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鲜花洒向人间

2003-04-29 12:39
山花 2003年5期
关键词:基督城花种新西兰

利 军

美丽的基督城(Chirstchurch)是新西兰南岛的首府,位于该国最大的平原,坎特伯雷平原的中心。这里空气清新,气候温和,鲜花遍地,故有“花园城”的美称,曾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基督城背靠雄伟的南阿尔卑斯山,西临浩瀚无边的南太平洋,尤其美丽的阿旺河汇聚了来自山上的雪水,蜿蜒流过城市进入大海,这纯净的河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可爱而善良的人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路易·爱黎——中国人民忠实的老朋友,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出生、长大、走向中国的。他为中国人民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此我将诉说另外一个同样美丽动人的故事。

库克山(MTCOOK)是新西兰滑雪胜地之一,每年从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人到这里来滑雪,从基督城斗库克山有200多公里的路程,其间要通过柏克斯(Burkes)小镇及被称之为“山区蓝宝石”的特卡普湖(LakeTekapo)。从柏克斯小镇到特普约有40多公里的路程,春末夏初开始,当人们穿过这段路时,会被道路两边的鲜花所吸引,并陶醉在缤纷灿烂的花丛中,这种花叫芦宾花(Lupins),原产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后经过英国科学家的培育和改良,才变成为许多不同的颜色,挺拔直立的美丽花丛,曾经是英国王室用花,非常珍贵。当人们欣赏赞美这些花的时候,自然会想到,这些珍贵的花朵怎么会在这荒山野岭道路两边大片的繁茂生长。这既不是本地原生花种,也不可能靠自然的力量从万里之外的英国传播到这里来,或许你会浮想联翩,可能是传说中的仙女散花的结果吧!是的,这确实是一个“仙女”所作,这位仙女就是我们要告诉大家的一个美丽善良的新西兰妇女柯琳·丝可(ConnieScott)。

柯琳的祖父是英国的一个贫困的矿工,十九世纪中叶,来到新西兰南岛开采金矿。她的祖父是一个善良的劳动者,很同情那些备受歧视和压迫的中国矿工,常常给他们一些帮助。她的父母亲都是牧场的牧民,她共有12个兄弟姊妹,她排行第二,由于子女多资金不足,所以家庭生活仍然是相当的拮据。她从小就参加了牧场里的劳动,还要帮助母亲照管年幼的弟妹,家庭的教育薰陶,艰苦的劳动,养成了她刻苦耐劳,不怕困难的习惯,也使她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道理。

柯琳结婚以后和她的丈夫约翰迁到了迈肯石(Makenzie)山区经营另外一个牧场。这个地方人烟稀少,很少看到花草,但她还是喜欢这个地方,和这里的乡亲们相处得很好。她和她的家人化费了几年的时间,在她们住地附近种好几公里长的金黄色水仙花,美化了这里的环境。因为这里比较偏僻,没有商店、邮局和教堂,每周大家都要到20公里以外的特卡普镇去买卖东西或做礼拜。那个时候公共交通还不发达道路也不好,人们只有坐小型货车或马车来往,很不舒服,特别是遇到刮风下雪的日子麻烦更多。人们都希望中途有一间房子可以休息、避避雨雪。另外由于大家住得分散,也常需要一间小礼堂作为聚会及交流手艺的地方。柯琳了解到大家的愿望后,她善良的心就启动起来了。她号召妇女们每星期五做一些糕点拿到路口摆摊贩卖,把卖得的钱积累起来作为建房资金。她们经过了三年多的努力终于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并把一间小礼堂建立起来了,从此大家有了休息,聚会及交流手艺的好地方。现在当人们经过这里时,常常会惊奇的看到,这个当年用“糕点”建成的小礼堂,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并没有垮掉,仍然骄傲地屹立在那里,并成为一家很好的幼儿园园址,它向人们再现了当年柯琳及其伙伴们的艰苦创业的功绩。

柯琳·丝可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深深懂得爱的真谛,相信上帝是会爱护每个人的,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付出爱心。只有这样人类才会有和平和安宁,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她更懂得爱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讲讲,或者只是写在纸上而已,爱更应该是行动,应该是实践,而她正是这样想和这样去做的。

