚构另一场爱情。
依赖网络,一旦因为停电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接触网络,便觉得空虚,变得更沉默,迫切地想回到网络中,仿佛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能带来足够的安心。
总之,网络双重人格是多方面的,与其心理发展特征、社会文化环境与目前的个人生活环境都有密切关系,不利于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应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柔情主张:
沈小忆先通过网络慢慢地培养他的正确态度,帮助他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虚拟的世界,如何回归到现实,告诉他现实是无法逃避,只能坦然面对的。
在现实中细心地关心他,通过网络的接触,了解到他内心的许多想法,培养他更多的兴趣爱好,最好两人一起参加,并多与人交往。
多观察他的变化,生活中给予他鼓励,网络中提醒他一切都是虚拟,建议他看一些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书籍。
在他遇到挫折或者不顺利的时候给予有效的指点,通过正确的方式宣泄他的痛苦和不满,而不是一味地隐匿到网络里逃避现实。
生活中更多地体贴他,让他清楚地感悟真实的疼爱关怀与虚拟的文字区别。努力地营造两个人的温馨,比如雨中漫步、晨跑,好吃的饭菜,温暖的毛衣。
通过各种爱心准备,希望沈小忆拿出在网络中打败别的虚拟女性的勇气,用现实的自己打败网络的自己,让他爱现实中的自己更多一些,直到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