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现
在今年3月份举办的2002年度河南省电视新闻奖评比活动中,专题《陈志嘉和她的梦想》(以下简称《梦想》)在专题类节目评比中获得一等奖。陈志嘉是谁?《梦想》何以受好评?本文仅对此作以粗浅分析。
陈志嘉是个先天性脑瘫患者。虽已步入不惑之年,但因小脑功能障碍,她四肢严重失控,语音含糊不清,自幼失学。面对不公的命运,陈志嘉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顽强抗争,以脚踏实地的行动,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受弟弟的影响,身残志坚的她从16岁开始自学,24年如一日,凭着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到大专的全部课程;1983年,也就是自学5年以后,志嘉尝试着用惟一还能自控的左手拿笔写字,每花一二分钟,才能歪歪扭扭地"画"出一个鸡蛋大的字。就这样积19年苦功,陈志嘉以平均每天150个字的速度,创作了1200多条至理名言、凡人妙语和40多篇散文、随笔,并在社会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出了一本以人生感悟和生活随笔为主要内容、长达21万字的作品--《志嘉新语》,圆了自己多年的出书梦。
专题《梦想》之所以获得大奖,受到方方面面的好评,我个人认为主要与这期节目的一些突出特点密不可分:
第一是节目选材好,主题鲜明突出。
《梦想》是一期人物专题。众所周知,对于这类专题节目,作为灵魂的人物选择至关重要。如果人物选得好,事迹突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节目就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能打动人心,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节目平平淡淡,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陈志嘉身体残疾,还渴望工作,做生意赚钱,以证明自己有工作能力,靠双手能养活自己,正是这些事迹震撼人心,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与其他类似的节目相比,专题《梦想》还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十多分钟的节目,不管陈志嘉面对什么样的艰难困苦,自始至终没有出现那种哭哭啼啼场面,镜头上凸显的是她那种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二是节目的结构好,丝丝如扣,层层递进。
专题《梦想》不仅内容好,主题鲜明,而且切入点好,结构清晰,丝丝如扣,层层递进。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就先声夺人,手拿《志嘉新语》,以"出书对于一般的人来说都是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那么一个脑瘫患者又何以能写出这么一部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作品呢?"这种发问形式切入主题,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按照自学、写作、出书这一主线,专题进行构思谋篇,逐渐展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一个个梦想与追求,是陈志嘉向命运的抗争,也是她人生的真实写照。节目重点围绕陈志嘉三个不同时期的梦想与追求全面展开:她的第一个梦想或者愿望是像健康少年儿童一样走入学堂读书,享受正规教育,然而身体的残疾,却一次次击碎了她的求学梦。面对这种矛盾和痛苦,不屈的陈志嘉开始了自学生涯;成年之后陈志嘉的梦想或者愿望是找个工作,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在这当中,陈志嘉体验了不少的冷眼和怜悯,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重新认识自我之后,志嘉又回到了书房,在写作上再次启程。总观整个节目,内容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与冲突,得到与付出之中,尽情展示了志嘉平凡中的不平凡,使人充分领略了她身残志坚、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是细节抓拍得好,做到了以情感人。
陈志嘉只能用左手写字,拿笔拿不稳,容易掉地上,爱动脑筋的她想了一个比较实用的办法,即拿根皮筋一头拴住笔,另一头系在胳膊上,效果不错,帮了自己很大的忙,以后陈志嘉写作时都是如此,这个细节拍得好,很鲜活,看她写作那么费劲,又那么执著,其情其景着实令人感动;作为残疾人,还渴望工作,在多方寻求未果的情况下,陈志嘉便自己动手,一扭一拐地推着小车走上街头做生意,每当看到她那不协调的背影时,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陈志嘉也不例外。《志嘉新语》一书出版后,除市残联代销500本之外,其他都需自销。每次出门卖书之前,志嘉总是早早起床,梳洗打扮一番,尽可能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点,就连头上的发卡也比平时多。以上这些虽是些细微末节,现场感却很强,生动感人,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志嘉刻苦好学,渴望工作,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另一面。
第四是社会关爱融入其中。
人间自有真情在。专题《梦想》中,特别突出了社会关爱,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节目之中。在写作《志嘉新语》的过程中,郑州航院会计系的同学们从1996年3月份开始,组成了一支青年志愿者大军,来到陈志嘉的身边,义务地帮助誊抄书稿,连续达6年之久,一届毕业了,又传下一届的同学,就这样先后有300名志愿者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省、市残联,省、市有关领导,纷纷奉献爱心,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期节目也谱写了一曲扶残助贫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