从柏克斯小镇到特卡普这段路是滑雪及旅游者以及各种南去车辆必须经过的道路,50多年前这里十分荒凉,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两旁乱石荆棘只有牲口走过留下的脚印及粪便。柯林和当地的乡亲们经常必须走过这里,常觉得这段路非常讨厌。“唉!多么枯燥无聊!”一些人开始咒骂道路不好,一些人则埋怨:“老天爷为什么不在道路两边长些花草!”,另外一些人则说:“如果有人能在道路两边种上一些鲜花就好了!”因为道路两边尽是坚硬的石子,很难挖掘,即使把这些石子路挖开,一般的花种也很难长好,更何况道路漫长,谁有能力把它改变?荒凉的道路,乡亲们的咒骂、埋怨和叹息,深深的触动了柯琳的爱心。她想:“怨天尤人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我们要等待自然的恩赐,为什么我们不去向它索取;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去改变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1950年初迈肯石县政府决定扩展维修这段路,并在路面上铺上沥青,建筑公司在施工时,顺便将挖出的松土堆在道路两边。柯琳看到这是一个种花的好机会,经过了仔细的考察,请教了一些科学家,她决定在这里种植花芦宾花,因为这种花很适合于在这种石子路边生长,而且长得坚韧有力,经得起山区的风吹雨打。她也非常喜欢这种花,因为这种花有如云彩多变的色泽,光艳夺目,非常漂亮,曾在英国乔治五世去世时,大量采用而引起轰动,在当时价格昂贵的名贵花种。而且,只有在英国可以买到,柯琳只好通过新西兰的代理商到英国去订购,第一次就订购了100磅(约50公斤),居然把英国商店的这种花种订购一空,还不够数,不得不分批分期供货。听说,当时一些英国人到这家商店也去购买这种花种时,均被告之,此种花种已被一位新西兰太太全部购走。

购买这些花种耗尽了她家全部积蓄,当账单寄来时,她家一时无力支付,她只好瞒着丈夫把账单藏在厨房的挂钟后面,一直到牧场里价格很好的玛利努(Merino)羊毛出售完了才还清了这笔债务。但事情还没有完结,当她们准备播种时,一件意想不到的麻烦事情又发生了。迈肯石县政府的一些保守官员反对种这种花,理由是这不是本地的花种,不利于保持本地的原本自然面貌。对此,柯林她们又不得不通过律师上诉、申辩,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最后这些官员不得不让步。

柯琳·丝可和她14岁的儿子开始了辛苦的芦宾花种植工作。首先,她们在道路两旁松土上撒下芦宾花种,等到种子发芽后,再进行一些管理及补种工作,她们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辛勤劳作,默默无闻,毫无报酬,毫无怨言。她们的行动终于感动了周围的一些人。一些科学家、旅店老板及农牧民都来参加种花工作,经过了数年的不懈努力,40多公里长的芦宾花终于种完。昔日的荒漠野地变成了美丽的大花园。现在迈肯石山区令人着迷的芦宾花已作为新西兰旅游美景之一而载入旅游手册中,每年来此旅游观光,欣赏芦宾花的人不计其数。

柯琳在1972年退休以后,全家就搬到了基督城居住。在那一段日子里,她是退而不休,仍然是很忙,总是想到如何美化周围的环境,如何帮助他人。她在她住处附近的河边开辟了新的花园,义务的为一些社区团体、照管花圃。她在年轻时学过一些护士课程,退休以后想利用所学的东西为退休老人们服务。曾有一次,她到一个老人中心和年轻人一同排队应征。这家中心负责人看到她已是满头白发,还以为她是来报名养老的,当他们得知她是想报名义务照顾这里的老人时,都非常惊讶,也非常钦佩。

1993年11月3日柯琳·丝可在医院里安详的去世,享年82岁。她的家庭和朋友为她举行了两次追悼会,第一次是在基督城,在她生前常去的教堂举行,有200多人参加。灵堂里挂着她的画像,画像里她微笑着,手里拿小铲子正在种植芦宾花。大家经过这里时,都情不自禁的停了下来向她默哀致敬,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她给基督城带来了芦宾花和爱心。在追悼会上,不少人回忆起当年她献身的精神和乐于帮助他人的生动事迹,有些朋友在讲话时声泪俱下。

第二次追悼会是应当地朋友乡亲们的要求,在她退休前居住过的地区,在她喜欢的特卡普湖畔古老的小教堂里举行。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小教堂里饰满了美丽的芦宾花。这些花是她在40年前亲手种植的,人们唱着她生前最喜欢的歌曲《耶稣爱我》、《野地的花》。人们也不断的赞美她,颂扬她,为她而感到自豪。

根据她生前的愿望,她的墓地没有选在基督城,而是在她从前亲手栽种芦宾花的地方,在靠近柏克斯小镇附近的一个乡村墓地里。她要和这些芦宾花永远在一起!

一家石刻公司的员工得知所刻墓碑主人是柯琳·丝可时大家都很激动。公司经理代表所有员工向她的家属提出诚恳的要求,希望在墓碑上刻一些芦宾花丛,以表达他们永恒的敬意,因此在她的墓碑上刻有大片的芦宾花,上面还端正的刻着“芦宾花夫人之墓”字样。

柯琳·丝可(ConnieScott)这个名字永铭记在人们心中,她的伟大爱心将和芦宾花(Lupins)一样,永远的美丽,光彩照人。

猜你喜欢
基督城花种新西兰
美丽的“花园之城”——基督城
新西兰兔
胡美杰:田野上播撒电商花种
游新西兰
新西兰的核物理学之父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睡懒觉的花种
花与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