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5小时?!
25:00是都市自由择业者的工作时刻,是朝九晚五工作制下夜生活的延伸,是城市另一群人的巅峰时刻,是城市人分工越来越细后的新工作时间。
过去到了深更半夜,人们大多回家睡觉。一些特殊职业者此时往往有被社会遗忘的感觉。“以前做午夜节目好像是梦中呓语,你不知道有没有人在听,但却要一个人拼命地和自己聊天。”在电台工作的王洁说。而最让她苦恼的是半夜结束工作后打不到出租车,找不到餐厅吃饭。全天候服务的兴起,使这些“特殊的要求”显得不再特殊:许多北京人都在全天营业的餐厅就餐过,其中包括拥有多家分店的“永和豆浆”和“饭是纲”;出租车成为“凌晨25点”最忠实的拥傍者;医院、电台、报社、酒吧、练歌房、体育馆、电影院、餐馆门前全天候都有出租车等候;为了配合“夜生人”,24小时的便利店更是遍地开花,通常午夜12点以后,顾客会逐渐减少,但凌晨4点以后人又会多起来……
事实上,现代人的一天早已不是24小时制了,他必须适应0:00以后的时间——25:00。夜生活,在凌晨时刻越发重要,不管是都市生活流行还是个人喜好,25:00整,夜生人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夜店中。有的人是早晨开始上班,有的人是从25:00开始。
“25小时”的生活方式不仅促进了同行业的竞争,也使不同行业在互动中“比翼齐飞”:夜班医护人员和出租司机需要通过收听电台的午夜节目排遣寂寞,媒体就得改革以适应这个社会新的作息时间和精神需求。媒体的拥捧又生产出更多的夜生人,而夜生人则需要更多的餐厅、出租车、加油站、送餐公司、便利超市、银行、 娱乐场所进行全天候的服务……
永不睡眠的社会?!
因特网、电视购物、电话会议、家庭银行正在消灭白天和夜晚、工作日和周末的区别,8小时工作制正在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永无睡眠的社会。
在日本随处可见的快递公司给程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知道日本大学生怎样使用快递公司吗?他们把脏衣服委托给快递公司送到他们的父母手中,洗完后再快递回来。我曾请快递公司帮我还书,为了便于‘上班族还书,日本的很多图书馆在夜间都设有专门的窗口,但是,专门跑一趟太浪费时间了,况且买一张往返的地铁票就需要400日元,而请‘宅急便代劳,费用只有200日元,相当于买一听饮料。”于是程先生回国创建了自己的“宅急便”。这家快递公司成立以来最得意的业务是去年4月,北京某老板委托公司送一份礼物——往深圳送两箱草莓,要求当晚必须送到,赶上女友的生日宴会。“事实上,草莓都是我们替他选购的,上午9点我们接到电话后,就迅速派人到农贸市场精心选了30公斤草莓,11点把东西运到机场,上了1点的航班,下午5点草莓送到了深圳分公司,晚上9点,姑娘惊喜地收到了草莓。当时北京的草莓每公斤才十几元钱,但速递到深圳的价格就是500元。”特殊服务带来温馨、便利的同时,后面潜藏的是无限的商机和巨大的利润。
“25小时生活方式”克服了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昼夜界限,从而带动了一大批公司迈向不眠的商业社会:深夜11点以后,如果你在伦敦打电话到英国航空公司订机票,你会听见一个操着美国口音的工作人员回答问题;在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公司的程序员正忙于捕捉加利福尼亚同伴所编写的程序中的“臭虫”;在德国的科隆,福特公司的工程师们傍晚时分把最新的汽车设计图样转交给远在美国的技术人员——轮班工作制变成了跨时区工作制。
这种横跨全球的新式工作方式给员工和客房部带来的好处似乎不用多说,但也有麻烦:任何一个有丰富流程知识的生产商都会告诉你,轮班制需要严密的管理。早班人员也许会把头疼的问题留给中班处理;而中班则又可能把残局交给晚班,如果把互相推委的危险再同文化冲突的顽症搅在一起,那么离灾难就不远了。但最大的麻烦是“25小时的生活”把人类拖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陷阱。
享受失眠?!
