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废旧家电的一系列政策都在酝酿之中,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着桌上摆放着的《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负责此事的国家经贸委官员冯良感到并不放心。他现在担心的是,一旦政策出来了,企业和消费者会不会执行。
为此,在上个月,他和他的同事们又到全国的废旧电器集散地——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的台州地区去调研。他感到“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尤其是在中国“世界工厂”的大背景下,电子电气制造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我们的政策必须要有自己的新东西。”
都在征求意见
这种疑惑同样来自于这项政策的豪华班底——由国家经贸委牵头,包括财政部、税务总局、环保总局、科技部、外经贸部、信息产业部、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十多个部委联合参与组成了“建立废旧家电回收体系领导协调小组”。其中国家经贸委的资源司承担着政策制定的日常工作,而资源司去年又专门成立了“回收再利用处”具体负责此项政策,冯良就是该处处长。他很清楚地记得这个项目启动于去年5月份,而早在2000年2月份有关部门就提议制定相关政策。
事实上,《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只是最引人注目的冰山一角,与之同步,有关家电的报废标准《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和再利用通则》也已在制定中。冯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政策最基本的原则是“谁生产,谁付费;谁受益,谁付费”,在“生产者负责制”的基础上,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政府将各负其责,但目前分摊的责任比例尚在斟酌之中。
一个针对废旧电子电气产品的政策体系已经在这个早春呼之欲出。与以上两项政策相呼应,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刘福中近日已经拿到了信息产业部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这项政策已经在该部的厅局长会上讨论过,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者应当保证,自2003年7月1日起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国家重点监管目录内的电子信息产品不能含有铅、汞、镉、铬、聚合溴化联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联苯乙醚(PBDE)等。”
这一系列的政策原本计划在今年的6月之前正式出台,但目前决策者们担心政策的可操作性。“我们想借鉴日本和欧洲模式,但国外的许多经验是不可能照搬照抄的,例如国外实行的‘谁废弃,谁付费原则,在中国恐怕就行不通。中国消费者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以旧换新等模式,让他们突然间接受‘谁废弃,谁付费原则,那恐怕今后没人淘汰废旧家电了。”政策起草小组成员刘福中说。
其实这注定是一条艰难之路,围绕着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各自分摊的费用,政策的制定最终演变成了三方博弈的过程。欧盟类似政策的制定经过八年酝酿,由于政策所涉甚广,在起草阶段欧委会咨询了30多个相关组织与协会。尽管如此,在草案提交后,相关利益方的争论仍异常激烈,经过长达两年多的讨论与修改,2002年10月11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才就两指令草案的文本达成调解协议,而正式公布,还是最近的事。
“主要就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通常制造商会把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另一个焦点是政策出台之前,回收问题由谁来承担?承担多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所副所长冯飞说。面对一系列尚有变数的征求意见稿,他还很难判断政策的影响。
绿色福音、贸易大棒和企业噩梦
意味深长的是,就在这些被喻为“绿色福音”的政策即将破土而出的当口,一件让人坐立不安的事情发生了。今年2月13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公布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前一个指令特别强调了生产商的收集责任,而后一个指令则与上文提到的中国目前正在拟订中的《管理办法》的禁止范围完全相同,甚至禁止在市场中投放的日期也完全相同,都是从2006年7月1日起。
有评价说,这意味着经过长达两年多的讨论与修改,一直悬在中国电子电气产品生产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要落下来了。外经贸部担心,如果将回收成本转嫁到制造商身上,由于欧洲劳动力成本高,可能使回收成本接近甚至高于制造成本,将大大降低中国相关产品的竞争力。而当欧盟的后一项《指令》到2006年7月1日一旦如期生效,以中国电子产品现行环保状况,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而国外产品却可以长驱直入“低门槛”的中国。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高级工程师胡晓红说,目前欧盟已成为中国家用电器出口的主要市场,约占中国家电出口市场的1/4。2002年,中国每年出口到欧盟的家电金额为20.5亿美元,空调器、微波炉、吸尘器、电茶壶的出口金额分别超过2亿美元。而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则表示,2002年其对欧盟出口额为1.3亿美元,属于指令范围内产品占出口额的70%,预计2004年其出口额将达1.5亿美元,预计两指令的实施将使其出口减少30%至50%。
而在外经贸部科技司,官员李勰已经在电话旁守侯了两个星期,他在等待着有关企业和部门的反馈。为了抓紧与有关方面研究、评估两指令对中国输欧盟电子电气产品的整体影响,他们设立了一部热线。
“显然我们不能改变欧盟的法令,而中国类似的政策也会马上出台。”刘福中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这看上去像一个颇具戏剧化的问题,如果与欧盟相类似的中国政策也按照计划在今6月份之前出台,那么国内的评论会说些什么呢?如果悬剑终将坠落,那么中国的制造业该作何感想呢?
奇怪的是,类似的危机感并没有蔓延开来,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中并没有出现悬剑将落的紧张气氛。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创维董事长黄宏生并不知晓欧盟的这两项政策,而青岛海尔集团宣传部汪部长在征询了一圈意见后说,“我们还没有注意到这项政策。”70%的产品出口到欧洲的格兰仕总经理秘书赵为民则表示,他们会从容不迫地应对这些问题。
制造业背水一战
这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制造业即将面临的一场风暴——在世界范围内,工业化最早的欧洲在1993年就提出了“制造商责任制”,由制造商负责废旧家电回收解体处理。在美洲,美国对从事回收家电产品中制冷剂的人员的资格、所用设备、回收比率等作了明确规定。而在亚洲,日本已经公布并实施了《家用电器资源回收法》,明确规定家电制造商和进口商对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四种家电有回收的义务和实施再商品化的义务。
敏感的市场观察者认为,随着中国类似政策的建立,这场风暴将会催促着中国制造业企业改变自己的竞争策略。“近几年,中国的制造业常常陶醉在价格比较优势中沾沾自喜,现在由于增加了回收处理的费用,他们的成本凭空增加了一块,这个优势还保的住吗?”长期研究中国产业经济的冯飞不无感慨。
在这个中国制造业劣势凸现的时刻,以前的优势似乎也似是而非。主张“凡事都要认真分析”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分析,中国劳动力成本的确很低,这是中国很大的优势。虽然中国的工资水准只有不到美国和日本的五十分之一,但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也很低。尤其是制造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如果考虑这一因素,那么美国每生产1美元产值所需的工资成本仅比大陆高1/3。这种低廉的人力成本看上去是那么地微不足道。
去年是中国制造业惊艳世界的一年,中国制造业取得的增长占了全球同范畴增长的29%,但这样迅猛的发展速度并不能证明实力真的强大。“一方面,我们现有的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市场低端,经济效益较低;另一方面,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高端产品也少有自主知识产权;更让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优秀技术人才被微软这样的企业所吸纳,提升制造业水平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源正大量流失。”胡晓红说。
别人的技术,甚至还未必是先进的技术,却让中国的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环境政策失去了很多主动改变战略的机会。最紧迫的是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物问题。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张学斌认为,整机厂家目前还无法解决替代物问题,因为电子产品的元器件都由上游厂家提供,而上游元器件厂家目前在国内就有上千家之多,芯片厂家又都在国外,所以替代物的研发是一个庞大细碎的工程。
现在看来,中国的制造业只有顺应潮流背水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