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旗
有人把脚掌看成人的"第二心脏",这足以说明脚与全身健康的关系是何等重要。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人体十二经络的起始与终了的部位,含有许多重要穴位,如膀胱经的至阴穴、胃经的内庭穴、肝经的太冲穴、肾经的涌泉穴等。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每个器官都能在脚底找到一个固定的反射区,许多疾病的前兆往往最先在这些反射区出现;同样,因不善待双脚而引起的足部损害,往往也会引起相应的内脏疾患。
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提出"足下暖"的科学见解。他认为,脚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引起胃痛、腰腿痛、男子阳痿、女子行经腰痛和月经不调等疾病。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脚暖则全身暖。脚离心脏最远,血流供应最少,血液循环最慢,而且脚部表面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最差,所以脚趾的温度最低(只有25摄氏度左右),最容易遭受寒冷侵扰,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嘛。现代医学认为,脚与上呼吸道黏膜关系密切,一旦脚部着凉,便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弱,抵抗力下降,原来潜伏在鼻咽部或新近侵入的病毒、病菌就会大量地繁殖滋生,引发感冒等疾病。因此,冬季防寒重在脚部保暖是有科学根据的。
脚部保暖,首先要穿好鞋袜。鞋袜尺寸宜大些,脚与鞋之间留有一些空隙,利用空气隔热作用,增强保暖性;鞋底适当厚些,以增强防寒性能;在冰天雪地里工作时,应穿带毛的高腰皮鞋或长筒皮靴;爱生冻疮者应早穿棉鞋;脚汗多者宜选用透气较好的棉鞋和棉线袜;当袜子和鞋垫汗湿后,要及时换下或烤干,棉鞋也应及时烘、晒,保持干燥。
其次要加强运动。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下肢及足部的血液供应。最简便易行的运动是步行,"百动走为先"。行走跑跳除有益于心血管、神经系统外,足腿受益更大。
第三,坚持足部按摩。经常按摩腿及足心涌泉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名医施今墨健身的方法就是:每晚以花椒水泡足半小时,用左手掌揉搓右脚心的涌泉穴,用右手掌揉搓左脚心的涌泉穴各100次,"引热下行,壮体强身"。
第四,进行足浴,即经常以热水洗脚。民谣曰,"每天洗脚,丹田温灼"。将双脚慢慢放入5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用手轻轻揉搓双脚,待水变凉时,用干毛巾擦干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