生活的速度越来越快,遭遇的压力越来越大,无法让社会减速,就要改变自己的“习性”,其中的方法就是“榨取”时间,于是,享受失眠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时尚。
学习信息处理的孔林,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图书馆做管理员,很快这份工作的成就感和收入就不能满足他的需要,自恃年轻并掌握最新的技术,孔林很快找了份晚间兼职的工作——一家电脑公司的网络维护员,副业的月薪是5000元人民币。第一个月,精神上的兴奋超过了生理上的疲惫,以后的几个月,孔林再也无法承受“连轴转”的工作,辞去了副业。但时隔不久,他又开始在报纸上翻招聘广告。28岁的职业摄影师于洁刚刚通过托福考试,560分,超过美国很多艺术学院的入学分数线。“我正在向纽约的两所学校申请硕士学位的入学资格。现在每天晚上准备学院要求的作品集和个人阐述,白天在摄影棚干活,每天凌晨 4点睡觉,上午10点起床。”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夜间工作、不定时工作、兼职、自由职业和过夜生活的行列,享受“凌晨 25点”带来的速度和乐趣。在“凌晨25点”,每个人必须学会高速地运转,工作时间和个人生活很难被区分,“速度”很自然给他们带来压力,压力却伴随着自觉的快乐,正因为这个原因,一方面失眠成为让现代人最头疼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咖啡因、安非他明等起兴奋作用的药物也越來越大行其道。当我们看到办公室中那些一边抱怨晚上睡不着觉一边又带着点自豪地宣称“工作了三天三夜终于完成了个大方案”的同事时,就不难明白医学上的困扰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和工作的优势,亨受失眠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时尚。
越有时间越贫穷?!
“25小时的生活方式”打破了自工业时代确立的现代时间观念,也彻底颠覆了穷人和富人持续了若干世纪的时间和地位关系。
越是大城市,生活节奏越快。爱尔兰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行人走路的速度因为城市的大小而不同:在爱尔兰戈尔韦这个有2.9万人的小镇,行人走路的速度是每秒1.25米,而在都柏林这个有 68万人的城市,行人走路的速度是每秒1.56米。城市生活经常使人体的防御系统处于戒备状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压力过大”。1986年一次调查表明,每3个美国人就有一个说自己每天都感到有压力,每10个美国人就有6个说自己一周内有1至2次感到“压力巨大”。到1994年,每10个美国人就有2个人说自己几乎天天都感到“压力巨大”。过去的5年中,美国关于压力的论文出了400篇,书籍出了900本,可见“压力”是个多么流行的话题,人们对此又是多么的无奈。
这个现象同时又隐藏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需要时间的人往往是那些已经把时间都掰成两半的人。忙碌的高级白领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这显然不是富人应有的生活方式:过去银行家的好日子意味着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中间还有蛮不错的午餐时间;但现在银行家上午7点就已经坐在豪华办公室中了。富人浪费时间,穷人时间太少,这个持续了若干世纪的时间和地位关系被颠倒。如果你还年轻,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有所要求,你的麻烦就开始了:如今越是有点钱、有点地位的人,越不敢被人看见自己闲着,人们像大自然厌恶真空一样厌恶没事可做。人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忙,不仅工作要忙得不可开交,夜生活也应该忙得无暇应酬。没有或者过于清闲的夜生活说明你的地位和交际能力都很低——只有穷人才穷得没办法把时间变成金钱。然后你就会患上美国科幻小说作家詹姆斯·格莱克描述的“紧张综合症”:拼命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在电梯里猛敲关门按钮,好节省2到4秒钟的时间;一旦有时间坐在那里没有事做,就会拿起移动电话联系个什么业务……如果你是女性,除了要忙更多的家务,其他方面你也会和男人一样忙。双职工夫妇见面的时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少,吵架的首要原因是争执各自用于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的时间长短。
男女要平等,性别从来就是政治,时间不过是被争夺的权利之一。一有可能,你就会成为时髦的在家上班的SOHO族,把老板对你时间的支配权从朝九晚五扩展到全天候,然后你将无比敏感和愤怒于掠夺和偷窃你时间的所有行径。也许有一天会出现一种两极时间社会,有时间却没有钱的在一方,有钱没时间的在另一方。
埃塞克斯大学格舒尼教授说,2020年的政治经济是关于时间的。我们也许能鼓励富人减少工作时间,帮助其他人以类似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时间。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富人更加拼命地工作,穷人也拼命地工作为富人拼命工作提供从初级商品到原材料、从保姆到快餐的低价值服务,然后富人和穷人的时间一起变成金钱的奴隶,其中穷人的时间又是富人的时间的奴隶。
但不管怎么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已被雨打风吹去,在“25小时社会”里,我们正在成为丧失节奏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