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的范围和面积广大而辽阔,就整个海域自然地理分布范围而言跨度约38个纬度,东西跨度约24个经度。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相通,似明镜镶嵌在神州大地的边缘。
半岛环抱的内海———渤海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辽东半岛南端老铁三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遥相对峙,像一双巨臂把渤海环抱起来,岸线所围的形态好似一个葫芦。渤海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渤海海峡口宽59海里,有30多个岛屿,其中较大的有南长山岛、砣矶岛、钦岛和皇城岛等,总称庙岛群岛或庙岛列岛。其间构成8条宽狭不等的水道,扼渤海的咽喉,是京津地区的海上门户,地势险要。渤海古称沧海,又因地处北方,也有北海之称。
渤海面积有9万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水深25米,而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达到86米。
渤海沿岸有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从陆上带来大量有机物质,使这里成为盛产对虾、蟹和黄花鱼的天然渔场。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混浊之海———黄海
出了渤海海峡,海面骤然开阔,深度逐渐加大,这就是黄海。黄海因为古时黄河水流入,江河搬运来大量泥沙,使海水中悬浮物质增多,海水透明度变小,故呈现黄色,黄海之名因此而得。黄海是我国华北的海防前哨,也是华北一带的海路要道。
黄海西临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东边是朝鲜半岛,北端是辽东半岛。黄海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最深处在黄海东南部,约为140米。
黄海寒暖流交汇,水产丰富,特别是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势平坦,面积宽广,适宜晒盐。例如,著名的长芦盐区,烟台以西的山东盐区以及辽东湾一带都是我国重要的盐产地。
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万里长江的归宿———东海
浪涛万顷、一望无际的东海,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海洋。古时人们对它生畏,传说那里有东海龙王;现在人们对它迷恋,因为那里有明媚风光。
东海北连黄海,东到琉球群岛,西接我国大陆,南临南海。东海南北长约1300公里,东西宽约740公里。东海海域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最大水深2719米。东海海水透明度较大,能见到水下二三十米。东海海域比较开阔,大陆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我国一半以上的岛屿分布在这里。
大陆流入东海的江河,长度超过百公里的河流有40多条,其中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等四大水系是注入东海的主要江河。因而,东海形成一支巨大的低盐水系,成为我国近海营养盐比较丰富的水域,其盐度在34‰以上。因东海位于亚热带,有较高的水温和较大的盐度,又因东海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是各种鱼虾繁殖和栖息的良好场所,也是我国海洋生产力最高的海域。东海有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盛产大、小黄鱼和墨鱼、带鱼。东海的优良港湾很多,如上海港位于长江下游黄浦江口,这里航道深阔,水量充沛,江内风平浪静,宜于巨轮停泊。
广东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是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渤海、黄海和东海处在中国大陆的东边,所以又统称东中国海。
世界第三大海———南海
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南海北边是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浩瀚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它的面积约有356万平方公里。我国最南边的曾母暗沙距大陆达2000公里以上,这要比广州到北京的路程还远。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
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岛和岛屿,陆地面积与海洋相比,显得很小。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
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适于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风光绮丽的珊瑚岛,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诸岛很早就为我国劳动人民发现与开发,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水产丰富,盛产海龟、海参、牡蛎、马蹄螺、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鱿鱼等热带名贵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