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抗非典前线的中国记者

2003-04-29 00:44许向东
新闻爱好者 2003年7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新闻记者医护人员

许向东

历史将记住2003年这个"非典"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疫情,造成了全国大范围的灾难。从4月中旬开始,席卷而来的SARS,使生活在京城里的人们几乎无法分清现实和梦境,心里的感受可以用"紧张"、"恐惧"、"郁闷"和"无奈"几个词语来概括。人们每天都关注着疫情发布的数字,盘算着自己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短暂惊愕之后,人们开始奋起抗御。当被称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正在和瘟疫争夺着一条条生命,奋战在医药领域的科研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地锁定病毒寻找解药的同时,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的最前沿还有一群人在冲锋陷阵,他们深入医院隔离区采访医护人员和病人,甚至为拍到清晰的照片,距离病毒血清只有几十厘米,他们不顾个人的健康与安全,为公众发回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的报道,他们就是我们的"守望者"--中国记者。

由于学生、民工大批返家,一些单位又采取员工轮休对策,加上对SARS的恐惧心理,昔日大街上人头攒动的景象消失了,人们主要待在家里或是宿舍内,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变化。而媒体上的一篇篇内容翔实的稿件,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图片,一幕幕催人泪下的画面,无不凝结着奔忙于抗击非典一线的新闻记者们的辛勤汗水,从中也折射出"无冕之王"不怕病魔、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公元前400年,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每次在给人看病之前,都要重复自己的誓言:"把我的一生献给人道主义服务,我凭着良心和尊严行使我的职业,我首先考虑的是我病人的健康,我将尽我的一切能力维护医务职业的荣誉和崇高传统。"而今天在与肆虐的非典作斗争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这段被誉为医学伦理观核心理念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然而,历史是如此的相似,西方著名报人普利策也给新闻记者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新闻记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和人类的嘱托,他们凭借良好的职业技能,以及出色的新闻敏感,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信息海洋中,及时发现和捕捉有价值、为人民群众所需求的信息。

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活动的三大功能,第一个就是监视环境。新闻记者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真实情景的报道活动就是最典型的监视环境。在人类生存环境变幻莫测的当代社会,这个重任已经基本由新闻记者所承担,他们犹如原始部落的哨兵,警觉地注视着四周的风吹草动,时刻准备着通报一切险情。用英国作家丽贝卡·韦斯特夫人的话说就是:"社会需要新闻,就如人们需要眼睛,因为社会也要随时看清自己的去向。"

在社会向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公众的知情权作为一项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日益突显出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尽快把真相告诉公众,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既是公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前提,也是媒体和记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要追寻事实的真相,提高新闻信息的准确度,就必须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就必须进入疫区、医院和病房等高危地区,只有深入实地采访当事人,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才能为公众提供准确的报道。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新闻记者面对随时被传染的危险,没有退缩,而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表现出了良好的业务素养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央视《面对面》栏目的主持人王志是第一位进入隔离区病房报道非典的电视记者。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要求记者在采访新闻事件时,牢记自己的职责,以记录历史、反映现实为天职,特别是那些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电视记者必须恪尽职守,否则,历史就会因为他的胆怯和疏忽而留下无法弥补的图像空白。4月17日上午,王志采访了钟南山院士,当钟院士谈到下午要进入ICU(重症室)抢救邓练贤时,他反问道:"你们怎么办?"王志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去,我们拍你,当然去了。"就这样,为了拍摄到抢救危重病人的镜头,王志和两位同事跟随钟南山院士进入了重症监护室,历时一个多小时,用摄像机记录下抢救危重病人的真实情况。事后回顾自己进入重症室采访时的感受,王志说,这种事情,事前想想会害怕,事后想想也会害怕,但真正到了那里就不害怕了,因为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在那里,我们拍摄也就待一会儿,而人家则是天天在那儿。我这样做,无怨无悔。就是以这种敬业精神,《面对面》节目组在短时间内连续制作了《李立明:非典报告》、《钟南山:直面非典》、《王岐山:军中无戏言》、《姜素椿:生死试验》四期节目。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新闻调查》的那期《北京"非典"阻击战》,主持人是一个娇小玲珑、身材瘦弱的女孩儿,她叫柴静。4月19日晚,制片人打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做一期"非典"的节目,她的回答是两个字"当然",挂电话后觉得意思没有说清楚,就又发了条短信,发完之后觉得还不够,又给制片人打了个电话,进一步表达自己的热切愿望。第二天,柴静就和编导张天贺、摄像王小鹏进入佑安医院的隔离区进行采访,由于采访时机不好碰到,他们就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在医院里等,只要救护车出去,他们就跟着去拍,连续三天六次进入隔离区采访病人。事后问起柴静,在与病毒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是否害怕,心里是否感到没有依靠。她的回答是,站在那里确实感到呼吸急促,一次病人忽然咳嗽了一下,那一瞬间她真的想转身就走,但看到医护人员坚如磐石地站在那里,镇定、专注地记录、询问,心里就有了莫大的勇气和力量。自己作为记者,站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

