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和
在古生代后期至中生代中期,南半球有一块巨大的陆地,它就是冈瓦纳古陆。这块超级大陆的中心就在如今的马达加斯加,这是世界上生长波巴布树种类最多的地方。
马达加斯加是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距非洲大陆最近仅有400千米。一般人看来,马达加斯加的生物种群应该与非洲相似,其实不然。它虽然是一个大岛,但是,占世界总量3/4的动植物,都是这里固有的物种。要想揭开这个生物进化之谜,我们就必须追溯马达加斯加岛诞生的地质史。
在5亿多年至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南半球有一块称为冈瓦纳的大陆,如今的南极、非洲、澳大利亚、南美和印度等地那时是连在一起的,都是这块大陆的一部分。大约在1亿多年前,马达加斯加岛开始从非洲大陆分离出来。80000万年前,印度也被分离出来。马达加斯加在中生代与非洲分离后,才完成独自的动植物的进化过程。
波巴布树,除了生长在马达加斯加岛外,在非洲和澳大利亚也能看到。从这种植物的分布情况也可以推断,这几个地方过去同属一块大陆。就波巴布树的品种而言,非洲只有1种,澳大利亚2种,而马达加斯加则有8种。这也可以说明马达加斯加是波巴布树生长的中心地区。
在马达加斯加,千姿百态的波巴布树随处可见,其树形的基本特征都是粗粗的树干。据记载,最粗的波巴布树干围长54.5米,顶部伸出寥寥无几的几根树枝,树叶也很少。那么,粗大的波巴布树为什么仅有少量的叶子却能维持生长呢?它的秘密就在树皮下面。
当剥开薄薄的树皮时就会露出里面的绿色。由此可见,它的整个树干都有叶绿素存在,光合作用是在树皮下进行的。在持续半年以上的旱季,虽然树叶脱落,但树皮内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照样补给树木生长的能量。
另外,波巴布树的树干很软,结构类似海绵。这种类似海绵的结构可以贮存更多的水分,就像一个巨大的贮水池。此外在巨大的树干之中,还隐藏着一个能量代谢系统。这就是它巨大的身躯能在干旱的条件下长期生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