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女性的身体形象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吴小英近日撰文指出,改革开放前的国家意志的无性化形态,在改革开放后,正转向市场主宰的性别主义形态,这一性别转型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是,在所谓传统文化的重新包装下所呈现的女性的身体化及其滥用。
吴小英指出,从媒体和广告上的女性形象、商家促销时的性别导向、演艺界和娱乐圈的时尚热潮等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企业家、商界和消费人群在共同创造着一个带有传统性别文化特征的流行时尚。这种时尚鼓吹“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贤妻良母”似的女性美德以及美丽、性感的女性身体形象,两性之间的差异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强化了。
吴小英认为,性或性别是与阶级、阶层、财富、权力、文化等因素交叉起作用的,性别转型也只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总体上说,女性的身体化并非市场给予性别的惟一定位,市场同时也赋予性别摆脱生理束缚机制的可能性,只有性别的获得性资源在市场上比先赋性资源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女性的身体化及其滥用才会最终得到制止。
焦躁的中国大学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任剑涛近日撰文指出,在全球化的景况中,中国大学已陷入一种显见的焦躁状态。表现之一是,当代中国大学都陷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旋涡之中。
当前大学、尤其是综合型研究型名牌大学的目标设计,不是定位在大学自身内在架构的完善上、定位在大学体制的改革上、定位在大学发展的诸社会条件的改善上,而是定位在“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式行为上。
此外,教育主管部门以建立一流大学定位而展开的“211计划”、“985计划”、“2加7方案”、“2加8方案”,以及中国大学的大规模重组,也都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种大学重组中存在的严重的无形资产浪费和“拉郎配”现象,势必造成新生的合并大学运转机制的紊乱、大学认同的错位、大学内缘发展的曲折。
任剑涛认为,中国大学陷入这种焦躁的状态,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大学在全球化处境中对于发展自己的自觉,以及中国大学在全球化处境中急于占据有利位置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大学在发展举措的选择上的混乱和大学制度安顿问题上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