人所共知,处在危机事件中心的记者也往往是处在生死攸关的境地。在我国近几年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有许多电视记者以身殉职,或被洪水卷走,或被大火吞噬,他们明知有生命危险,但富有正义感、忠于职守的优秀记者还是往事件发生地跑,用生命为公众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画面。这些画面既是对电视记者职业道德的考验,也是电视拍摄精神的象征,更是电视记者献身精神的体现。

在媒介竞争不断加剧、读者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新闻照片这种非语言符号,以其能够传递信息的最原始状态和直观形象性、强烈视觉冲击效果、巨大的吸引力震撼力,使其在纸介媒体中的地位不断得以提升。俗话说,"一图胜千言",新闻照片能够形象地再现新闻发生现场的每一处细节,使读者得以最直观、最全面、最真实地看到事物的全貌。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而新闻照片无疑就是一种最生动、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当你翻开近几个月的报纸或杂志,看到一幅幅、一组组扣人心弦的照片时,不知道你是否会想到在这些照片的背后,是摄影记者不顾个人安危,与医护人员一起奔走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身影,他们在用相机照片传递信息、记载历史、讲述动人故事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公众瞩目的新闻人物。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记者王小明是国内惟一感染上非典的摄影记者。在采访中两次与非典病人近距离接触,第一次是1月16日,得知中山市出现"不明传染病"的线索后,当天就赶到中山市中医院,为了拍到在重症室用呼吸机抢救病人的镜头,他全神贯注,口罩歪到旁边都没有发现。第二次是在2月1日,为了拿到第一手材料,捕捉到最动人的场景,王小明又到广州中山二院采访,不巧遭遇到传染性极强的"毒王"转到二院治疗。随后他就出现了非典症状,并被确诊。经过与病魔的顽强搏斗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目前王小明已经康复出院。

曾经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4月29日进入北京地坛医院,零距离采访报道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情况。由于在医院里照相机要用塑料袋严密包裹,只露出镜头和取景框,根本无法更换事先准备的另外两个镜头,他只好用一个17-35mm的镜头从头拍到尾,有时为了拍特写,只有靠近,最近时距病人大约一米。为了在病房里拍摄一次手术,他必须穿上两层防护服,戴上三层口罩,还要戴手套和护目镜,不一会儿就闷得喘不过气来,汗水湿透了衣服,由于护目镜里全是哈气,几乎看不清相机的取景框在哪儿,也没法儿擦镜片,只好凭着经验和感觉按快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贺延光用数码相机拍了2000多张照片。这就有了4月30日以后大家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的那些极具现场感染力的照片,特别是在5月6日,第四版用全版的篇幅以"SARS病房"为主题,刊登了贺延光拍摄的一组照片。5月9日晚,中青在线邀请他在"抗击非典"论坛与广大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当一位网友问他在采访中怕不怕被感染时,贺延光坦诚地道:"谁都怕被感染。我要拍片子,是不能离开现场的。对摄影记者来说,离开现场将一事无成。--当然,记者这个职业本身就有风险。--我们尽可能地在采访过程中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意外也时常发生。所以,当你选择摄影记者这个职业时,应该有思想准备。--我特别信奉美国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一句话: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北京娱乐信报摄影记者苏冠名,在穿上两层防护衣并包裹得密不透风的条件下,才被允许在分离出SARS病毒血清的疾控中心实验室门外拍照,由于隔着玻璃,拍照的效果不理想,他要求进入实验室,最后,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拿着试管,在与病毒几十厘米的情况下,他才完成了拍摄。正是这种忘我的敬业精神,才使得一张张精彩的图片一次又一次打动了读者的心,以王小明、贺延光、苏冠名为代表的一批批摄影记者走进了医院,走近了患者,也走近了死亡,他们用镜头和心灵见证了这场灾难和人类的坚强。

