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鉴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增多也导致了老年骨科疾病的不断增多,这其中包括膝关节骨关节病、髋关节骨关节病、股骨颈骨折和由于创伤、非创伤所造成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据统计,50岁以上的人群中,50%患有骨关节病,65岁以上的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有此病。这些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对他们的生命构成威胁。老年患者不仅饱尝病痛的折磨,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负担。而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以美国为例,每年有30~50万例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如按人口比例推算,中国将有100万至150万骨关节病人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下面就向您介绍两种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将全膝关节病变的骨关节面去除,用金属的关节面替代,并在金属关节面之间以高分子聚乙烯垫相隔。全膝关节置换的目的首先是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其次提供稳定的关节运动,最后是纠正畸形。目前,它主要适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成功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并能恢复正常的行走、上下楼功能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就是用人工材料将人体的股骨头和髋臼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目的主要是解决病人疼痛问题,其次是提供稳定的关节活动,最后是使双下肢等长。目前,它主要适用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由于这两种手术使用的金属材料为鈷鉻钼和钛合金,这些金属与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所以避免了排异反应。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膝关节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要求,这样就更大限度地避免了安装后关节松动、损伤周围组织等并发症。
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一般需住院2~3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为1~1.5小时,也可一次麻醉下两侧同时手术;手术所使用的关节有国产和进口之分;如采用骨水泥固定关节,病人约可在术后3~14天下地负重、行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疼痛症状减轻,行走功能恢复较全膝关节置换术还要早一些。
近30年经验证明,对严重病变的关节,人工关节置换具有解除关节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关节稳定性和不影响或修复肢体长度等综合优点。因此,全髋关节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寿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据调查,人工膝关节安装后21年仍保持优良的占91%,人工髋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甚至可长达30年。但毕竟关节置换还不能“一劳永逸”,因此金属假体(人工关节)如何更长久地与人体骨骼固定,使关节使用寿命从现在的20年延长到30年或40年,是目前国际上相关医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人们不断地研究新材料和新的人工关节,另一方面,人们使用“翻修”技术来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以改善初期关节置换所带来的周围组织损伤、关节松动或关节活动度不够等并发症。于是就出现了全膝和全髋关节翻修术。
全膝和全髋关节翻修术较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更为复杂。大多数情况下,需将以前的人工关节取出,骨缺损的地方需要修补。此时大多数患者都已是高龄老人,他们的骨骼和软组织质量都相对较差,因此手术难度可想而知。患者不仅要对治疗积极合作,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手术医生则要具有相当的关节置换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技术,术前还要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精心准备。
由于患者普遍年龄较大,常伴随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这也给手术增加了难度。但在有关科室术前、术后有力的生命支持和保障下,这些都已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如今,我们已成功实施数百例的关节置换手术及翻修术,其中不乏七八十岁甚至年龄更大的患者。
在崭新的21世纪,在又一个世界关节日(10月12日)到来之际,作为骨科医生,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十年使全关节置换、翻修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更为短暂、术后效果更为理想,让人工关节伴随更多的患者走得更远、更好!