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汪红
近日观书,对文化较多关注。发现不少读物,在论及文化的重要作用时,大多还停留在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层面,而较少涉及其他。心有所想,便不揣冒昧,作些探讨。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的这一精神作用在国人中已形成共识。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优势构筑起一个民族独立自主的物质堡垒;哲学、道德、法律、文学、艺术构筑起一个民族自立自信的精神堤坝。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民族的精神堤坝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发展的民族,必须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有一种积极健康,开拓奋进的推动力。历史上犹太民族从人数上讲,称不上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这个民族无论遇到怎样的灭顶之灾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从犹太裔人中还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海涅等一批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这不能不归功于犹太民族悠久的、具有特殊魅力和影响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和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无不证明了文化关系到国魂、国脉、国运和国力。
但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止于此,不只是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它的产业化已是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已成为一个总的趋势。文化的经济化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文化产品的生产可以是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文化产业是新兴的产业;经济的文化化表现在相同的经济事物因文化含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
文化的经济化即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其经济意义和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个别发达国家文化产品的输出额已经超过工农业产品的输出额。在许多情况下,文化的发展不仅直接创造雄厚的经济效益,而且成为带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一个活生生的实例,便是韩国经济的崛起。
1997年,韩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然而,不到5年时间,韩国经济再度强劲。1999年,其经济增长反弹至10%左右,后虽有下降,但在疲软的世界经济中,依然不失为一个亮点.现在韩国的外汇储备达11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五。
在韩国整个经济的崛起中,因为文化产业的活跃和成长速度,使之成为公认的文化出口大国。数字游戏被确定为韩国的战略产业,自1998年以来,其产值翻了一翻,与微软和索尼的游戏产品在国际上形成三角之势。不仅如此,韩国文化还犹如一条鲶鱼,将其整个经济的“鱼盆”都搅得活跃起来。
韩国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基于从政府到产业对其战略意义的共识:文化不再是简单的消遣娱乐,也不再仅仅是与世界交流沟通的工具,文化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正因有如此的认知,当韩国碰到金融危机后,政府很多部门都在裁员,只有文化部门不减反增。金大中竞选总统时,提出要把文化经费提升到国家总预算的1%,现在该目标已经达到。在经过了否极泰来的5年后,韩国文化观光部部长南官镇说: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
我国对文化地位乃至文化产业的认识有个渐进的过程。改革开放前,是毋庸置疑的政治挂帅;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地位得以提升,政治、经济与文化三者成为“一仆二主”的关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当时盛极一时的口号。十五大报告,明确文化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进一步把文化与政治、经济视为社会结构的“三极”,充分肯定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地位,并首次把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列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这表明我们党对文化产业有了更充分、更科学的认识,相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始及逐步展开,文化产业必将迎来自己耀眼的未来。
经济的文化化即劳动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能提高其在市场实现价值的可能性,提高商品的经济含量,加快其发展步伐。也就是说,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技术含量的商品,由于附加的文化含量不同其经济含量亦有异。越是具有高品质文化附加值的商品,越有可能拥有较高的经济含量,其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在更多的情况下,文化已经升华为一种“符号”。是否拥有文化符号,拥有什么品质的文化符号,不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且是一个生产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比如,在对外国际贸易中,我国的日用轻工产品普遍存在“一等商品,二等造型包装,三等价格”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产品缺少文化内涵,缺少品味。一些国外企业的名牌产品之所以价格不菲,就是因为名牌本身所拥有的高品质的文化附加值。“更高的竞争在文化”,可谓一语中的。
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亦如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基本建设投资中,规定了1%的“文化比”。来自欧洲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文化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轴,只有学会如何应对文化挑战的城市才能得到最佳的发展,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判断城市文明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对一个城市向心力的形成和市民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巴黎之所以成为巴黎,离不开她那博大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高贵典雅的浪漫艺术气质,标新立异的创造活力以及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我国,很多城市也扛起了文化大旗,加大城市的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品位。大连为纪念建市100周年,在星海广场建了百年城雕,印了100位对大连建设有贡献或有代表性的人的脚印,一年选一人,象征100年的足迹,很有文化品位,成为游客必看的一个景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已成大势。因此,文化组织和文化单位应乘势而上,推进文化的经济化、产业化,并由此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经济组织和经济单位也应顺势而为,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文化之魂的强大力量,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