人民不会忘记在九八抗洪中,我们的新闻记者迎着洪峰走,他们或站在洪水中取景拍摄,或奔跑在大堤上采访抗洪勇士,他们中有的人已被洪水所吞没,永远离开了我们,他们也是不折不扣的抗洪英雄;今年春天,无论是在广东,还是在北京、山西,只要是非典肆虐的地方,就有新闻记者的身影在闪现。在讴歌白衣战士的同时,自己也成了战士。尽管说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记者的职责是报道新闻,但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他们共同面对的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共同拥有的都是无畏与敬业。

2003年年初,广东省的河源、中山等地发现了非典(时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由于受相关职能部门有意回避问题和传统新闻管控体制的影响,报道工作很难充分展开,如实报道甚至成了出力不讨好的事情。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记者,并未因此而停止对非典疫情的追踪采访,此时的新闻记者,已经超越了仅仅上情下达、传播信息的职责,而是像"哨兵"一样,警惕地守望着这座城市。2月中旬,当报道环境有所改善之后,当地许多媒体的记者就冲进了"第一现场"。

《羊城晚报》青年女记者廖怀凌,就是最早报道非典的记者之一。她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非常清楚非典的危险度,明知医院隔离病房是"高危地区",也得知自己昔日的老师和同学接连被瘟疫击倒,仍然义无反顾地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深入到最危险的隔离病房摸实情。2月8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廖怀凌进入了中山三院的病房,当时该院已经有20名医护人员病倒,医务人员都说,小廖,你的胆子真大,我们的麻醉师戴了三层口罩都被传染了,你千万不要再来了。但是,廖怀凌为了用亲身经历给公众传达真实信息,以正视听,日夜穿梭在医院之间。每次从病房采访出来就开始扳着指头算隔离期,总想着在"中招"前把稿子赶出来,可每次快到期时,又忙于采访别的非典病人,不得不从头再算。正是凭着这种敬业精神和娴熟的采写技巧,廖怀凌写出了《不怕被传染猛料在一线》、《这种采访可能一生就一次》等系列报道,这些深度报道情理交融,在公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同贺延光一起自愿到北京市地坛医院采访的文字记者王尧,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在去医院之前没有告诉家人实情,只是说要到单位加班,要在报社住一段日子。第二天,他的夫人看到《中国青年报》上的报道《走进"非典"病房》后才知道他去了那里。4月19日,人民日报记者白剑峰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采访,他坚持要进入隔离区,他认为只有进入同瘟疫搏斗的第一战场才能获取第一手信息,捕捉到最感人的场景;只有同医护人员面对面地交谈,才能够真正挖掘到他们内心深处最朴实而又最震撼人心的语言。张雪梅是北京晚报负责卫生系统报道的记者,在非典造成全市一片恐慌的时候,家里的保姆得知她是跑医院口的,吓得辞职不干了。爱人公司的一些员工也因此提出辞职。报社看到她面对的压力,提出派同事增援,而她为了减少别人被感染的可能性,拒绝了领导的建议。

走在抗击非典一线的中国记者,不仅要面对感染病毒的危险,而且要顶住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然而勇者无畏,他们担负起了巨大的社会责任,用大量客观全面的透明化信息,及时准确地报道各地疫情,有针对性地破除各种谣言,向人民群众传递科学的防治知识,从而激扬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勇气和锐气。这是中国传媒责任意识的真实体现,是中国新闻事业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踏实作风和业务素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他们和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与科研人员一样,都是最可爱的人。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新闻记者医护人员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