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言
心脏病患者往往存在一种“我还能进行性生活吗”的忧虑,这种忧虑使他们在性生活中始终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是性生活的诱惑,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不但能引起人的快乐和满足感,也能加深夫妻之间的情感。而另一方面,有了毛病的心脏能否胜任夫妻间美满和谐的性生活的需要?在他们没有获得绝对的安全保证的时候,显然许多人不会“冒死”求爱,保住生命要比获得性生活重要的多。
但是,心脏有了毛病是否就真的意味着性生活的结束?这自然是一个很严肃的、涉及许多心脏病患者的幸福问题,因此,必须用科学的解释才能去伪存真,使人们要么放心地步入“爱河”,要么小心地避开“雷池”。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医生和医学研究者进行了不懈的调查和研究。他们曾随访了20个心肌梗死后3个月到4年的男性病人,发现只有25%的病人的性生活恢复到梗死前的水平。也有的医生在调查中发现,在他们随访的患心肌梗死的男病人中,有24.2%的病人由于听从了医生的劝告,加之自己胸痛、呼吸困难、虚弱,或者害怕自己再次发生心肌梗死而远离了性生活。如果男性患者“忍痛割爱”,那么女性患者是否能“勇敢”一些呢?调查的结果是,尽管被调查的14名心肌梗死后已一年的女性病人无一人丧失性高潮,但3名性欲减低,10名性交次数减少。看来,不论男女,谁也不愿意拿生命开玩笑。
心脏病患者为什么在性生活方面是如此地小心翼翼?这是因为他们害怕在性交时用力和兴奋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突然死亡;他们既忧心完全放弃性生活显得自己无能,又担忧放弃了性生活影响了夫妻关系;他们还认为心肌梗死是自己衰老的一个警告,既然衰老了就应小心涉入“爱河”。
正当他们为性生活的暗淡前景感到忧心和苦恼的时候,科学研究的结果却给他们的性生活带来了一缕充满生机的阳光。这项研究显示,对43例有冠心病倾向,但没有明显心肌损害的中年男性病人进行心电监护,他们在心肌梗死后的第一年里,均过了性生活。观察结果是在性高潮时,他们的心率在每分钟90~144次之间,而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到平均最大心率是每分钟120次,即经常高于性高潮时的心率,研究的结果显然证明了他们是能够进行性生活的。为了更确切地验证心脏病人能否安全承受性生活,科学家们还对这组病人进行了踏车运动试验。结果发现踏车运动试验所达到的心率水平相当于在家中过性生活时心率的两倍。这也说明,既然心脏病人能够经受住踏车运动的考验,那么他们也能经受住夫妻性生活的考验。科学家们对试验作出的结论是:中年夫妇间过性生活仅相当于附加一个不太大的生理消耗,而且最大的心脏负担持续的时间不超过10~15秒;其耗氧量相当于登一层楼梯,一次轻快的散步,或者像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一样。
尽管如此,患心脏病的人仍不可掉以轻心,还应加强自我防护的意识。下面的做法可以借鉴。
过性生活时,应避免勇猛和过度延长时间,应当慢慢逐步进行,尤其在心肌梗死后刚开始恢复性生活时更需这样。应采取舒服的姿势进行性交。在性交或其他形式的性生活时要适度。近年来的研究说明,在健康人性交时,采取男的在上面或男的在下面的姿势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差别不大,但需要双方用力的那些姿势应当避免,否则容易增加心率,而且容易促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率不齐。
病人应当避免在饱食饱饮后立即性交。另外,酒精能减少心脏病人的心脏指数和心搏指数,即使少量饮酒也是如此,因此酒后性交增加了危险因素。
假如在性交时发生胸痛、胸部紧束感或呼吸困难,病人应减慢或停止性交,并迅速将这些症状告诉医生。
应当鼓励病人与其配偶自由地、直接地彼此交换过性生活时身体和情绪上的感受,并将产生好感受的做法作为性生活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